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要:現階段,在滅火救援的過程中,消防員是主要力量。但是,消防救援人員在作戰訓練過程中也時刻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針對近幾年消防救援隊伍內部作戰訓練安全事故頻發的現狀,文章通過分析消防救援人員在日常火災撲救、搶險救援、執勤訓練三個方面暴露出的安全隱患及成因,提出了做好作戰訓練安全工作的相關對策,對做好消防救援隊伍內部作戰訓練安全工作,降低消防救援人員在日常作戰訓練過程中的傷亡率,提升消防救援人員的作戰訓練安全意識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消防救援;作戰訓練;安全;隱患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災害事故的發生率也在逐年遞增。而新時期的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與國家隊,消防員在日常訓練和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安全風險,每年都會造成一定人數的消防救援人員犧牲。消防救援人員傷亡事故頻發,不僅對家庭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給消防救援隊伍的安全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因此,做好消防救援隊伍作戰訓練安全工作已經迫在眉睫。
據統計,自2016年至2020年間,全國范圍內消防救援隊伍共發生了42起作戰訓練傷亡事故,共造成60名消防救援人員犧牲,其相關情況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近5年來造成消防救援人員犧牲的原因主要分為火災撲救、搶險救援和執勤訓練三種。其中在火災撲救與搶險救援過程中造成消防救援人員犧牲人數最多,分別為27人和23人,在執勤訓練時犧牲人數較少,為10人。因此,若想做好作戰訓練安全工作,應著重做好以上三個方面的安全管控,特別是做好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過程中的安全管控工作尤為重要。結合當前現狀,文章深入挖掘了當前消防救援隊伍在各類作戰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對作戰訓練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了總結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作戰訓練事故防范策略,為消防救援隊伍在今后的作戰訓練過程中如何做好安全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當前消防救援隊伍作戰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原因
(一)體能訓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原因
在消防員的日常訓練中,體能訓練是一項基礎工作,通過體能訓練,能夠有效提高消防救援人員各方面的身體機能,是做好各類災害事故處置工作的根本保證。但是目前,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在進行體能訓練時所采用的訓練手段普遍較為落后,通常沿用較為傳統的訓練方式,以缺乏熱身、強度高和時間長為主要特點。這種訓練模式不符合人體機能提升的客觀規律,訓練效果差,并且容易引起身體疲勞,造成肌肉、韌帶等拉傷。此外,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消防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普遍不高,在進行器械輔助訓練時,通常不會正確使用,容易使自身受傷。
(二)技能訓練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原因
技能訓練是各類救援戰斗的基礎,消防員技能訓練也是日常訓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技能訓練,可以使消防員掌握相應的應急救援技術,從而有效處置各類災害事故。消防員技能訓練通常依托各類器材裝備進行開展,當前消防救援隊伍所使用的器材種類繁多,同時更新換代較快,大部分消防員都不能熟練掌握所有器材裝備的使用流程,錯誤的使用方法也會造成消防員受傷。此外,由于裝備器材維護保養不到位,淘汰不及時,部分裝備器材已達不到使用標準,使用這類器材裝備進行訓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最主要的是,消防員普遍安全意識不夠強,沒有落實安全措施,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疏于防護,麻痹大意,具有僥幸心理,不能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這也是造成訓練傷亡事故的一項重要原因。
(三)火災撲救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火災的種類逐漸多樣化,在滅火救援戰斗過程中,不同的火場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戰術措施。然而現階段的消防指揮員普遍較為年輕,實戰經驗少,指揮戰術運用不得當,風險研判不足,容易使消防員在進行滅火救援戰斗時面臨高危場景,造成消防員傷亡。其次,個人防護裝備穿戴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存在,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再次,在滅火救援戰斗現場,安全管控措施時常落實不到位,缺少有效的避險手段。最后,年輕消防員自身的避險處險能力較為薄弱,作戰安全常識不足,也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搶險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原因
搶險救援任務通常具有難度大、種類多的特點,包含水域、山岳、高空、車輛事故、地震災后救援等多種類型。消防救援隊伍中的大多數基層指揮員,很難掌握所有類型災害事故的專業處置技術與流程,在面對陌生類型的搶險救援任務時往往會無從下手,這必將導致戰術運用不合理,并且難以發現救援現場潛在的安全風險。其次,全國大多數基層消防站現有的搶險救援裝備種類配備不全,嚴重影響了救援行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個人防護裝備的缺失也給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帶來了威脅。再次,搶險救援現場環境風險高,以水域救援為例,往往伴隨著激流、旋渦等環境風險,救援人員在作業過程中自身也時刻處于高風險狀態。最后,消防救援人員還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相比滅火救援戰斗,由于搶險救援現場往往不存在高溫煙氣、明火等直觀危險源,通常危險因素都較為隱秘,消防救援人員容易在心理上放松警惕,疏于個人安全防護,容易發生意外,造成傷亡。
二、針對作戰訓練安全工作提出的對策
(一)加強各項作戰訓練安全制度落實
