◎姜茂婷
我國國務院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提出“生產企業回收與處置廢舊產品的方式有自主回收、聯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可見,正確的回收模式受到政府與企業的高度重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再制造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舊產品的附加值而降低生產成本,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也大大低于直接獲取資源的方式。基于上述背景,在低碳背景中考慮政府補貼并進一步細化制造商的有效回收模式是當前閉環供應鏈研究值得探討的現實問題。
閉環供應鏈回收模式決策主要有單渠道獨立回收、多主體混合回收、線上線下雙渠道回收等問題。例如,Savaskan等(2004)構建Stack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逆向渠道的廢舊產品回收問題,認為零售商負責的回收模式為最優選擇。盧榮花(2016)以回收率作為決策變量討論了競爭環境的閉環供應鏈最優回收渠道的選擇。黃宗盛(2019)為探究制造商與零售商的合作聯盟構建了成本分攤和任務分擔兩種博弈模型。Gong(2019)、聞卉(2020)引入渠道權力結構對閉環供應鏈最優決策和績效進行探討。前者認為混合回收策略對兩個供應鏈成員都是最優的。后者則涉及制造商和分銷商的兩渠道閉環供應鏈,并提出契約機制。一般地,制造商、零售商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缺乏回收再制造行為的自主性,因而需要足夠的外部動力予以刺激。陳曉紅(2016)認為政府補貼有利于制造商和回收商的利潤,但是存在一定的補貼范圍,并非越多越好。林貴華(2020)也認為政府補貼存在合理范圍,當政府補貼較低時,零售商負責回收是較優的決策;反之,第三方負責回收是決策者的最優選擇。黃輝(2020)針對新能源車雙向雙渠道閉環供應鏈拓展了政府補貼對象為消費者的情形,并認為政府考慮不同補貼對象的補貼政策有利于市場的發展。另外,隨著碳減排成為熱點問題,越來越多學者在低碳環境中探討閉環供應鏈問題。本文將政府補貼和消費者低碳偏好行為結合起來討論供應鏈成員最優的回收模式,進一步討論制造商與零售商在政府補貼情形中縱向合作的情形,以期為企業實施回收模式決策、政府尋求合適的補貼方式以刺激閉環供應鏈運轉效率等帶來新的思路。
1.問題描述。
兩階段閉環供應鏈由一個制造商M、一個零售商R和消費者組成。供應鏈系統中,制造商為領導者,負責新/再制品的生產制造;零售商為跟隨者,負責銷售活動,而兩者都有回收廢舊產品的能力。其中,消費者具有低碳偏好,制造商具有碳減排意愿,政府僅對回收行為實施補貼。
2.制造商的回收模式。
(1)制造商不采取合作回收模式(NC)。
制造商可選擇直接負責回收或委托零售商回收,雙方各自承擔回收成本并享受政府補貼。首先,本節構建由制造商、零售商回收商分別負責回收的模型,如圖1中i、ii所示。


圖1.制造商不參與合作回收模式下的閉環供應鏈模型
(2)制造商參與合作回收模式(C)。
實際上,生活中許多制造商在銷售處建立網點,自身參與到回收活動,可視作任務分擔合作模式進行回收;也有一部分制造商不直接參與回收活動,而是表現為按比例承擔回收成本。本部分旨在探究這兩種合作回收模式是否有利于提高零售商的產品回收積極性,從而達到共贏。其中,制造商決策分擔比例λ,當λ越大則表明制造商承擔任務越多,反之亦然,如圖2中iii、iv所示。

圖2.制造商參與合作回收模式下的閉環供應鏈模型
1.制造商直接回收模型(NC-I)。
其決策模型為:

為方便計算,令

2.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模型(NC-II)。
決策模型如下所示:

1.制造商與零售商采取任務分擔合作模式。
制造商以分擔比例λ、回收價t1的實際回收行動支持零售商,并以價格t2回購廢舊產品用以再制造,構成閉環供應鏈。其中,政府按回收量進行補貼。決策模型如下所示:

2.政府補貼零售商(C-II)。
制造商按比例λ分攤回收成本,并以價格t2從回購廢舊產品用以再制造。其中,政府僅對零售商進行補貼。決策模型如下所示:

政府補貼下制造商直接回收、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制造商與零售商任務分擔合作回收、制造商與零售商成本分攤合作回收四種情形下的最優ρ、w、τ、π及如表1所示。
1.制造商不采取合作回收策略時政府補貼對閉環供應鏈的影響。
命題1政府補貼價格相同時,制造商選擇委托零售商的回收率大于制造商直接負責回收。相較于委托零售商回收,政府調整對制造商回收模式的補貼價格時:當,兩種模式回收率相同;時,NC-II模式回收率大于NC-I模式;當時,NC-II模式回收率小于NC-I模式。其余情形,NC-I模式回收率大于NC-II模式。
其中,

命題3政府不同回收主體采取相同補貼時,制造商直接回收時的零售價大于選擇委托零售商進行回收。相較于委托零售商回收,政府對制造商回收模式的補貼價格較低時,NC-I模式零售價高于NC-II模式。而政府對制造商直接回收的補貼價格更高時,當,NC-I模式零售價低于NC-II模式,但當時,NC-I模式零售價高于NC-II模式。其中

命題4政府對制造商直接回收時和對制造商委托零售商時采取相同補貼價格時,當補貼價格越高,零售商在第二種回收模式下的利潤大于第一種回收模式,反之,零售商在第二種回收模式下的利潤小于第一種回收模式。
2.制造商采取合作回收策略對閉環供應鏈的影響。
本部分在政府補貼相同的背景下,我們通過比較分析此模式下供應鏈價格、回收率及各方利潤,進一步探討在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完成回收活動過程中,制造商是否參與縱向合作回收的問題。


?

當政府補貼越低時,制造商更傾向于C-I;當政府提高補貼大于臨界值時,制造商更傾向于C-II。
隨著低碳環保、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倡,以廢舊品的回收再制造為核心的閉環供應鏈模式越發受到政府重視。本文主要探討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構成的低碳閉環供應鏈系統,研究結果表明:當政府對回收主體提供相同的補貼價格時,制造商更傾向于選擇委托零售商,并且制造商與零售商的合作回收模式對提高閉環供應鏈的產品回收率有積極影響。同時,補貼價格越低時,采取任務分擔對制造商自身回收率及利潤更有利;反之,進行成本分攤對自身回收率及利潤更有利。但對于零售商來說,采取任務分擔回收模式時零售商利潤高于不采取合作模式;而當政府給予較高補貼時,零售商更傾向于制造商能采取任務分擔參與合作回收,有利于提高零售商利潤。具體說來:
1.政府的補貼行為有利于閉環供應鏈成員參與回收,但并不是補貼越高越有效,而是需要針對實際情況調整補貼額度。
2.有必要促進制造商參與零售商的縱向合作回收,不僅有利于企業本身的長久發展,更有利于資源的循環利用。
3.應注重考慮消費者低碳偏好和產品低碳水平,如果企業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會阻礙未來閉環供應鏈系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