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娟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電視、電腦、空調在生活中應用的增加及環境氣候的改變,干眼癥的發生率逐漸升高,并有年輕化傾向。干眼癥主要表現為眼睛干澀、疲勞、異物感,隨著病程的進展,干眼癥將導致嚴重的眼表疾病,包括絲狀角膜炎、角膜表面磨損和角膜潰瘍等并發癥,所以必須加以重視。那么,干眼癥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疾病呢?我們該如何保護眼健康呢?
以往認為,干眼癥是指由于淚液分泌的減少或是蒸發過強,導致眼表上皮的損害并伴有眼部不適癥狀的一種眼表疾病。2007年,國際眼科協會首次提出:干眼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眼表疾病,以視覺紊亂、淚膜不穩定伴有潛在的眼表損傷為主要表現。
2017年國際淚膜與眼表學會干眼工作組發布的第二版干眼系列共識中指出:干眼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以淚膜失衡并伴有眼部不適癥狀為主要特征。淚膜不穩定、淚液滲透壓升高呈高滲狀態、眼表炎癥與損傷以及神經異常是干眼癥的主要發病機制,也是干眼癥的常見誘因。
根據近些年的研究,干眼癥定義中的“多種因素”包括:隨著年齡增長,眼睛制造淚水減少;眼睛病癥如角膜退化、瞼炎、沙眼等;全身性病癥如類風濕關節炎、多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糖尿病、皮膚病等;女性圍絕經期時的激素水平變化;中風后造成的神經性麻痹;使用某種藥物,如避孕藥、安眠藥、鎮靜劑、咳嗽藥、胃藥等;營養不良;環境因素,如干風、冷氣、霧霾、煙霧等;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長期使用某種眼藥水,如血管收縮眼藥水等。
干眼癥的常見癥狀有異物感、燒灼感,眼睛發癢、眼紅、畏光、視物模糊、視疲勞,還有害怕油煙環境等。但眼睛干澀并不一定就是得了干眼癥。慢性結膜炎、沙眼、睡眠不好、用眼過度,以及長時間吹空調、玩電腦游戲等都可造成眼睛干澀。
可以通過一個小方法自測是否患有干眼癥:自然狀態下眨眼數次,讓眼睛得到短暫的休息;然后使用秒表,眼睛盯著秒表開始計時;無需刻意推遲閉眼時間,自然眨眼后,查看秒表停留的時間。如果計時的時間少于10秒,則要引起重視,應該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目前,淚液分泌試驗、淚膜破裂時間、淚液蕨類試驗、活檢及印跡細胞學檢查、熒光素染色、淚液滲透壓等方法常綜合用于診斷干眼癥。
干眼癥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與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環境存在密切關系,所以患者應該從生活細節入手來保護眼睛。比如,在日常使用電子設備時要避免長時間盯著一個位置看,要養成多眨眼的習慣,用眼一段時間后要適當休息一會,避免眼疲勞;避免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少接觸煙塵環境等干眼誘因;瞼板腺功能障礙者應注意清潔眼瞼、應用抗生素等;平時多吃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含胡蘿卜素的蔬菜。
要注意,很多存在眼干等不適癥狀的人會隨意選用眼藥水來緩解眼部癥狀。目前,市面上的眼藥水主要包括消炎類滴眼液、抗病毒類滴眼液、激素類滴眼液、人工淚液、治療青光眼等眼病的專用滴眼液以及用作擴大瞳孔的眼藥等,其中超過90%都含有防腐劑成分,長期使用很有可能對角膜、結膜、淚腺等造成傷害,反而加重干眼癥狀。但對于確診為干眼癥的人來說,是可以使用自體血清或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來緩解癥狀的。還可以通過佩戴濕房鏡、硅膠眼罩、治療性角膜接觸鏡等方式,讓眼表面的空氣流動減少,達到延緩淚液蒸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