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篤
(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20 年9 月16 日,習總書記在湖南郴州瑤族鄉文明小學講到:“希望同學們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好好學習知識和本領,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論述表明了在新形勢下傳承紅色基因在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對大學生社會主義以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性。湖湘紅色文化資源是無數先烈們偉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體現、是無數人民群眾努力奮斗和拼搏的體現。研究湖湘紅色文化,不僅有利于紅色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也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湖湘紅色文化和其他地區的紅色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不同于其它地區的紅色文化,它有自己特殊的含義和特點,具有典型的時代性、先進性、群眾性、包容性。
一是時代性。時代的差異性也帶來了文化的差異性,在不同時代形成的紅色文化比如土地革命時期的長征精神;20世紀60 年代,在中國出現了“雷鋒熱”,即中國青年紛紛開始學習雷鋒,其助人為樂、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精神影響了當時的年輕人,至今,雷鋒一直是人們學習的榜樣,雷鋒精神也一直激勵著無數青年在生活中要努力奮斗、積極向上、為人民服務。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這些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影響力和重要的時代價值價值,也表明湖湘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點。
二是先進性。湖湘紅色文化是在優秀的領導組織下形成的,并且凝聚了湖湘特有的求索精神、憂患精神、實踐精神,這些精神是激勵湖湘兒女努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它既是緊跟歷史潮流,也是與時俱進的優秀文化。另一方面湖湘紅色文化是在實踐過程中經受了時間、實踐、人民和黨的考驗。據史料記載,湖湘文化源于北宋末年,行成于南宋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湖湘紅色文化在被人們傳承的基礎上不斷融合創新,包含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三是群眾性。從湖湘紅色的形成到湖湘紅色文化的傳承,人民群眾一直是起關鍵性作用的。湖湘紅色文化的形成來源于群眾,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湖湘紅色文化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群眾是湖湘紅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湖湘紅色文化能傳承至今,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努力和奮斗,人民群眾的力量是遠大的、是不可忽視的。比如,我們今天一直在過的傳統節日、參觀紅色博物館就是對紅色文化的一種傳承。湖湘紅色文化源于群眾的日常生活,紅色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人民群眾,它從一開始就扎根于工農群眾和人民軍隊之中,群眾性是湖湘紅色文化的顯著特征。
四是包容性。湖湘紅色文化自始至終帶有包容性,湖湘紅色文化的包容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湖湘紅色文化是由湖南人民在湖南地區創造出來的,不可避免的帶有湖南人民性格和氣質的鮮明特征,但也不是所有湖湘紅色文化都是在湖南或者由湖南人創造的,比如古代的屈原、柳宗元和胡宏等,都是湘江派學者的重要奠基者,生于湖南的愛國人士更是數不勝數。另一方面湖湘紅色文化并不是在封建閉守中形成和發展的,而是在借鑒和吸收中成長的,湖湘紅色文化是聞名世界的,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群眾,像毛澤東這樣的偉大領袖,一直是聞名與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的,在湖南有許多遺址、故居、烈士陵園讓很多外國游客慕名而來。這表明,湖湘紅色文化帶有鮮明的包容性特征。
一是心系天下、敢為人先的愛國精神。“心系天下,敢為人先”這八個字雖少但彰顯了湖湘人民博大的的胸懷氣魄。在當代出現的很多湖湘學者都心系國家,他們有著偉大的抱負和濃厚的愛國情懷,比如:屈原的千古絕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岳陽樓上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留下的是一代愛國志士不屈的靈魂和敢為天下先的博大胸懷。這些精神一直激勵著湖湘人民勇往直前,湖湘派學者奠基人之一的胡宏說:“治道以恤民為本。”[1]無數仁人志士充滿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群眾的忠誠,他們的忠誠品質是不怕死、永不屈服于敵人、誓死捍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維護大義凜然等。
二是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在古代史書中就有記載湖南人的性格,大多表現為:剛毅、堅韌、剛烈、頑強、倔強,這反映的就是湖湘人民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自古代的屈原、賈誼等,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就一直影響著湖湘人民,尤其是后來的王夫之,在年輕時期,不為名利所誘惑,始終堅持思想方面的寫作,在晚年時期,更是在與疾病的抗爭下專注于著述,他的著作流傳至今有73 種,400 多萬字,直到現在一直被世人研究。
三是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的務實精神。湖湘學派的學者周興旺將湖湘精神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樸實重義,即為人正直,重情重義;實事求是,即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客觀實際、從客觀實際出發;勇猛精進,即勇于擔當,崇尚男子氣概;自強不息,即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這四種精神是湖湘人民造就的,代表了我們湖湘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優越之處。直到現在,這四種精神一直是銘記于人們心中的。近代以來,湖湘經世派提倡“倫理踐履”,強調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力量,每個人都要具備一定的修養;湖南巡撫卞寶弟曾在文章鐘出“實事求是之心不敢不勉,”就是強調實事求是的重要性。
習近平同志強調:“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隔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2]優秀的湖湘紅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與敵人進行不懈的斗爭中形成的、是順應時代要求和發展的優秀的文化,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的形式展現,需要人們去傳承,它必然是以所有人,特別是作為祖國希望和未來的青年學生的積極內容為基礎的。因此,有必要將湖南的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觀結合起來。
