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宏,妥 忠,崔慧敏
微課教學以隨時學習、移動學習和片刻學習為特征,獲得了廣大學習者的歡迎。這種學習方式將課程分割成不同的片段,單純地給出了課程的重點學習內容。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知識網絡,學習者難以有一個完整的知識架構。而知識圖譜(knowledge map)是將應用數學、圖形學、信息可視化技術、信息科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與計量學引文分析、共現分析等方法結合,利用可視化的圖譜形象地展示學科的核心結構、發展歷史、前沿領域以及整體知識架構達到多學科融合的現代理論[1-2]。知識圖譜應用到微課教學中可明顯提高學習者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兒童護理學》是本科護理專業必修專業課程。查閱中國知網文獻可知,目前對該課程微課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課教學設計[3-5]、微課在《兒童護理學》實訓課教學中的應用[6-7]、微課與微信平臺的結合[8]及微課與行動導向教學法等教學方法[9-10]的結合,很少有研究將《兒童護理學》碎片化的微課教學融合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綜合考慮問題的能力。本研究以《兒童護理學》中營養障礙性疾病一章的“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一節為例,闡述《兒童護理學》微課教學中CiteSpace可視化知識圖譜的應用。
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11]。微課應該由微視頻、微目標、微練習、微講義及微教案等共同組成[12]。微課基本環節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當學生熟練掌握所謂的重點和難點后進入下一個環節——前沿知識學習。主要是通過中國知網和CiteSpace軟件先大致了解目前的研究領域,然后選擇相應感興趣的主題,閱讀質量較高的文章。該環節充分利用了知識圖譜的重要性。《兒童護理學》教學中教師設定學習者閱讀篇數應該在3~5篇。優勢在于學習者掌握了基礎知識后,了解了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今后的學習做好準備。無論是哪一個環節的學習,我們都希望培養出技術過硬、品德高尚的護理人員。因此,該課程微課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應該是思政素養的滲透。主要是通過一些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例或者身邊的模范作為榜樣,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習者的行為。
整個授課與學習過程中無論學習哪一個知識單元,微測試、微主題和微案例3個環節是必須要完成的,三部分構成了一個關聯化和體系化的知識專題。如果不能完成就不能進入下一個知識單元的學習。課程設置見圖1。在每個知識圖譜節點鏈接CiteSpace軟件,輸入所選定的關鍵詞,要求學生選擇其中最大的10個點(研究最熱門,研究人數最多的主題)進行閱讀,了解該領域或疾病當前的研究熱點。等待臨床見習或模型實驗課對這些知識進行考察和應用。

圖1 知識圖譜在微課教學中的應用
2.1 微測試 通過微課教學講解“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教學重難點,設計微測試,檢驗學生是否掌握關鍵知識。
2.2 微主題 這是基于CiteSpace可視化知識圖譜結合微課教學的重點內容。將片段化的知識通過知識圖譜的形式鏈接成整體。以兒童護理學“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教學為例,學習這節課時學生在看完微視頻之后,需要了解該病近10年的發病情況,因此設定檢索條件:(((主題%=‘兒童’ or 題名%=‘兒童’ or title=xls(‘兒童’)or v_subject=xls(‘兒童’))AND(主題%=‘佝僂病’ or 題名%=‘佝僂病’ or title=xls(‘佝僂病’)or v_subject=xls(‘佝僂病’)))AND(主題%=‘患病率’ or 題名%=‘患病率’ or title=xls(‘患病率’)or v_subject=xls(‘患病率’)))AND(年 Between(‘2011’,‘2021’));讓學生了解目前該疾病的發病率。共檢索到142篇文章。
圖2顯示2011年—2021年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方面的研究一直持續,在2018年時達到高峰,以后逐年下降。這就告訴學習者目前這個疾病在兒童發病率不是太高了。引導學習者去思考為什么?真的是這樣嗎?帶著問題去實踐、去探索原因,去發現新的知識。

圖2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近10年發表文章趨勢
圖3告訴學習者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在“兒科學”“預防醫學和衛生學”“內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領域有較多的研究,說明該病依然是兒童和公共衛生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圖3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近10年的主要研究學科分布
圖4展示了目前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方面的主要研究內容,學齡前兒童和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研究較多,進一步印證了該病好發于2歲以前的兒童,2歲后的后遺癥期也是需要及時關注的;目前的研究類型多為調查分析,也有研究患兒體內維生素D含量對健康的影響;有助于幫助學習者鞏固基礎知識。

圖4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近10年的主要研究主題
圖5給出了目前對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研究的前10位關鍵詞,需要學習者進一步去閱讀相關文獻。

圖5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研究的期刊分布
2.3 微案例 整個疾病的知識點學習完畢,給出綜合案例,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習的課程內容解決問題。從診斷、癥狀體征、生理生化變化特征、治療及護理各個方面全面認識該疾病。通過CiteSpace軟件展示可視化知識鏈接,見圖6。

圖6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知識圖譜
在《兒童護理學》微課教學中應用可視化知識圖譜,既能促進學生對課程重點內容的掌握,也能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鏈接起來,形成一個疾病整體。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也促進了教師的進一步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將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知識研究前沿的了解,優秀護理人員品質的培養融合在整個《兒童護理學》課程微課教學中,促進了基礎知識的掌握鞏固,擴展了學習者的學習范圍,也讓學習者逐漸正向發展。同時要求教師熟練掌握中國知網查閱文獻及CiteSpace軟件的使用。這就要求教師每年更新知識圖譜;及時了解社會上發生的與課程相關的典型事例,傳播正能量,滲透思政教育,不斷與時俱進。
綜上所述,《兒童護理學》微課教學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實踐中會不斷改進課程的不足之處,讓微課教學越來越適合學習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