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翔 程祖勝 諸紹鋒 王 亮 凌迎春
1.浙江省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放射科,浙江紹興 312000;2.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浙江紹興 312000;3.浙江省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檢驗科,浙江紹興 312000
酒精依賴屬于成癮性疾病,具有持續性、過度性及不可控性酒精攝入的特點[1]。該病的危害性較大,會導致患者身心的雙重依賴,甚至會損傷神經、心血管、消化系統等,尤其以神經系統的損傷最為明顯,常可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癥狀,如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執行力下降、認知功能障礙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傾向[2-4]。相關報道也指出,酒精依賴患者發生抑郁癥的概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是危害成年男性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5]。所以,對該病進行早期識別尤為重要。MRI 有助于觀察腦的能量狀態與腦血流情況,可為腦部結構異常的識別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6-7]。基于此,本研究為了進一步觀察基于MRI 下酒精依賴患者腦結構的異常改變情況,對酒精依賴患者與健康體檢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并比較其MRI 檢查的各項指標差異,以期為本病的臨床防治提供參考。
選取浙江省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診治的150 例酒精依賴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研究組。納入標準:①病歷完整;②有長期飲酒史;③右利手;④經臨床相關檢查證實,滿足《CCMD-3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8]中有關酒精依賴的診斷規定;⑤出現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受損癥狀與體征;⑥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損傷;②腦外傷史及其他腦組織受損;③近3 個月內服用精神類藥物;④毒品或其他藥物依賴;⑤認知功能障礙;⑥癲癇;⑦MRI 檢查禁忌證。研究組均為男性;年齡36~72 歲,平均(55.23±6.82)歲;病程3 個月~12 年,平均(5.51±1.76)年;酒齡7~22 年,平均(12.67±3.65)年;每日飲酒量300~550 ml,平均(416.23±27.98)ml;每日飲酒2~7 次,平均(3.65±0.72)次;飲酒方式中,伴菜飲酒、酒后少量進食主食35 例,伴菜飲酒不進食主食66 例,經常空腹飲酒49 例。本研究不違背《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另選取我院同期行常規體檢的150 名健康者為對照研究對象,納入對照組。納入標準:①體檢資料完整;②身體健康狀況良好;③右利手;④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長期飲酒史;②腦外傷史;③MRI 檢查禁忌證。對照組均為男性;年齡36~72歲,平均(55.27±6.80)歲。兩組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行MRI 檢查。應用明峰公司的ScintCare 1.5T 掃描儀,8 通道頭顱聯合線圈。頭先進、仰臥位,耳朵塞緊棉花,頭部安全放在線圈中央,雙臂自然放身體兩側,身體處于床面中心。檢查過程中患者閉目,保持靜止,清醒,不進行任何思維活動[9]。行自旋回波成像序列,顱腦橫軸位、矢狀位自旋回波T1WI:TR 250~350 ms,TE 5~8 ms,NEX3。橫軸位、冠狀位自旋回波T2WI:TR 4200~5000 ms,TE 95 ms,NEX3。橫軸位FLAIR:TR 9500 ms,TE 84 ms,TI 150 ms,NEX3。橫軸位與矢狀位視野為24 cm×24 cm,層厚5 mm,層距1 mm,矩陣256×256。圖像數據運用MRIcro 軟件轉化,運用SPM8 軟件進行基于體素的VBM 分析:先對結構像進行標準化,對每個腦結構圖和標準腦模板進行配準,此標準腦模板運用SPM8 軟件自帶的標準模板(MNI-152),非線性參數,標準化后生成各向同性的體素為1 mm×1 mm×1 mm 的圖像;再將標準化后的圖像進行分割,最后進行平滑處理,平滑核半高全寬為8 mm[10-11]。檢查結束后,由2 名臨床經驗豐富的影像學醫師獨立進行判定,意見不一致時協商獲得統一。
比較兩組的腦室顳角寬度、海馬體積、伏隔核體積以及腦質病變發生情況,腦質病變包括腦萎縮、腦白質脫髓鞘斑、腦軟化灶、胼胝體變性。
采用SPSS 19.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兩側腦室顳角寬度、伏隔核體積均大于對照組,兩側海馬體積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兩側腦室顳角寬度、海馬體積、伏隔核體積比較()

表1 兩組兩側腦室顳角寬度、海馬體積、伏隔核體積比較()
研究組腦質病變總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質病變發生情況比較[例(%)]
MRI 可以測量全腦各個體素神經元的自發性活動強度,能夠檢出酒精依賴患者與健康者局部自發性活動增強或減弱的腦部區域,繼而判斷其是否存在腦結構異常[12-13]。MRI 檢查還能從分子水平層面上分析本病異常代謝的功能變化,因此可為本病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1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腦室顳角寬度、伏隔核體積均大于對照組,且海馬體積小于對照組,提示酒精依賴患者與健康者比較出現明顯的腦結構異常,與毛慶聰等[15]報道相似。本研究同時分析了兩組的腦質病變發生情況,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腦質病變總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酒精依賴患者發生腦質病變的風險較高,與王惠良[16]的報道基本一致。
從MRI 影像圖分析來看,酒精依賴患者的腦灰質結構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右側額葉中央前回、頂葉中央后回以及左側頂葉中央旁小葉、后扣帶會灰質體積都顯著減小,相應部位如額葉、杏仁核、海馬、基底神經節等也會出現異常變化,而健康人群的腦灰質位置、形態一般無異常變化[17-19]。由此推測,腦結構異常可能是導致酒精依賴患者出現神經病理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MRI 檢查腦結構異常情況,可為酒精依賴的評估提供重要參考依據[20]。有研究對酒精依賴患者的局部腦體積分析發現,患者灰質體積的明顯萎縮部位為左側大腦半球額中回、額上回、楔前回、直回、右側大腦半球額上回內側與眶回,白質萎縮部位為兩側大腦半球額上回白質,與該病的病理特征基本相符[21-23]。
酒精依賴患者存在明顯的腦結構異常,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限制酒精攝入,可有效預防酒精依賴,避免腦結構的異常改變[24]。而臨床針對酒精依賴及腦結構異常改變患者的治療時,應囑患者限制酒精攝入,最好戒酒,以提高療效,改善預后[25]。但本研究的患者數較少,且未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腦結構變化情況進行比較,有待日后增加樣本量進行進一步觀察與分析。另外,也有研究發現[26],酒精依賴患者同時存在雙側小腦后葉、雙側額中回的功能連接異常改變,這為腦環路在酒精依賴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據,但其具有作用機制尚未闡明,有待將來繼續探索。
綜上所述,MRI 檢查有助于觀察酒精依賴患者腦結構的異常改變,其中腦室顳角寬度、海馬體積、伏隔核體積及腦質病變為敏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