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摘要:對于火災調查工作來說,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能夠起到的證明作用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且將二者進行結合,還能夠形成新的證據體系,使火災主要事實得到更加充分的證明,且對其運用方法進行充分掌握,則可大幅度降低證據收集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盲目性,所以,文章對火災調查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運用措施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火災調查;直接證據;間接證據
證據為對案件事實進行證明的真相,可以通過此認定火災事故的發生原因。火災屬于不可能進行重現的客觀事實,若想要對其中的事實進行充分了解,則需要對其在發生、發展時所留下的印跡進行全面收集,也就是通過證據對火災的經過進行了解。根據我國法律,訴訟證據主要包括物證、證人證言、書證、當事人陳述、檢查筆錄、勘驗、鑒定結論等,不同類型的證據在火災事實的證明工作中能夠起到不同的作用,且從證據學的角度來講,證據可以被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兩個類型,對其進行合理運用,可以準確、有效地證明火災事實,可見針對火災調查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運用措施進行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證據的類型
(一)直接證據
直接證據是能夠對案件主要事實進行直接證明的證據,且可以單獨起證明作用,即,可以僅憑借一個證據對案件的主要事實進行證明,不需要其他證據進行配合。在此過程中,所謂“直接”,也就是不需要推理,“案件主要事實”則為一個案件之中的關鍵情節。一般在一個案件之中,事實數量較多,但是只有關鍵事實才能夠作為案件的主要事實,對于火災來說,起火點、起火部位、起火時間、火災損失以及引火源等,均為事實,但是并非主要事實,主要事實應為起火原因,即火災的發生原因和發生經過。或是在消防責任事故罪之中也存在諸多事實,例如犯罪時間、地點、動機以及后果等,而主要事實應為,行為人在違反消防管理法規時不聽從消防部門的改正通知[1]。
對于火災來說,直接證據的種類一般包括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書證以及相關的視聽資料,并且,因為直接證據具有單獨性和直接性的特點,所以能夠對案件主要事實進行簡單明了的證明,同時在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之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二)間接證據
間接證據是不能直接的、單獨的對事件主要事實進行證明的證據,其僅能夠對一部分相關的事實起到證明作用,或是需要結合其他證據,才能夠對事件主要事實進行證明。對于與引火源有關的各項物證,雖然其不能對火災主要事實起到直接證明作用,但是其可以證明導致火災發生的引火源為某一物體,也就是說,雖然間接證據不能對火災的主要事實起到直接證明作用,但是可以針對其中的某一環節進行直接證明。
從實際上來看,間接證據能夠涉及的范圍較大,基本上除上文闡述的直接證據以外,其余各個類型的證據均為間接證據。使用間接證據對某一情節片段或是對某一事實進行證明的過程較為簡潔,其中的證明機理基本等同于直接證據的證明機理,但是僅與案件主要事實之間具有間接的證明關系,不可直接的、單獨的對案件主要事實進行證明。如果想要使用間接證據對案件的主要事實進行證明,則需要將數個間接證據進行合理組合,也就是在不同的間接證據之間構建起有機的聯系,以形成證據組合,從而可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
