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金湖中學 陳萬斌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引導學生親自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在數學活動中,解題思路的探究過程是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學生提升核心素養的重要過程,也是通過運用數學思想加深認識和理解方法的過程.高中數學教師課堂上經常采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拓寬學生的思路;也經常通過“多題一法”幫助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深化方法的內涵即數學本質;又經常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即“方法遷移”,挖掘習題的內在關系,進行轉化,達到不同方法之間的融會貫通.這些教學手段都會激發學生展開思考、拓寬思維的寬度,延長思維的深度,增強思維的張度,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相關的解題教學筆者做了幾點思考,舉例如下.
注重思維發散常采用“一題多解”的辦法.所謂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就是引導學生養成多向思考的習慣,善于分析習題的條件和結論,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找突破口,起到“一題頂十題”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思維的廣度,促進數學核心素養自然而然地滲透.
例1已知:x,y∈R,4x2+y2+xy=1,求2x+y的最大值.
解析:可設x>0,y>0,,m=(2x+y)2.


法二:(配湊法)


法三:(基本不等式法)

法四:(三角代換法)


法五:(構造圖形法)
構造三角形ABC,1=4x2+y2+xy,由余弦定理可設△ABC,其中



法六:(方程法)




注重思維聚焦常采用“多題一法”的辦法.教師經常會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引導學生探究“一個典型問題”的解法,不斷感悟、提升,使得一種典型的解題方法了然于胸.同時指導學生對所做習題進行總結、歸納,悟出“規律”,達到“題變法不變”的效果,即很多問題看似形式、題意、表達不同,實質是一種解答方法,這種教學會幫助學生看透問題的實質、掌握數學的本質,極大地提高思維深度,數學核心素養就會內化于心.

(1)求a3,a4的值;
(2)求證:數列{an}為等差數列.



所以,n≥2時,(n-1)an+1-(n-2)an-2an-1=0.
于是nan+2-(n-1)an+1-2an=0.
再作差,得
n(an+2-2an+1+an)+2(an+1-2an+an-1)=0,
所以an+1-2an+an-1=0,數列{an}為等差數列.

解析:因為b1+b2+……+bn=bn+2-3,
①
所以,n≥2時,b1+b2+……+bn-1=bn+1-3.
②
由式①-②,得bn=bn+2-bn+1.
于是,n≥2時,a1+a2+……+an=an+2,
③
則當n≥3時,a1+a2+……+an-1=an+1.
④
式③-④,得an=an+2-an+1.
即當n≥3時,an+2=an+an+1.


=|Dn|=……
所以k≥5,實數k的最小值為5.
注重思維遷移是高中學生有了一定的解題本領后,教師常會引導學生多元化思考,注意方法的結合,啟發學生對不同的解題思路、辦法進行比較,比較思路及思維過程的優劣、計算的繁簡;啟發學生優化計算、優化思維.

解析:設點的坐標運算比較復雜,如采用向量公式則運算比較簡單.

所以

思維是學習數學的核心,素養是研究數學的方向.在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采用“一題多解”“多題一法”“方法遷移”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揭示數學問題的內在本質,增強聯想能力與創新精神,提升思維的發散、聚焦、遷移等能力.數學教學追求的效果就是隨著問題的解決、方法的掌握、思想的領會、思維的強化,數學核心素養一定會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