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鵬
大年初一,一場罕見的降雪為大青山披上了銀裝,“小春城”西昌的道路交通也因這場降雪遭受到嚴峻考驗。被壓斷的樹枝橫亙在街上造成了擁堵,殘留在地上的積雪讓出行的人們變得小心翼翼。西昌市森林消防大隊聞訊立即啟動雨雪冰凍災害救援方案,卸下滅火裝備,裝上除雪清障裝備駛向市區,清除積雪、搬開斷枝,當日疏浚交通,還節日以祥和。
聚焦“一專兩能”? 筑起安全屏障
習慣了任務轉化快、時間要求緊的西昌市森林消防大隊有條不紊,從防火期全時全裝防范森林草原火災到緊急出動除雪清障,整個過程不到15分鐘。
轉制改革三年來,大隊消防救援人員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剛返回營區,又接到新的救援命令。“不能等、不松懈”早已成為全體人的共識。
即便是27位英烈走后的第七十天(2019年6月8日),減員近半、組織重建和心理重建的關鍵時期,19名消防救援人員聽聞400公里外木里縣唐央鄉發生火災后,毅然擦干眼淚、重披戰袍,前往烈士倒下的地方接續戰斗,再次保護大涼山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邁出了走出悲慟、重塑重生的第一步。
隨后的8月2日,甘洛縣山洪泥石流致使成昆復線工程部分道路阻斷、施工人員失聯,新下隊的消防員還來不及參加合練就跟著老隊員前往一線救援。肆虐的洪水和隨時可能滑坡的危險,是新隊員們面臨的雙重考驗,他們跟著班長骨干,一路沿阻斷道路排查險情,一路冒著山體垮塌的危險,打好防護,多次進入棚洞內部挖掘搜救。數日下來,他們的救援技術明顯提升,協作配合也愈加默契。
他們轉變管理理念,從管為主到理為重。重點放在理上,通過教育引導,以及給消防員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兒,理順大家的心氣兒。心理老師再進行干預,雙向發力,幫助大家盡快走出來,自覺做好本職工作,把神聚在“冬春防火,夏季防汛、全年防震”的“一專兩能”職能定位,練兵備戰、補課趕隊。
針對四川35個森林火險高危區11個分布在涼山州的實際,西昌森林消防大隊進山入林采集林相植被數據,尋找標注水源分布,并結合滅火實戰和抗災減災經驗評估當前地形地貌、林相植被、水源分布及林內小氣候對滅火作戰和搶險救援行動的影響,據此開展模擬化實訓研練,摸索出泵車結合接力供水、干熱河谷滅火戰機把握、過火區域次生災害防范、坍塌民房狹窄空間破拆、山林震區地空搜尋排險等五種戰法,為后續撲救不同地形、不同氣候條件下森林火災,完成不同地域、不同災情的搶險救援提供了戰術支撐。
在2021年木里縣博科鄉“4·5”重大森林火災撲救中,大隊消防救援人員針對火場地處干熱河谷地區、12時過后風力明顯增大的特點規律,每日凌晨4時進入火場,利用清晨氣溫低、上午風力小的有利時機,把平常研訓結合火場地形、植被特點靈活運用,當日成功封控火場,為后續各救援力量分段攻堅、防止林火翻過山脊向植被更茂密的原始林區蔓延立下首功。特別是在9日清理火場沖溝最后三個煙點時,大隊長趙先忠根據“風從下方吹、煙往高處抽”的煙囪效應,帶隊從溝底接近清理,上方兩條水槍遠程噴水降溫保濕,確保火場徹底實現了“三無”(無明火、無煙、無氣)。
2021年5月14日,作為剛下火場就上演習場的隊伍,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在“應急使命·2021”抗震救災演習中不落人后,勘察、研判、分工,僅用6分鐘展開救援。人員搜索、支撐加固、聯合破拆、營救轉運,四組同步實施、依序協同配合,47分鐘安全營救被困人員,標志著他們正從滅火先鋒向“一專兩能”完成轉型升級。
聚合特長優勢? 靠前防災排險
為整合發揮森林消防國家隊專業優勢和專業撲火隊、半專業撲火隊點多線長覆蓋面廣的特點,四川省根據國務院督導要求,積極嘗試國家性綜合救援隊伍(省森林消防總隊)培訓帶領地方隊(縣專業撲火隊、鄉半專業撲火隊),并以此聯訓聯防聯動,一起訓練、巡護、巡查,加強野外火源管控和進山入林人員管理,把火險火患控制在初發萌芽狀態。
試點率先在森林草原防火壓力最大的涼山州展開。滅火任務最重、全面建設過硬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隊是這次培訓的主力,大隊15名教練員幾乎占了34名教員的半數,負責的冕寧、喜德、甘洛、昭覺、越西、西昌6縣市也是森林草原火災高發頻發區。
參加過200余次森林草原火災撲救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隊足跡幾乎遍布涼山州的邊邊角角,他們不僅對各地地形地貌、林相植被、氣候特點和風土人情都比較了解,對新組建撲火隊和老撲火隊人員補入后,存在成分新、底子薄、水平參差不齊等現象都有所了解。
他們決定從森林草原火災基礎知識、安全知識、基礎體能、紀律作風整頓和滅火機具操作使用入手,首先解決撲火隊員思想認識、職業認知、作風紀律和體能技能上的弱項和短板。再根據培訓中反映出的問題,及時調整訓練計劃和內容。
培訓中,一個縣專業撲火隊班組滅火實戰訓練時,隊員集體“短路”和“慌亂”,讓該培訓點不得不緊急調整訓練計劃。他們先組織隊員在火場心理行為訓練中逐漸克服直面火焰的慌亂和緊張,再從鋪設模擬火線練配合著手,過渡到短距離低強度火線練撲打,在逐漸適應火場環境后,回到中強度火線練協同。簡單的班組戰術,雖然耗費了半個月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支隊伍在后續的戰術協同、綜合演練中明顯比其他隊伍進展迅速。
