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彬
摘要: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物聯網技術被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當中。在滅火救援工作中,對物聯網技術進行合理運用,有助于推進消防服務專業能力與技術的有效提高。基于此,文章對物聯網技術在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應用展開研究,以供相關人士的閱讀與參考。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滅火救援工作;應用分析
通訊網絡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物聯網技術得到了更為全面的發展,隨著物聯網技術在各專業領域中的進一步滲透,使其自身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滅火救援工作中,能夠對現場救援活動進行智能化的監測、管理與調整,不僅可以提高消防救援質量,還有助于提升消防隊伍的滅火救援能力。
一、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概念與特征
(一)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概念
物聯網技術,其本質是信息技術的一種,是互聯網通信技術的進一步延伸,它是利用信息傳感類技術,實現對物體信息的及時收集、傳遞,并以此為依據搭建一個相對較為穩定的信息網絡系統,以便實現對物與物、物與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信息網絡連接,從而為各項事務的科學化管理、控制提供便利[1]。
(二)物聯網技術的基本特征
1.多種傳感器的綜合應用
物聯網當中具有多種樣式、類型的傳感器,而每一個傳感器均是相同的信息源,但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所能獲取到的信息內容、格式卻各有差異。傳感器所獲取到的各類數據與信息,都具有極強的時效性,同時還會根據一定的頻率,周期性地進行環境信息收集,對各項數據、信息進行及時更新。
2.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泛在網絡
互聯網技術是物聯網得以有效發展的重要基礎,借由無線網絡、有線網絡的相互融合與連接,能夠對物體的實時信息與數據進行精準、迅速地傳輸。以物聯網為主要依托的傳感器,能夠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定期、定時的收集與整理,之后再借助網絡進行傳遞,由于數量極為龐大,因此形成了海量的信息;同時,在進行信息的傳遞、傳輸期間,為對數據信息的有效性、精確性進行必要的保障,應當適應各種不同結構的網絡與協議。
3.具有智能化的處理能力
物聯網不僅能夠對各類傳感器進行連接,其還具有智能化的處理能力,可以對物體進行智能化的控制,并通過物聯網將智能處理能力與傳感器進行相互結合,再借助云計算、模塊識別等智能化技術,對其應用的領域進行拓展。同時,還需要對傳感器中的海量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加工,以便從中獲取有實用價值的數據信息,進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可以對新的應用領域與模式進行拓展。
二、物聯網架構包含的三個層面
首先是感知層,它是由各種傳感器、傳感器網所構成的傳感系統,是物聯網的基礎與核心。其功能是對物體進行感知、識別,并對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同時還要接收并下達有效的指令。感知層主要涉及RFID標簽、傳感器網絡以及讀寫器等部分,其核心技術包括通信技術、監測技術等。在滅火救援的應用中,感知層的主要作用在于火災感應、生命體征感應、遠程監控以及影像采集等。
其次是應用層,應用層是物聯網技術和專業技術的相互連接與融合,并根據實際的行業標準以及市場需求,為用戶提供所需服務,推動物聯網智能化應用的有效實現。應用層主要包括中間件層、應用服務層兩部分[2]。通常情況下,中間件層能夠對應用服務能力進行有效調用。而應用服務層則涉及各種各樣的實際應用,通過應用層可以使物聯網技術在智能醫療、物流以及消防等方面的應用得以實現。
最后是網絡層。網絡層的主要作用是,對感知層所獲得的各類信息進行傳輸、分析以及處理。它是感知層與應用層之間的重要紐帶,其涉及網絡管理系統、互聯網絡、智能信息平臺以及移動通信網絡等部分。網絡層的核心技術是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等,其主要功能是對感知層所獲得的各項數據、信息,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及時的傳輸,以便可以有效地實現相關的智能化功能。
三、滅火救援中物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
(一)智能化地規劃滅火救援路線
滅火救援路線的合理規劃,對于整體救援工作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與作用,對救援路線的安全性、穩定性進行保障,可以確保消防人員與水帶的安全。一般情況下,滅火救援路線是由現場的消防指揮人員依據實際火情、地形以及區域特點進行規劃的,這樣會使路線的規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合理利用,可以在各消防中隊的水槍中放置有效的感應裝置,以便可以將水槍位置、出水量、所屬單位等信息及時地傳輸給指揮中心,并使指揮員可以對現場救援的布置情況進行準確、全面地了解,以便可以根據實時的火場情況對滅火救援的路線進行及時的調整與規劃。此外,還可以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消防水源的探知方面,即可以利用無線通信網絡打破距離限制等問題,及時將現場周邊的水源位置等情況及時傳遞給指揮中心,并利用前端傳感器裝置對周邊環境與水源數據進行實時監測。這樣可以使指揮員在接到火警警情時,能夠第一時間對周邊的消防水源情況進行掌握,并可以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消防供水方案,以便為滅火救援提供充足的消防用水,同時還可以據此對路線進行更為科學的規劃。