首先,隊伍各級都需要嚴格落實上級部門制定的各項安全制度。各級要構建安全組織機構,落實責任制,明確職責內容。其次,要落實好八項作戰訓練安全工作制度,同時要具備居安思危的工作理念,時刻警醒人員,定期排查作戰訓練安全隱患,組織全體人員進行安全大討論,深挖隱患苗頭,將隱患苗頭打早打小,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再次,消防救援隊伍消防救援人員平時要注意總結,養成良好的分析總結習慣,特別是要在滅火救援作戰行動或是日常訓練結束后進行安全講評,從而逐漸提升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
(二)加大作戰訓練安全教育力度
要想保證作戰訓練安全工作質量的穩步提升,消防救援隊伍各級均要加大對作戰訓練安全工作的教育培訓力度,只有隊伍整體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及豐富的作戰經驗,宏觀上才能夠減少作戰訓練中的安全隱患。加大相關作戰訓練安全教育的力度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在開展作戰訓練安全教育工作時,要著重加強對專業知識、安全防護知識等內容的教育教學,使消防員的安全知識理論體系及職業技能有所提升。第二,消防救援隊伍各級應合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以多種形式開展傷亡案例警示教育,分析典型傷亡案例的經驗教訓,以真實的案例警醒人員要重視安全知識的學習。第三,為定期檢驗日常作戰訓練安全教育的成效,隊伍各級應定期開展相應的測試和檢驗,通過理論與實踐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全體消防救援人員的作戰訓練安全意識。
(三)養成科學的體能訓練模式
改革轉制之后的消防救援隊伍應當改變以往一成不變的傳統體能訓練思路,要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與手段,提升消防員的基礎體能。一是要做好訓練前的熱身工作,在訓練前對消防員身體的大肌群與核心肌群進行激活,減小訓練過程中由于劇烈運動造成受傷的概率。二是要采取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方式。經研究發現,對人體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體能訓練往往效果欠佳,人體機能的成長需要各個肌群與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因此,采取高強度間歇性的體能訓練方法,效果要優于以往消防隊伍傳統的訓練模式。三是要做好訓練后的拉伸與放松。人體在經過劇烈運動之后,各個肌肉群大多都處于緊張狀態,缺乏拉伸容易引起抽筋等情況,長此以往容易引起韌帶損傷。
(四)定期開展安全技能訓練
在消防隊伍日常訓練內容當中,體能訓練以及技能訓練兩者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技能訓練由于需要依托裝備器材進行開展,往往更容易造成人員受傷。因此,應當定期開展安全技能訓練,一方面可以在訓練過程中加強人員對器材裝備的熟悉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模擬真實場景,開展各類緊急避險訓練,在消防員的日常安全技能訓練中養成良好的協同配合習慣,提高消防員在各類高危場景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應激反應能力,并且掌握各類特定場所下的緊急避險技能,從而提升消防員在火災現場的安全性,減少死亡率,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
(五)構造高質量訓練環境,重視裝備器材的維護升級
在進行各項訓練過程中,一是需要構建良好的訓練場地,更新訓練設備,對訓練過程中所使用的器材進行定期維護保養,適當改造升級,及時淘汰老舊訓練設備。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訓練效果,同時對于消防員的人身安全也是良好的保證。二是要對日常訓練中常用的器材裝備特別是消防員的個人防護裝備進行隱患排查,發現隱患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維修,防止在實際的作戰行動過程中,因器材裝備自身質量問題,造成消防救援人員傷亡。三是基層消防救援隊伍要適當采購一些符合當今作戰行動需要的新型裝備器材,及時淘汰老舊裝備,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現場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可以提高救援的效率,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
三、結語
做好作戰訓練安全工作,是消防救援隊伍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消防救援作為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之一,消防救援人員本身在每場作戰行動中都不可避免地承擔著各類安全風險,自身的生命安全隨時都可能受到威脅,因此,做好消防救援隊伍的作戰訓練安全工作,不僅符合新發展理念,也有利于整個隊伍健康發展,同時對做好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勝寬.疫情下消防救援隊伍應如何開展消防救援安全工作[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18):53-54.
[2]王英,邵帥.以正規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國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建設成果掠影[J].中國消防,2020(12):20-24.
[3]王田.關于提升消防救援站執勤訓練、滅火救援能力的幾點思考[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22):
52-53.
[4]肖方.應急管理部召開給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記集體一等功授獎大會[J].中國消防,2020(11):6.
[5]張達,王俊罡.新形勢下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實戰化練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決策探索(中),2020(09):78-79.
[6]朱潔.淬煉“尖刃”——記上海市消防救援總楊浦支隊內江消防救援站[J].東方劍,2020(11):22-27.
[7]李連東.統籌社會、基地、院校資源構建集約共享的消防救援教育訓練體系[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20):34-35+37.
[8]郭濟磊.對滅火救援行動中消防員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的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20):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