漸進佳境的專業撲火隊經過考核驗收后,陸續進駐林區開展冬季防火工作。此時,結束培訓工作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隊也開始重整行裝,前往昭覺縣靠前駐防。
這次駐防,大隊不僅與昭覺縣專業撲火隊、所屬鄉鎮半專業撲火隊聯合開展滅火技戰術訓練演練、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教育、攜裝巡護、設卡檢查,還擔負了專業隊、半專業隊指揮員培訓,隊伍建設考核驗收和防火責任落實督查督導等工作。
有了前期撲火隊員培訓打下的良好基礎,這次撲火隊指揮員培訓雙方進入角色快、培訓有的放矢、針對性強,“滅火指揮與安全”“滅火戰法運用”“滅火裝備操作與使用”等共同科目統一授課、集中學習,干熱河谷地區、高山草甸地帶、高山峽谷地形和高原高山地貌的火災撲救常識和安全避險知識因地因人而異。
在不到一周時間,兩級指揮員熟知并掌握轄區重點林區林火行為和變化特點,熟知所屬隊伍的綜合滅火能力;并能根據火情態勢和周邊友鄰,科學部署力量、靈活運用戰法、組織行動協同。
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傾囊相授,專業撲火隊指揮員、隊員專心學習,兩者聯訓聯動聯防,不僅攜手織就了大涼山的森林草原防火網,也為全省全面推開聯訓聯防聯動機制提供了借鑒。
隨后,三聯工作機制在全省鋪開。僅2021年,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先后派出3740余人次,前往94個縣206個鄉鎮,與專業撲火隊、半專業撲火隊開展聯訓聯防聯動630余次、滅火綜合演練89次,把火險火患消滅在初始階段200余次,全省森林草原火災較往年同期減少近80%。
聚力預警避險? 防止因災返貧
2020年喜德縣魯基鄉中壩村一次森林火災、一次山洪泥石流災害,差點讓某中央媒體定點扶貧幫困、人口超過千人的貧困村中壩村延遲脫貧的消息,在西昌大隊消防救援人員心里泛起層層漣漪。
那場火災發生在2020年5月7日,持續大風催動火舌眨眼間引燃四五百米成片高山松、云南松和密布交織的雜灌,并蔓延到冕寧縣境內。第一時間趕赴火場組織撲救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隊,背負30公斤重的機具裝備在超過60°的陡坡上一邊緊緊咬住火線追擊,一邊感嘆兩條腿的跑不過沒有腿的……
眼見山火翻過山梁向東向北蔓延,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緊急調集的500余人及時到位,他們兵分三路封控火場、攔截火頭、合力攻堅,成功將林火撲滅在距離中壩村2公里許、山頂發電機組不足1.6公里的上下兩線。
滅火勝利了,但看著滿目瘡痍的火燒跡地,森林消防員們卻高興不起來。多年經驗告訴他們,旱季森林草原火災燃燒越大,雨季衍生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破壞越強。
隊伍撤離時,大家把擔心告訴了村干部,告誡他們一定注意雨季山上的動靜,注意過火區域可能發生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隨后的6月4日,一場短時大暴雨在中壩村引發群發性泥石流,危急時刻,村干部緊急轉移群眾,60戶256人全部成功脫險,無一傷亡。但泥石流對房屋、耕地、橋梁涵洞造成的損害,差點讓這個即將脫貧的村莊因災返貧。
那一刻,大隊消防救援人員對于防災勝于救災有了更深刻理解,也形成了防范災害發生、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是為黨分憂、為民辦實事的思想認識。
19天過后,冕寧縣突降暴雨引發特大山洪災害,曹古鄉大批房屋傾塌、良田被毀,大量群眾被困、被淹牲畜隨處可見。大隊消防救援人員聞訊緊急奔赴災區,搜尋百姓、排查險情、搭建帳篷、搶運物資、義務巡診,直到把最后一位受災百姓安置妥當,才拿出壓縮干糧補充體力。此時,已經是第二日凌晨1時。
為使防災關口前移、減災更有成效,大隊與西昌市林業、氣象、應急局和110、12122等建立聯動機制,將森林草原防滅火、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方案納入西昌市應急救援總體方案,參加西昌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應急局值班值守,不僅工作協調順暢,災害信息獲取和聯合防范處置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2021年進入7月以來,西昌森林消防大隊在巡護時帶齊防汛裝備,前往西昌、冕寧、喜得、昭覺等周邊縣市火災發生地,宣傳過火區域次生災害防范常識,傳授山洪泥石流災害觀測預警方法措施,并督促鄉村兩級工作人員完善防汛防洪工作預案,做好隱患排查、災情險情避讓,使得該單位負責轄區下半年無一例災害險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