(二)對消防人員進行動態化的智能管理
在進行滅火救援的過程當中,通過對物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對消防人員進行動態化的智能管理。消防人員在進入火災救援現場前需要佩戴傳感器設備,這樣能夠對消防人員的個人狀態進行實時監測,以便對其生命體征、周邊環境等信息進行充分了解與掌握;在監測出現異常狀態時,也能夠對需要救助的人員的位置進行確定,以便可以在第一時間開展有效的救援活動[3]。傳感器裝置可以對個人體征中的心跳、心率、呼吸、脈搏以及體溫等數據進行收集,并利用無線通信裝置、平臺等,將數據迅速地傳輸給指揮中心,這樣可以在體征數據出現異常變動時,對消防人員進行及時的提示與警告,或是下達撤退的命令。同時,可以將位置傳感器安裝在消防頭盔上,以便可以對救援現場內消防人員的動態進行實時跟蹤與掌握,如果消防人員的動態發生異常,或是指揮中心與其失去了聯系,那么其他的救援人員應當及時趕到相關的追蹤位置開展救援活動,使消防人員可以及時脫離險境。8458A171-A824-43A2-8A06-071BD052612D
(三)對滅火救援現場進行智能化指揮
在實際的滅火救援工作當中,水帶敷設、水槍陣地安排以及滅火救援路線的規劃確定,是高效率完成滅火救援工作的基礎與核心。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推廣應用,現階段可在滅火救援的設備中增添各種多功能的微型傳感芯片,使其能夠借助無線通信網絡技術,與物聯網進行有效的連接,這樣能夠在進行滅火救援的過程中,及時、準確地將水槍頭、水帶壓力以及分水的所在位置等相關數據與信息實時傳輸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則可以根據實際現場的火情,對具體的滅火救援方案進行及時、合理地調整與安排。當消防人員進入火災現場后,需要對各式各樣的傳感設備進行充分利用,如紅外感應器、有毒氣體感應器、定位系統、溫度濕度感應器以及生命體征探測裝置等,并且要與互聯網進行有效連接,借此搭建完善的滅火救災物聯網絡,這樣指揮中心就可以根據物聯網絡實時提供的各項數據,對消防人員周邊的火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溫度以及水槍壓力等信息與數據進行全面掌握,以便可以及時作出科學準確且有效的救援決策。
(四)對滅火救援力量進行智能化調度
在進行滅火救援時,合理的調度救援力量,對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其中救援車輛的種類、實際情況以及隨車的滅火救援裝備等因素,都是對滅火救援力量進行指揮、調度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與深入分析的重要內容。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滅火救援工作中,并通過對網絡通信技術、嵌入式的網絡視頻及其服務器技術的有效應用,構建具備完善軟、硬件設備的高性能、高效率的監督與控制系統。此外,需要借助DCN網絡,對火災事故的現場救援影像進行及時的傳輸,并且要應用全新的IP地址與互聯網進行高質量的連接,以便推進遠程監控、現場抓拍、視頻錄像與保存等相關功能的有效實現[4]。憑借完善的視頻影像監督與控制系統,消防救援隊的現場指揮以及后方的指揮部可以對消防車輛的出警狀況、消防車輛所在區域的分布等各種情況進行全面與充分的掌握,以便對滅火救援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并能夠根據現場的實際需要合理的對救援力量進行調度,這樣可以及時、高效地完成救援任務,同時還可以利用現場的監控錄像進行救援后的戰評與總結。此外,還可以通過應用消防車輛油箱、水泵與發動機等關鍵性位置的壓力傳感器,對消防車輛開展救援的具體時間、現場待命狀態以及實際出水情況等,進行全面掌握,以便可以對消防車輛的調配、替換方案進行更為科學與合理的規劃。
四、結語
綜上所述,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消防救援事業的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在滅火救援工作當中,對物聯網技術進行科學、合理以及深入的應用,可以推進消防救援隊伍整體業務素質、能力與水平的提升;同時可以在救援過程中,對救災力量進行智能化的調度,使消防人員能夠保持良好的救援狀態,并可以對救援路線進行智能化調整,從而使滅火救援的效率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崔建華.物聯網技術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應用探析[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05):136-137.
[2]王志文,林福林.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建設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20(16):199-200.
[3]顧邵飛.基于物聯網技術下的消防救援隊伍裝備倉庫管理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20):48-49.
[4]劉志宏.“物聯網”技術在消防安全領域的實踐應用探索[J].今日消防,2020,05(04):22-23.8458A171-A824-43A2-8A06-071BD0526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