在開展火災調查工作的過程中,一般將間接證據應用于對起火事件、起火物、起火點、火災損失以及引火源一類的具有單一性特點的情節片段以及火災事實進行證明,所以,在調查過程中收集到的物證以及勘驗筆錄,包括相關的鑒定結論,均屬于間接證據,可以對火災部分情節進行證明的當事人陳述、書證、證人證言以及視聽資料等,同樣屬于間接證據,例如工作人員在火災現場發現電線熔痕,其屬于間接證據,原因在于,電線熔痕自身并不能在火災主要事實之中起到證明作用,還需要不同的證據對起火點位置進行證明,證明起火點位置確實具有電線,且電線處于帶電的狀態。如果電線熔痕的提取位置即為起火點位置,且鑒定結果顯示該熔痕屬于短路熔痕,同時起火點位置無其他引火源,將以上各項證據進行組合,方可證明起火原因為電線短路,所以,物證電線熔痕在此過程中能夠起到間接證據的作用[2]。
二、火災來源相關證據
(一)直接證據
針對火災開展全面的調查工作時,直接證據為火源和包含點火裝置的殘留物,例如打火機、電爐以及電線短路的熔痕等。火災之后,可燃物的熱量已經喪失,僅遺留熱載體,也就是僅有點火設備遺留在現場,所以勘察火災事故現場能夠獲取的直接證據一般為點火設備以及相關的參與物品,并且,在調查工作中,如果起火源屬于化學物質,則需分析相關物質的殘留物。只有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工作,才能獲得全面、客觀的火災事故主要事實。
(二)間接證據
對于火災事故來說,間接證據為可以對火災來源起到補充說明作用的具體證據。因為并非在所有的火災事故之中,均能夠順利獲取直接證據,例如煙頭、柴火、秸稈、小火星等導致火災事故發生,或是出現物體自燃一類的情況,則不存在直接證據,也就需要收集相應的間接證據,以充分分析火災原因。進行分析時,需要詳細了解易燃易爆氣體、物體電阻率、火災現場實際環境等多方面具體情況。所以,如果不能在火災調查工作中掌握直接證據,則應根據客觀事實合理評估、推測火災的發生、發展情況,并獲取有效的間接證據。
三、證據的運用
(一)直接證據構成的證據體系
以直接證據為主干所構成的證據體系,也就是將直接證據作為主干,采用數個間接證據對直接證據的情節進行印證,以明確直接證據確實屬實,且需要使用直接證據中的內容對案件主要事實進行證明。
應用直接證據可以對案件事實進行直接證明,且其可以單獨起到證明作用,一旦確認收集到的直接證據屬實,其即能夠對案件主要事實進行直接且有力的證明,所以在開展火災調查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針對直接證據的作用予以充分重視,采用合理的方法積極收集直接證據,并促使其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以盡快明確火災過程及原因。
關于直接證據的查證方法,因為案件自身即屬于待查的客觀事實,單一的直接證據不能對未知事實起證明作用,也不能對自身的真實性起到證明作用,所以即使工作人員已經掌握直接證據,也需要在同時盡量收集間接證據,使兩個類型的證據能夠相互進行印證和補充,并逐漸構成完善的、嚴密的證據鏈條,從而可以針對火災事實起到證明作用。所以在對火災案件進行調查時,即使犯罪嫌疑人對作案事實供認不諱,工作人員也應注意收集各方面的間接證據,特別是需要注意收集物證,以對嫌疑人所供述的引火源、起火點、起火物等進行印證,從而可以將現場與供述內容共同構成一個完善的證據體系,以對火災事實進行證明[3]。
例如某日晚11時許,一農貿市場中發生一起重大火災,導致三人死亡,調查工作中,根據群眾反映,嫌疑人為起火部位所屬檔口的老板王某,王某陳述,當日晚10時許,自身在檔口中一邊煮湯一邊整理貨物,在此過程中,相鄰檔口陳某前來邀請王某打麻將,王某應邀,隨即鎖門離去,11時許,相鄰檔口林某前來通知失火消息,王某驚呼“出門時忘記在煮湯”,同時沖進滿是濃煙與火的廚房關掉煤氣,之后離開廚房。在對該案件進行調查時,王某自身陳述為直接證據,可以對火災事實進行直接、單獨的證明,但是還需確認王某的供述是否屬實。一般來說,若非自身所為,不會盲目認罪,但是為了保障辦案的嚴謹,仍然需要收集其他證據對王某的供述內容進行印證,以確認其陳述是否屬實。在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將王某陳述內容作為主干,在現場收集痕跡物證,并在一定范圍內詢問證言,以對王某“煮湯”以及“煤氣爐為起火點”的供述進行印證,以全面有效的確認火災事實。如此,即使當事人翻供,已經認定的結論無法被推翻。
(二)間接證據組合形成證據體系
間接證據組合形成證據體系也就是在不具有直接證據的前提下,僅通過數個間接證據,起到共同證明的作用,并借助合理的判斷和推理,對案件的主要事實進行證明。
