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梅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深化發展,全球性的交流溝通在逐漸加快,在跨文化視域下各個國家之間文化融合傳播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于西方文學作品而言,尤其是英美文學作品的傳播范圍在不斷擴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文化的發展需要具備包容的心態,面對世界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使得各種文學經典作品被孕育出來。傳承和發揚本土文化,不單單要對本土文化中的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也要對外來文化進行一定的研究,主動吸收外來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摒棄外來文化中的消極方面,才可以使本國文學的發展具有廣泛性與深度。外國文學的翻譯與研究,從中國知名翻譯家學者季羨林先生的話中獲得了深刻體現。季羨林先生曾經講過:“中華文化如同一條長河,河中的水或多或少,但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干涸的現象,這是因為不斷有新的活水匯入進來,而這活水就是文學翻譯。”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攀升,國家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使得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變得更為密切和便捷,文學作品相關的翻譯工作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不同國家文化交流的紐帶和橋梁。不同歷史背景的文學作品都需要借助翻譯來進行語言表現上的轉換,將優秀的文學作品進行契合國人閱讀習慣的翻譯,才可以使文學之間產生更加深入的交流。因此,文學翻譯工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能夠準確表述文學作品要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是翻譯工作的重中之重。
進行文學作品翻譯工作就需要翻譯人員接觸兩個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這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會使得部分語義理解出現偏差,使得重現原著的思想變得較為困難。絕大多數的文學作品創作都和當時的國家背景、歷史息息相關,如果不能夠對文化差異性有著清晰認知,那么文學翻譯的成果和質量就會出現問題。文學作品的翻譯在考察翻譯人員基本翻譯素養的同時,還對其文學風格掌握以及內容含義精確表達有著一定的要求。
國家和國家之間存在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溫度、氣候、濕度、時間、海拔等因素的不同影響,會使得國家之間的地理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我國南北方之間的差異就已經十分明顯,世界其他大陸各國間文學的差別則更甚于中國南北之間。國家本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和其處在的地理位置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系,不同的地理環境下孕育出來不同形式的地域文化,這就使得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現了困難。例如,因為氣候因素以及溫度因素的影響,東西方對于風的描寫就出現了地域上的不同,我國詩人創作的“等閑識得東風面”“東風夜放花千樹”等關于東風的描寫,無不蘊含著勃勃生機,體現出積極向上的含義,但對于西風的描寫就大相徑庭。究其原因在于春季時受到了太平洋暖流影響,使得東南季風更加溫和濕潤,為大地上的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與營養,而到了冬季時,西伯利亞寒流又產生了更加寒冷的西北風,使得大地上的植被失去了生存所必需的環境。但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則出現了以《西風頌》為主要代表的謳歌西風、歌頌西風的作品,對英國人來說,西風就象征著暖和、舒服的氣候環境,因為北大西洋暖流為其地域提供了溫暖的北大西洋風,這就使得英國處在溫帶海洋性氣候中,因此,地域和氣候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對同一物體不同的寫作態度。
文學作品創作中蘊含著創作者嚴密的邏輯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直接影響著創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一個民族的思維邏輯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形成的,具備著一個民族特色鮮明的思維特點。不同的民族會形成不同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為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帶來了阻礙。東方文化體系基本上以集體主義為核心,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宗族性的概念,強調集體性的榮辱與共。但是同為東方國家的日本,我國和日本的語言架構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我國以主謂賓的語言結構作為語言表達的標準,而日本則是以主賓謂的語言架構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于西方文化來說,注重于個人主義的宣揚,以自身作為一切的行動準則,強調個體的得失。最有代表性意義的則是西方名字的構成,其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就體現出個體大于集體的含義。東方文化中的姓名則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體現出集體性大于個體的含義。
文學作品的讀者在閱讀作品時要借助語言來進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思想解讀。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大部分語言特點雖然來源于現實生活,但其具備的語言特點較為簡單明了,文學創作者借助簡潔的語言表現出藝術思想,借助這種藝術思想和讀者產生強烈共鳴。通過簡單的語言來直觀反映作品中心思想,運用語言表達的魅力來進行創作在英美文學作品中極為常見,能夠從側面反映出文學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我國的文學作品相較而言,除了語言表達形式上較為含蓄之外,我國的文學創作者更習慣于刻畫作品中人物坎坷的人生經歷,大部分在冠以美好的結局來表現出作者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英美文學作品中以刻畫人物的內心活動為主,基于此來展現出人物對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現出更為戲劇化的藝術形式。故此,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們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不僅要立足于作品創作時的歷史背景,同時還需要了解作者在創作時對于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在深度解讀作者創作情感的基礎上,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理解文學作品的中心思想。
