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區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鄉鎮等農村地區基層消防工作越來越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由于歷史遺留原因、經濟發展水平、領導安全意識、群眾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制約,造成了部分鄉鎮消防組織機構無力、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缺乏、火災隱患存量大、安全意識薄弱等不足,成為影響全區消防事業發展的“短板”,也成為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文章結合我區實際情況,淺析加強鄉鎮地區火災防控工作的看法。
關鍵詞:鄉鎮;合用場所;消防安全
一、鄉鎮消防工作的薄弱環節
(一)消防安全責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實
2017年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三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都能夠認真領會和學習貫徹,但層層落實下來,尤其是部分基層鄉鎮一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還不夠深入不夠徹底,消防安全組織建設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流于形式,領導責任缺失,多數消防工作停留在文件上,未得到有效落實。部分鄉鎮、村領導存在“消防工作說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觀念,加之“無統籌安排、無專職人員、無辦公場所、無業務經費”等方面原因,造成多數鄉鎮、行政村在落實上級消防工作部署上不力,出現消防責任“斷層”或工作上“缺位”等現象。
(二)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
一是多數鄉鎮無消防專項規劃或消防規劃專篇,甚至一個地方在編制規劃時消防安全只字未提。二是市政消火栓數量建設明顯不足,甚至個別鄉鎮無市政消火栓。三是村級公路部分路段設置路障,造成消防車不能正常通行或通行緩慢,延誤了滅火救援的最佳時機。
(三)火災隱患存量大、誘發因素多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地區誘發火災的因素也在不斷增加:一是絕大多數農村鄉鎮地區普遍存在“三合一、多合一”場所,這類場所由于防火分隔不到位、易燃可燃物多、消防設施缺失、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等因素,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二是私家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越來越多地被使用,用油、用電增加,因私存油料、給電池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頻發;三是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電磁爐、冰箱、空調、熱水器等大功率家用電器的使用十分普遍,而建筑原有的供電線路負荷以及安全等級較低,加之線路敷設不規范,未進行穿管保護,未進行定期更換電氣線路,從而導致電氣線路故障引發的火災事故的高發;四是過失引發火災事故增多。隨著大量農民工外出務工,農村多為留守兒童和老人,這些人行動不便,往往因用氣、用電不慎發生火災,并且不能第一時間撲救初起火災,往往導致小火釀成大災。
(四)鄉鎮地區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不深入、居民消防安全意識低
一是當前鄉鎮地區居民以留守老人和兒童居多,存在接受能力差的實際情況,使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局限;二是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沒有制度化落實,部分鄉鎮負責干部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片面認為消防工作就是消防部門的事情,沒有把消防宣傳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專人負責;三是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宣傳載體、形式比較單一,導致宣傳內容乏味、針對性不強,居民未能學習并掌握到基本的自防自救知識和能力。
二、鄉鎮沿街商鋪合用場所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問題
近期,我大隊結合轄區消防安全形勢狀況,組織消防文員重點開展了鄉鎮地區沿街商鋪合用場所檢查、宣傳,發放消防安全告知書,同時結合近兩年沿街商鋪火災案例,向商鋪經營業主強調合用場所的危險性,督促負責人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日常消防管理。通過分析檢查情況:排查沿街商鋪497家,合用場所98家,占比19.7%。
(一)場所消防安全疏散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
從排查情況看,相當高比例的合用場所僅設置一部疏散樓梯或者一個安全出口,且是敞開樓梯,樓梯疏散門為普通木質門。居住房間窗戶安裝金屬防盜窗現象比較普遍,如果發生火災,房間內人員難以順利逃生。排查的98家合用場所之中,38家設置了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防盜鐵柵欄,占總數的38.8%。
(二)場所內住宿與經營、儲存區域無有效防火分隔
從排查情況看,多數合用場所住宿部分未與經營、儲存區域采用防火門、磚墻等進行防火分隔。 一旦發生火災,很容易蔓延至住宿區域,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
(三)場所居住人員缺乏正確的火場逃生知識,缺乏必要的消防設施、器材
從排查情況看,場所內未配備干粉滅火器、獨立式光電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有的場所雖配備了滅火器,但放置位置不合理,檢查時找了好久才從某個拐角里拿出來。另外,人員往往缺乏正確的火場逃生知識,場所發生火災后采用不正確的逃生方法,會直接導致小火亡人事故的發生。