湖湘紅色文化所包含的道德品質、行為準則、價值理念等豐富涵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內容要求相一致。我國致力于建設法治社會,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從個人層面來看,愛國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都是紅色文化中的典范,尤其是在抗疫中許多青年學生挺身而出,致力于抗疫一線,挽救了無數生命,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內容也包含了這些精神,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湖湘紅色文化是相呼應的,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融合的。
在新時期,我們一直所講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或者脫離實際的,弘揚它是有理有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對湖湘紅色文化內容的高度概括,是其精華的高度凝練,而踐行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的條件是全社會自覺認同湖湘紅色文化的內涵,如:在小學階段,學校可以自發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學生紀念館、烈士陵園、名人故居,讓學生自發采用紅色文化的熏陶,也可以利用好課本內容,講一些偉人的故事和革命精神。學生發自內心的敬佩和崇拜,在弘揚和傳播紅色文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對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的理解不只停留在理論的表面,而且可以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湖湘紅色文化在青年學生中得到了很好地傳承,雖然多年的紅色文化教學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仍存在不少問題,要想有效弘揚紅色精神,必須讓學生廣泛認可并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文嘗試從開展湖湘紅色文化實踐教學、建設湖湘紅色文化宣傳平臺、營造校園湖湘紅色文化氛圍三個方面提出對策,為今后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從古至今,湖南省的紅色文化資源遍布在長沙、湘西和湘潭等不同地區,其資源的種類也很繁華,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相得益彰。高校可以結合當地紅色文化資源,定期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了解前輩們的英勇事跡和偉大精神。例如,帶學生定期參觀毛澤東故居、湖南省烈士陵園和博物館、湖湘紅色文化紀念館,使我們的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紅色堡壘,更加深入了解紅色文化。這種“游學”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學生深刻銘記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及其偉大精神,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他們的精神力量,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確的“三觀”。此外,高校在各學院成立一些與本專業相關的紅色文化宣講團、進行“三下鄉”活動,在暑假期間,組織學生去當地街道和農村開展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宣講活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自己和當地居民了解歷史的同時,也有自己的一番感悟,提高自身能力,增強文化自信。通過宣傳和參觀湖湘紅色文化資源中的紅色基地、人物事跡、偉大精神,讓學生廣泛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能讓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揚和傳承。
隨著5G 技術的出現,網絡技術的普及,以網絡為媒介的世界逐漸形成,各種網絡社區悄然誕生,尤其是以80、90 后和00 后的集群用戶為主,有比較精確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1 億用戶喜歡刷快手和抖音這類的短視頻。大家越來越依賴網絡,人們獲取信息方便快捷,瀏覽度和點擊度提高尤甚。一個充滿各種正能量的事件,可能借助網絡上的曝光率,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因此,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高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新的傳播平臺。比如:各高校可以通過自己的官方網站,并同時對接幾個省內的紅色主題網站,讓湖湘紅色文化中的價值理念得到更好的傳播,也可以利用學校廣播站、學校電子屏幕等多媒體進行宣傳,在一些重大會議召開時召集學生進行直播觀看,與時代想發展。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思政課教學,如果有涉及到紅色主題的課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紅色歌曲和紅色電影進行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后也可以講述紅色故事和歷史人物,鞏固學習內容,這能夠增強教學效果也弘揚優秀文化,拓展新媒體平臺的培育路徑,能更好迎合大學生的喜好,加速正能量的傳播,并取得培育效果的實質性突破。
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打造良好的學校氛圍,比如:在餐廳、教學樓、圖書館貼一些名人名言,在休閑時間播放一些紅色歌曲,成立漢服社團、書法社團,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吸引學生對紅色文化的關注度和喜愛度,增強學生對湖湘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除了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外,還要不斷探索弘揚湖湘紅色文化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比如:在學校舉辦紅歌比賽、優秀詩歌朗誦會、黨史知識競賽、名人故事講座等,掀起一股紅色文化熱潮,以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提高紅色文化在學生心目中的認知度;在特殊的紀念日活動,緬懷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組織好紀念建黨100 周年、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雷鋒學習日等活動;組織學院開展紅色主題辯論賽活動,讓師生在共同討論和交流中深刻感知歷史人物和優秀事跡,提高思想水平。另外,可以在課桌上粘貼一些先進的歷史人物和事跡,向學生展示一些紅色文化的故事;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愛國主義影片,制作宣傳紅色文化的小冊子。讓學生在紅色環境的影響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