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慶
東莞市東華醫院,廣東 東莞 523110
近些年我國綜合國力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為了保障居民身體健康,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國家依據居民的實際需求,頒布了一系列的醫療保障措施,其中醫保改革便是一項重要措施。實施醫保管理后,對醫院以及醫護人員的實際收入以及收入結構都產生一定的改變,因此在醫保改革的環境下,醫院如何通過當前已有的資源,利用先進的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對醫院目前存在的醫保問題進行解決,改善醫保管理滯后、監督功能不全的問題,完善醫療質量水平,是目前醫院需要探究的重點問題。基于此,本文對醫院醫保管理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本院100例住院患者以及20名醫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醫護人員男8名,女12名,年齡為20~48歲,平均(35.16±1.24)歲,其中有10名臨床醫師,10名護理人員。住院患者男46例,女54例,年齡18~55歲,平均(25.46±1.12)歲。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排除具有嚴重精神障礙、言語障礙,無法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的患者。
對本次選取的患者,以及實施干預的醫護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利用無記名方式,發放調查并進行回收。
觀察對比實施前后醫護人員與住院患者對醫保管理需求的滿意度。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資料。計數資料使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實施醫保管理后,醫護人員對醫保管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醫護人員對醫保管理滿意度比較[n(%)]
實施醫保管理后,住院患者對醫保管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住院患者對醫保管理滿意度比較[n(%)]
當前要利用醫保管理來對醫院的醫療質量進行改善,了解醫院的醫保管理存在的問題。就本次的調查報告可知,目前醫療保管工作具有以下的問題。
(1)醫保管理政策掌握度較差。目前醫院每日都會接待大量的病患,醫護人員日常醫療工作壓力本身便較大,加之醫院的醫療服務設施較為簡陋,藥品種類有所缺乏,對于部分特殊性疾病治療時,醫療程序存在缺漏。
(2)醫保管理存在不和諧因素。第一,現階段我國部分大型醫院中,醫保患者達到出院標準,卻沒有及時出院。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該類患者所患疾病屬于醫保范圍內疾病,治療負擔較輕。尤其是部分絕癥患者,相比在家休養,更愿在醫院治療。第二,醫保患者轉院困難,另外絕大多數醫院醫療環境與治療技術均較優,因此患者轉院治療較少。
(3)醫保患者住院費用較難控制。我國目前醫保的覆蓋面較廣,因此導致水平較低,醫院需要承擔超支問題。當前部分患者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對其了解程度較低,認為昂貴藥物治療效果佳,因此常要求使用昂貴藥物,這便導致患者住院費用較難控制,并對醫院的治療成本造成一定影響。
(1)建立合理用藥的規范化管理。當前醫護人員在展開管理時,應利用科學的用藥管理方案,構建規范醫療管理制度,特別是對待部分藥性不佳、副作用多或與患者病情不符合的藥物,均應進行合理的處置,確保用藥環境的良好。因此在進行用藥管理的過程中,需對醫生做好職業管理。根據醫院的實際發展狀況,在進貨渠道方面,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合理規范用藥。建立信息化系統管理軟件,設定合理的用藥流程,將其和計算機系統相結合,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完善目前的用藥管理模式。
(2)開展醫保政策宣傳與培訓。①各科室的醫保管理人員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在實施醫保管理后,醫院的所有工作人員應積極參與醫保管理活動中。應定期開展講座等活動,對醫院的醫保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思維以及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對醫保知識的了解。工作人員應做好基礎的管理工作,針對醫保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與醫務人員溝通,收集臨床中出現的醫保難點問題,廣泛聽取對醫保管理的建議。②加強對病歷的審核。對于參保病歷需加強審核力度,保障每一份參保病歷都在醫保范圍內,避免出現多保、漏保情況,提高審核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工作人員認真工作。另外對于違反醫保管理政策,以及院內相關規定的病歷,應及時與該科室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并且利用績效考核發揮約束激勵作用。③展開技術培訓,加強考核培訓。醫院可以定時開展技術培訓。重視醫護人員的醫保知識掌握程度,在實施培訓后應利用考核,了解醫護人員當前所掌握的醫保知識。只有考核合格的醫護人員才可進行后續工作。在安排培訓工作的時候,可以安排部分資歷較深的醫保管理人員,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從而保障醫護人員醫保知識水平的平衡,重視細節服務,提高醫護人員的醫保知識。醫院應建立管理培訓,完善各項醫保管理措施,對于醫保管理的設備性能進行定時檢查以及維護,保障后期使用時可以正常運行。醫護人員在值班方面應盡可能靈活安排,對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完善工作的基本責任,建立有效的崗位制度,每月對醫保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針對上月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并進行改正。④建立管理制度,強化質量改進措施。本院應建立完善的醫保管理制度,嚴格執行衛生部門以及醫院所設定的相關制度,并且根據本院的實際需求,完善、改進以及優化相關的規章制度,并且對于可能會影響醫保管理的各類因素進行充分記錄,并且按照各類因素進行處理以及預防,實施責任相關制度。⑤建立積極有效的談判機制。構建醫療保險服務提供、管理兩大主體,醫療保險管理機構及定點醫療保險服務機構均需構建積極有效的談判機制,尤其是基層醫院應做好管理,保障公平與效益的平衡。
(3)優化醫院經費預算管理。①預算管理制度化。財務管理工作在運行時,完善的制度化建設對其規范運行具有保障效果。因此當前醫院應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認知以及管理意識,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專業素質。在開展經費預算管理時,應認真履行國家所規定的相關管理辦法,將其與醫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根據醫院發展目標以及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編制本年度預算計劃,建立完善的醫院經費預算管理制度,構建預算管理體系,對預算流程進行完善,對醫院經費的支出項目進行量化,保障預算的有效性,確定實際支出與預算管理相融合。建立長效預算管理機制,改善監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質量,對超出預算或無預算行為進行約束,增強預算管理的有效性。②預算編制精細化。對于單位預算需要進行合理化編制,并且要將單位資金的收支規模、業務活動范圍以及方向進行集中反映,要科學合理的進行預算編制,做到分工明確,執行“分田到戶,責任到人”的責任管理機制,嚴格按照預算流程執行,并強化執行預算力度,控制經費預算支出,以達到節約運行成本的目的,提高醫院預算的效益。③預算執行規范化。當前,要保障醫院經費預算能夠發揮其相關作用,一項關鍵便是預算執行。因此醫院需要提高預算的約束力,加強工作人員預算執行意識,強化執行力度。④改善項目管理前期策劃。醫院在開展經營管理時,應加強經營控制,嚴格管理開展環節,對相關項目的重要性有更為全面的認知,從而保障項目成本利益最大化。前期醫院應對相關項目進行積極調研,全面了解項目開展環境,全面核查分析,對項目規劃設計進行會審與優化,在保證項目設計質量的前提下做到政府與社會資本雙方利益最大化。
綜上所述,實施醫保管理后,醫護人員及住院患者對醫保管理滿意度更高,醫護人員對醫保政策有更加充分的了解,避免出現醫保基金透支情況。實施醫保管理,能夠進一步推動醫療質量發展,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