和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相比較而言,英美文學作品創作的特點大多來源于古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故事,從這些神話故事中來獲取創作的素材和靈感,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文學作品的文學底蘊進行了加強。故此,在閱讀理解英美文學作品時,首先要對古希臘神話故事有所了解和涉獵,在結合創作者生存的歷史年代,深入探究文學作品中的時代痕跡,了解不同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各種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
英美文學作品的種類較為豐富,在藝術展現形式上也是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這些特點基本都植根于現實生活,受到現實生活的影響,使得創作者在時代特點下創作出具有時代寫作特征的文學作品。閱讀和理解英美文學作品,就一定要追溯作品創作時的歷史背景,將時代特點融入文學作品的深度理解中,循序漸進地來感知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英美文學作品創作中帶有濃厚的古希臘神話故事色彩,以及一些經典故事的色彩,故此在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上相較于其他作品具備一定的戲劇化效果。英美文學作品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的主要特點在于作品中描寫的戲劇化獨白,這種獨白形式的語言特征形成了讀者和作者連接思想的紐帶,讓讀者在閱讀和理解文學作品中能夠有效發揮出自身的想象力,沉浸在戲劇化獨白的文學效果中。
翻譯工作要在繼承和發揚翻譯理論的基礎上來進行,不斷對翻譯的理論進行創新推動。在全球性的文化融合浪潮下,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已經逐漸成了各個國家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英語作為應用廣泛的語言工具,是國家交流溝通的橋梁,借助文學作品翻譯能夠有效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溝通,形成文化傳播的基本形式。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通過翻譯英美文學作品,能夠使得我國人民更為了解西方文化,明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推進文學作品發展模式的補充完善,以文學作品翻譯工作來推進跨文化視域下的東西方文化融合與交流。
隨著國家之間交流溝通日益頻繁,不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政治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聯系。在我國與世界其他各國間的文化交流進程中,由于文化體系中存在的差異性,使得文化融合中不斷出現碰撞和摩擦。除了要對文化體系中的差異進行明確之外,還應該尊崇最基本原則:“尊重文化體系中的差異。”基于尊重文化差異性的原則,相關文學翻譯人員要在翻譯準確的基礎上,不斷了解文學作品創作時所處的歷史背景和人文現實,理解作者創作的思路和意圖。此外,文學翻譯相關人員要尊重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能夠從文學讀者的角度來翻譯作品,促進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互。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翻譯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了要求,不僅能夠考察翻譯人員的專業素養,還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其文學積累能力,特別是一些文學作品中的現實和翻譯人員所處現實差距極大的情況。翻譯文學工作本身也屬于文學創作的范疇,翻譯人員盡管無法完完全全地還原創作者的思想,但卻可以圍繞著本土文化的主體思想,把他們所不對應的文學載體加以適當轉化甚至是合理刪除,在最大限度上準確表達出作品所希望傳達的人文含義。
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便利,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溝通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能夠極大地減輕英美文學作品的傳播障礙,使得數量眾多的翻譯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相關翻譯人員要結合當代的社會發展現狀,明確文學翻譯作品的服務對象,明確當前社會以及人民的需求,緊緊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與時俱進。翻譯人員在進行英美文學翻譯工作之前,可以進行一定的讀者社會調查工作,對讀者的真實需求進行確定,選擇應用正確的翻譯方式,最大程度上滿足讀者的接受能力。在跨文化視角下要對文學作品的傳播差異性和共性進行明確,針對某些無法表達出來的情景時,要能夠運用一定的修辭方式來進行合理的展現。這就要求相關翻譯人員在翻譯文學作品時具備一定的靈活性,更好地化解文化差異的難題,為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事業貢獻力量。
文學作品的翻譯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對于翻譯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極高,在跨文化視域下英美文學作品翻譯事業的重中之重就是培養翻譯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專業翻譯人才隊伍建設。翻譯人員在翻譯文學作品時要對其類型進行考量,根據作品中想要呈現出的意境來充分表現出作者的中心意圖,體現文學作品的特點,這是提升文學作品翻譯工作的基礎。相關文學作品翻譯人員要擅長進行思路的轉化,能夠從跨文化的視角下來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分析,對作品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充分考量,這是翻譯工作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在跨文化視域下對英美文學作品翻譯工作的開展產生影響的因素眾多,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能夠對英美文學本身產生強勁的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對我國的翻譯事業及其文學作品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就影響英美文學翻譯的相關原因加以探討研究,直接表明了文化差異性的重要價值。故此,我們要認識到英美文學和我國文學產生的碰撞所激發出來的潛力。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而言,要重點對文學翻譯的策略進行研究和分析,不斷提升專業翻譯人員的綜合素質。相關文學作品的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翻譯的原則內容進行明確,以對英美文化以及廣大讀者負責任的態度來開展翻譯工作,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運用科學合理的翻譯策略,將文學作品中蘊含著的內涵準確地傳達給讀者,切實做到為英美文學和我國文學之間的溝通搭建橋梁,為文學的廣泛傳播路徑提供便利條件,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互,為文化融合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