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澤云 楊楠
水腫是因肺脾腎對水液運化輸布功能失調,使體內水濕滯留,泛溢肌膚所致。以頭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腫為主要臨床表現。西醫學中的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等出現的浮腫癥狀均屬中醫“水腫”范圍。在對水腫病人的護理上應特別注意。
患者要按時作息,重癥者臥床休息時也應避免晝息夜作,日夜顛倒。
重癥或高度浮腫的患者應臥床休息,水腫減輕后方可逐步下床活動,不可操之過急。輕度水腫患者可適度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不感到疲勞為度。“逸則氣滯”,適當的活動可以行氣活血,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有利于健康。
寒證、陽虛證者,病室宜向陽,室溫可稍微偏高,避免潮濕陰冷;熱證、陰虛證者,病室溫度宜稍低,通風涼爽,清潔干燥。
《靈樞·口問》曰“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由此可知情志護理的重要性。由于本病遷長難愈,患者易產生悲觀心理,抗拒各種治療,所以家屬應更加關心患者,以增強其治療的信心。
《千金要方·食治》言“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說明正確的飲食在治療過程中也十分重要。
水腫患者應控制飲水量,飲水量視尿量而定,一般以總入量等于前一日總出量加500毫升為宜,若有高熱、嘔吐、泄瀉者則適當增加入量。日常飲水量不僅僅是指白開水,也包括了日常攝入食物中的隱性含水量。如二兩米飯大約含有水60~70毫升,而新鮮蔬菜的含水量則達到了65%~90%。計算總入量時應將此也考慮進去。重度水腫者應遵醫囑禁水或限水,中度者則必須控制入水量,輕度者可口渴即飲,但也不可過多。
嚴重水腫者遵醫囑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低鹽飲食即鈉鹽攝入控制在2~3克/每天,包括含鈉食物及飲料,如香腸、臘肉、罐頭食品等。
陽水證者,可給予清熱利水之品,如西瓜、冬瓜、赤小豆等。陰水證者,飲食宜富于營養,多食用補中益氣溫陽之品,如大棗、牛羊肉等。
水腫患者皮下組織疏松,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周圍組織壓力高,血管不清晰,脆弱,彈性差,穿刺難度大。因此,輕中度水腫患者應避免在水腫部位穿刺。
陽水兼風者,中藥湯劑不宜久煎,宜熱服;陰水證者宜溫服。
服攻下逐水藥者,中藥應頻服,并觀察二便情況。
中藥熏洗法是用中藥煎湯,先趁熱在患處熏熥,待藥液不燙后再用藥物淋浴或浸浴的一種治療方法,可使人體經脈流暢,腠理疏通,營衛御強,從而達到活血化淤,消除水腫,驅除病邪之目的。
中藥熏洗的藥物組成:大黃、千里光、荊芥各30克,冰片10克。此方可清熱養血,養陰祛風。而病程長且皮膚干燥、發黑、發硬的患者,可酌情加入熟地黃、當歸,以達到活血滋陰的功效。
患者在熏洗過程中皮膚受熱后局部溫度升高,可致微小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有利水腫的消散。亦可通過熏洗部位的皮膚吸收藥物,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