(四)場所居住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從排查情況看,特別是一層經營二層居住的二合一場所,在二層通往一層的唯一疏散通道、樓梯堆放了大量易燃可燃物品,嚴重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場所內用電線路紊亂,未進行有效穿管保護,未定期更換電氣線路。夜間,場所內電動車違規充電、安全出口疏散門上鎖等情況比較普遍,也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加強鄉鎮地區火災防控工作的對策探討
(一)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
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將農村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范圍,規范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專管人員,將消防工作納入農村日常管理當中,開展情況納入年度工作考評。鄉鎮安全工作負責人要加強對轄區各村消防工作開展情況的檢查、抽查,幫助各村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村規民約,組織各村建立志愿消防隊,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和設施并組織開展業務培訓。
(二)加強鄉鎮地區基礎消防設施建設
電力部門結合農村電網改造,對農戶私拉亂扯的電線進行清理,提高農村預防電氣火災的能力;供水部門和屬地政府結合農村道路建設、飲用水改造提升工程,督促加大農村鄉鎮地區市政消火栓建設。
(三)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
鄉鎮政府要統籌調度好轄區派出所、安監所、包村干部、網格員等隊伍,充分發揮公安派出所和安監所點多面廣、熟悉情況的優勢,進一步完善消防部門監管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派出所監管本轄區九小場所、鎮辦監管本轄區一般單位的管理模式。組織好網格員和包村干部隊伍,形成規范性的工作機制,健全火災隱患巡查機制和農村防火檢查、教育機制。充分發揮網格員的巡查作用,實時監控動態火災隱患,落實包村干部的火災檢查和消防宣傳教育職責,督促其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教育工作。
(四)經常性開展沿街商鋪合用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宣傳
消防部門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鄉鎮區域合用場所的消防安全現狀及風險點,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發動新聞媒體、廣播電視等平臺大力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進一步擴大受教育群眾的覆蓋面。沿街商鋪合用場所數量多,分散廣,加強此類場所的消防安全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不是一次兩次的專項檢查可以完成的。基層消防監督員要向商鋪經營業主講解法律法規相關要求,要求業主做好經營、儲存與住宿場所的防火分隔,加強電氣線路管理,引導業主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器,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夜間商鋪一樓經營部分一般沒有人,冰柜、電視、電腦等電器仍處于通電狀態,存在私拉亂接電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的情況,增加了火災隱患。另外,夜間檢查易掌握合用場所居住人員的實際數量,檢查的同時開展消防安全宣傳,講解場所內用電用氣的火災危險性,講解火災發生時的逃生自救方法,提高商鋪經營業主的消防工作意識。
(五)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一是要打造業務素質優良的宣傳隊伍。引導建立農村專兼職消防宣傳隊伍,消防部門可以定期組織培訓,通過與地方廣播電視臺、廣播、報社等新聞媒體的交流學習和邀約培訓指導,增強宣傳活力,提高整體宣傳水平。同時,利用寒暑假學生休息返鄉的時間節點,引導加入消防宣傳隊伍,達到培訓一個教育一家的效果。二是要打造全方位教育式消防宣傳。緊緊圍繞農村防火工作的重點,按照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實用有趣的要求,通過設立消防公益廣告牌、開展送消防影視、消防文藝表演下鄉等宣傳方式,根植消防安全文化。在重要時間節點,利用短信、廣播系統播放消防安全提示,推送消防安全常識、滅火逃生知識。三是要積極推行社會化消防購買服務的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導、財政出資、機構承辦、消防監管”的工作思路,實施政府購買消防宣傳“外包”服務新模式,推進全民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與社會專業機構、優勢資源的融合式發展,精準提升城鄉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推動整個消防工作社會化的進程。
四、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工作事關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和社會和諧,加強鄉鎮地區沿街商鋪合用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需要各部門持續發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及時消除各類火災隱患,盡最大努力遏制小火亡人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丁飛.淺析“三合一”場所的成因及火災防控對策[J].今日科苑,2008(24):190.
[2]李海頌.加強新時期鄉鎮地區消防安全監管的幾點思考[J].武警學院學報,2017,33(06):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