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 李鳳彬 馬子恒 楚威




摘要:目前國內許多食堂存在較多火災風險隱患,有關食堂火災風險評估的研究也相對較少。文章以國內某食堂為評價對象,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一套食堂火災的風險評價體系,對其火災風險進行評估。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針對評估過程發現的問題制定了針對性管控措施,對食堂開展防火防災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食堂;火災風險;模糊綜合評價
安全是科研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而威脅單位安全的最主要災害即是火災。火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巨大,間接經濟損失更數倍到數十倍于直接經濟損失。我國的火災形勢十分嚴峻,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多數在重特大火災后批示,消防安全工作極其重要。
近年來食堂火災頻發,根據消防部門調查,食堂火災隱患主要集中在:食堂操作間瓶裝液化氣、油煙道起火,食用油的高閃點、火勢蔓延速度快、熱容量大等特點引發的火災,燃氣設備及電器設施監管不力或者誤操作,以及整個食堂線路老化等。文章以某食堂為研究對象,組織對該食堂的火災風險進行了綜合評估,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校食堂火災風險評價體系,并提出了管控措施,對食堂火災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火災風險評估
組建評估小組,制定火災風險評價體系,依照評價指標組織專家對現場進行檢查與打分,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該食堂火災風險進行綜合評價,并給出食堂整改意見。
(一)評價體系集的建立
根據常規建筑物火災評價體系,結合對該高校食堂的具體調查情況,將影響火災的發生及危害歸納為人員、管理、環境三大主要因素,分別針對不同層次中影響因素依次展開分析和進行劃分,最終確定表1左半部分所示的火災風險評價體系集。
(二)評價指標權重集的建立
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采用表2所示的標度方法,在同一指標下對各子因素進行兩兩對比,建立模糊判斷矩陣,。其中為各層中的因素個數。
取a=2,計算出各層因素權重,如下:
第一層:A={0.417,0.35,0.233}。
第二層:A={0.325,0.275,0.237,0.163};A={0.575,0.425};A={0.6,0.4}。
第三層:A={0.112,0.082,0.112,0.056,0.181,0.094,0.163,0.2};A={0.225,0.275,0.187,0.313};A={0.26,0.2,0.23,0.14,0.17};A={0.525,0.475};A={0.25,0.19,0.2,0.08,0.28};A={0.266,0.35,0.384};A={0.575,0.425};A={0.3,0.42,0.28}。
(三)評價體系集的建立
經評價小組合議,將該食堂的火災風險綜合評價指標分為五個等級:即V={安全,較安全,中等,危險,較危險}。各等級分數區間為:安全(91~100分),較安全(81~90分),中等(71~80分),危險(61~70分),較危險(60分以下)。
(四)評價指標隸屬度的確定
根據評審專家小組的評分情況以及評價體系集中規定的各等級分數區間,采用比值法確定各因素對評價等級的隸屬度,結果如表1右半部分所示,從而得到第三級各因素關于評價等級的評價矩陣R={r},i=1,2,...,m,為第三級評價因素中的因素個數,j=1,2,...,n,為評價等級個數。
(五)各級模糊矩陣的計算
根據表1選取各評價矩陣R,對各級因素進行評估。計算結果如下:
環境因素評估:
C=[0.172,0.279,0.318,0.159,0.072]
管理因素評估:
C=[0.131,0.238,0.389,0.207,0.035]
人員因素評估:
C=[0.220,0.201,0.266,0.207,0.106]
則該高校食堂火災風險隸屬于安全、較安全、中等、危險、較危險五個評價等級的隸屬度矩陣D為:D=[0.169,0.246,0.332,0.186,0.067]。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D=max(D)=0.332,屬于中等水平,考評分數在71~80分,與該食堂實際情況吻合,即重大火災事故沒有發生過,但偶有一些小事故出現。
二、管控措施
(1)該食堂火災風險評價結果屬于“中等”,與食堂基本運行情況吻合,說明評價體系集對食堂火災風險評估有效,模糊綜合評價法適用于食堂火災風險的評估。
(2)層次分析法構建了食堂火災風險因素的判斷矩陣,并對各因素的權重值進行了計算,從計算結果看,人員流動密度、電器線路、自動滅火系統、安全出口設置、安全培訓、消防隊設置等是單位食堂安全管理應該關注的重點。
(3)從管理因素角度考慮,食堂應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區域、各設備的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4)從環境因素角度考慮,食堂應增加廚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重點對煙道進行監測;更換本質安全度更高的灶臺,實現油溫超高時的斷氣斷電功能。
(5)從人員因素角度考慮,食堂應增加對員工及就餐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掌握滅火方法,熟悉疏散逃生路線。
參考文獻:
[1]顏向農.基于計算機模擬的建筑物室內火災風險評估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08.
[2]周春林.淺議大學校園消防安全管理的對策[J].今日科苑,2009(14):197.
[3]羅新宇.職工食堂火災原因分析及消防系統設計探討[J].給水排水,2009,35(08):86-87.
[4]陳麗麗.公共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及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5]任玉輝.高層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及應用[D].天津:南開大學,2008.
[6]左秋玲,李景山,王國際.高層教學樓火災風險的模糊綜合評估[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02):127-129.
[7]張吉軍.模糊一致判斷矩陣3種排序方法的比較研究[J].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3,25(11):1370-1372.
[8]宋曉秋.模糊數學原理與方法[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201-242.
[9]范維澄,王清安,姜馮華.火災學簡明教程[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3.
[10]孫迎霞.高層建筑火災危險性模糊綜合評估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4.
作者簡介:張躍(1988.05—),男,消防安全主管,主要從事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