雖然直接證據在對案件事實進行證明時更具優勢,但是在實際上,可能存在收集不到直接證據或是直接證據收集難度極大的情況,此時即可對間接證據進行組合,以對火災事實進行判斷。在對間接證據組合所構成的證據體系進行應用時,首先應該確認各個間接證據之間能夠相互進行印證,之后方可根據其進行合理的判斷和推理,從而起到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作用[4]。
需要注意的是,若完全使用間接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證明,則各個間接證據均必須符合以下標準:(1)各間接證據均已經過查證并完全屬實;(2)間接證據與案件之間具有客觀的關聯性,能夠在案件事實證明中產生實際意義;(3)各間接證據均能夠對案件事實中的某一片段或是情節起到證明作用;(4)案件事實中的各個主要情節均能夠通過間接證據獲得相應的證明;(5)各個間接證據之間,以及案件事實與間接證據之間,均具有良好的協調性,其中若存在矛盾,能夠得到合理解釋;(6)間接證據可以證明案件事實的唯一性,可以將其他可能的結論合理排除[5]。
例如,在一倉庫之中發生重大火災,現場勘驗工作未能確認起火源相關線索,根據調查走訪內容,在起火前1小時左右,倉管員張某進入到倉庫中提取貨物,因為張某在日常具有吸煙的習慣,所以其存在嫌疑,但是進行詢問時,張某不承認遺留煙頭,基于此,針對基本證據開展綜合分析工作,張某在工作過程中將煙頭遺留于倉庫中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將此作為核心,已經收集以下間接證據:(1)張某客戶及同事證明張某在起火前1小時左右進入到倉庫中,張某自身同樣承認這一事實;(2)針對火災蔓延痕跡以及物品碳化深度開展勘驗工作,根據現場勘驗結果,起火點位于倉庫貨物之內,該處物品的碳化程度較為嚴重,為弱火源所導致;(3)張某承認進行取貨的位置與勘驗證明的起火點一致,同時張某可以證明張某進行取貨的位置確實為起火點附近;(4)證人進行現場指證,位于起火點位置的貨物為易燃的紙張類文具;(5)現場勘查工作結果可以證實,起火點位置無電線,倉庫用電總開關為斷電狀態,倉庫門窗無破壞痕跡,無外來火源,倉庫內部無自然火源;(6)張某及其他證人均證明,倉庫內僅儲存文具,無化學危險品;(7) 張某承認自身日常存在吸煙習慣,其他證人證明張某存在亂丟煙頭的壞習慣,但與此同時,無人可以證實張某當日進入倉庫前正在吸煙。
以上各項間接證據雖然不能直接對該次火災起到證明作用,但是其間環環相扣,已經可以證明張某因為將煙頭遺留于倉庫之中導致紙張被引燃進而發生火災,同時也可將其他各項可能性排除。
四、結語
在開展火災調查工作的過程中,將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進行結合應用,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針對火災事實起證明作用,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直接證據作為主干的證據體系予以充分重視。但是在實際上,并非在任何案件中都能高效地收集到直接證據,由此,工作人員還應收集一定數量的間接證據,使各項間接證據之間相互進行印證,以構成一個證據體系,再借助合理的判斷和推理,以起到證明作用。
參考文獻:
[1]汪繼學.火災調查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運用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21):44-45.
[2]謝友華.淺談火災調查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運用[J].今日消防,2020,05(05):116-117.
[3]高占彬.直接證據以及間接證據在火災調查中的運用[J].今日消防,2021,06(09):121-123.
[4]劉彬,陳二琳.直接證據及間接證據在火災調查中的應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1,07(10):62-63.
[5]許燕燕.間接證據的新位階——以“一對一”賄賂犯罪為視角[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3):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