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伯華 陸文浩

臺灣《中國時報》4月13日文章,原題:運-20遠程運送大型武器中共戰略空軍首演歐洲震撼秀正當全球目光被俄烏準備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開啟大戰牽動之際,解放軍空軍卻意外在主秀場邊開啟另一場震撼秀,轉移了國際矚目的焦點。6架最大的戰略運輸機運---連續兩天往返中國與塞爾維亞(如圖),運送交付的防空導彈系統。這場展示一鳴驚人,不只抓住了國際上的注意力,還一掃受疫情困擾的陰霾,大陸軍事評論人士為此擊掌贊曰:這才是戰略空軍該有的樣子。專家分析指出,這是前所未有、創紀錄的舉措,,它在戰略投送距離、機隊數量與運送規模上,都是一場初次展現戰略空軍能力的震撼秀。
這次并非運---首次展現運輸能力,在支持武漢抗疫、支持巴基斯坦與東南亞防疫物資以及參與中俄聯合軍演運送救災物資援助湯加時,運-20都有蔓矚目的表現。上海暴發疫情后,也有運-20載運人員與抗疫物資前往支持。
這次運-20飛往歐洲塞爾維亞航程大約7500公里,比較令人訝異的是兩天內飛了兩趟,而且是創紀錄的6架運-20同時進行。運-20展現出的長程戰略運輸能力, 放眼目前全球軍事強國,大概也只有美俄才能有此能力。即便如此,這種連續大量運送的規模對美俄兩個大國來說也是極為罕見的,無怪乎外界都以“戰略投送”來形容這種遠程、大量的軍事裝備運送能力。
解放軍近年來極力發展自制大型運輸機與相關配套設備,所著眼的也是戰略投送作用,以這次向上海運送部隊與醫療物資的作業來看,全數使用運-20,相較于2020年支持武漢時帆混編機隊,已不可同日而語。
解放軍空軍新聞發言人曾在2021年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空軍已歷史性地跨入戰略空軍門檻,其中殲-20、運-20列裝數量越來越多,是關鍵。(作者盧伯華)
解放軍實施軍改后,成立第五軍種“戰略支持部隊”,快速支持各軍種建立作戰后勤支持載具。此次展現遠程跨區長航能力,引發國際關注。此次飛越土耳其等國家領空,除了展現武器已獲得第三世界國家認證,更借由航經多國領.空,證明其外交力量在全球影響力已布容小覷。▲(作者陸文浩)
環球時報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