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順柱
摘要:中職教育在當前教育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越來越大的重視。教書不僅需要開展專業技能實踐教育,還要重視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體現,因此,德育教育逐漸成為了中職教育的重點內容。就目前的種植德育教育來說,教師可以將其與黨史教育相互融合,進一步深化德育教育的作用,提高育人作用,加快中職教育改革額步伐。
關鍵詞:黨史教育;中職德育;融合教學
在新時期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始將理論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結合,致力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在改變中職教育模式時,部分中職院校不僅開始引進德育教育方法,還會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中職教育中闡述黨史教育的德育價值,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促使中職學生在學習當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
一、黨史教育與中職德育工作融合的價值
德育教育已經成為了新時期中職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很多教師在采取新的教學方法應用新的教學模式提高中職教育質量時,都會結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實際上,中職教育需要以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作為核心,在響應新時期的教育發展要求時,教師就可以在德育教育當中融合黨史教育,豐富中職德育教育資源。我國建黨以來形成了多樣化的黨史資源,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實踐智慧,還可以體現顯著的精神力量。黨的優秀精神可以讓中職學生在德育學習當中感受紅色文化和民族精神,通過對黨史素材的了解和熟悉提高學生對黨的認同感和使命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德育意識。中職教育都需要落實專業技能培養,但是技能培養并不是一味的實踐教育,在黨史教育與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基礎上,中職教師可以利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為實踐操作培養提供科學的指導,使得學生可以掌握優秀的思想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
二、黨史教育與中職德育融合的現狀
目前,部分中職院校教師已經初步結合黨史教育與德育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但是在教學模式上的表現相對比較滯后,導致綜合教育成效甚微。在實際融合黨史教育與德育教育時,教師存在錯誤的認識和實踐誤區,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第一,重理論輕黨史。黨史教育需要讓學生深刻了解黨的思想內涵,體會黨的精神文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德育思想。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經常會陷入“結論性教學”的實踐誤區,忽視了教學過程中黨史資源的挖掘。雖然在理論教育下,學生可以了解多樣化的黨史內容,但是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時,缺乏史實情境創設,在教學中直接提出黨史教育的結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第二,被動融入。新時期的教學要求教師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史實黨史教育與德育教育時體現出來的研學深度不足,無法給學生巧妙設計教學融合形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缺乏主動性,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非常突出,學生缺乏思考研究的機會,不利于教學改革的發展。
第三,形式單一。中職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差異性表現,教師在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才可以有針對性地提高黨史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實際作用。當前時期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獲取資源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是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的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忽視了新媒體平臺的應用。雖然將課堂作為“主戰場”無可厚非,但是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激發,會影響其對于黨史和德育知識內容的了解,無法達到與時俱進的教育發展目標。
三、黨史教育與中職德育工作融合的路徑
1.挖掘黨史資源
在融合黨史教育與中職德育教育時,教師需要加大黨史資源的挖掘力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了解黨史文化,加強核心素養培養實效性。教師本身需要樹立良好的黨史觀,在樹立德育教育目標時結合黨史教育的要點將相關的資源內容穿插在德育教育當中,形成新的課程教學體系。中職德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時,就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關注時代的發展形勢,將德育教育與社會面貌的發展相互結合,還可以讓學生關注國際重大時事和時代人物,積累更多的黨史資源,深化學生對于黨史文化內容的理解。基于此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四個意識”,使其堅定“四個自信”,促使黨史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的融合能夠體現實際的教育效果。
2.依托媒體平臺
媒體平臺建設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其需要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利用提高教育效率和質量,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達到教育創新的根本目標。在融合黨史教育與中職德育教育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化技術以媒體平臺作為基礎支撐,搜集、整理更多德育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媒體平臺中自主查找黨史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關注和篩選“學習強國”相關黨史視頻,讓學生對其進行觀看,還可以查找黨史教育文本資源和音頻、視頻內容,通過認真研讀加強其與德育教育之間的聯系,拓寬教學渠道,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媒體平臺自主制作黨史知識圖文,在課堂學習當中能夠通過多媒體進行風險,并且在線上溝通時討論相關的內容,完善學生的黨史學習和德育培養體系,提高中職教育質量。
3.發揮黨史學科化導向
中職德育教育可以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得以實施,在與黨史教育相互融合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黨史學科化導向,對黨史學科進行明確定位,讓學生了解黨的發展史,從而具備正確的歷史觀,還可以在德育學習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利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要構建黨史教育系統,設計多元化的黨史與德育資源融合形式,豐富課堂教育課程。其還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篩選符合中職學生學習特點的黨史課程主題,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培養的能力,從多個角度呈現我國優良的歷史傳統文化內涵,適應新時代的精神風尚發展形勢。
四、結語
黨史教育與中職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要求教師掌握多樣化的教育方法,整理、分析相關的教育資源,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要主動參與相關的活動,利用優質的黨史教育資源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為自身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潘黎明.大學生黨史教育創新路徑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43(08):135-136
[2]歐陽翀.運用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職德育質量[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2(01):172-174
[3]王建.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4(06):12-15+31
[4]王輝,馬衛衛.黨史教育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價值及實現[J].現代教育,2021(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