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峰,楊孝超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為了推進高職教育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1],提出將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同年4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2]。4月18日,教育部 財政部印發《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3]。12月10日,教育部公布了進入“雙高”計劃的197所高職院校為第一輪建設單位?!半p高”計劃意見的總體目標是集中力量和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并將學校建設成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以此支撐國家重點產業發展,帶動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到2022年,使列入“雙高”計劃的高校實現高水平辦學影響力,起到職教改革的引領、示范作用,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到2035年,一批高職院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持;形成更加完善的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及發展模式。
楊衛軍等人[4]調研發現,入圍“雙高”建設的高校80%的申報專業屬于跨學科、且學科跨度較大的專業,這種現象不符合“雙高”專業建設要求。“雙高”計劃的實施,尤其是其以專業建設為重點、以特色辦學為優勢的發展方向,標志著高職教育從單純的專業數量增加、招生規模擴張向加強內涵建設、提高專業水平建設、打造特色品牌專業建設的階段的轉變[5]。建設高水平專業,對內而言,必須處理好學校與學科的關系、學科與學科的關系、學科與專業的關系[6]。凝練學科方向、建設特色鮮明的優勢學科對“雙高”專業建設具有啟發意義[7];新時代征程中,我們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重點專業建設帶動學校整體水平提高。建設高水平專業,對外而言,專業建設離不開產業發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打造高水平專業的建設路徑,為學生專業知識與應用技能型實踐結合提供契機[8],是實現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的有效途徑。
在厘清“雙高”建設的戰略目標和具體建設內容要求后,作為傳播知識、服務教學、服務科研、助力人才培養的學術機構[9],高職院校圖書館亟須改變地位,突破傳統思維,重新定位自身價值,從而使其成為服務教學、科研、學習的服務型圖書館。學院根據“雙高”建設制定具體目標、任務,進而建成高水平專業群。圖書館應該根據學院的發展目標制定自身的發展目標,研究如何建成與學科建設相關的文獻資源保障中心,以進一步配合學院完成建成高水平專業群及高水平學校的任務。面對種種任務目標,圖書館不僅要規范業務能力,還要拓展多渠道服務“雙高”建設。不僅要提高技術服務能力,重點保障學院特色化、學科化、重點化的專業發展,還要優化館藏資源,提升館員業務能力,多渠道擴展資源收集能力。圖書館服務方式的創新,不僅是傳統被動的文獻傳遞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文獻信息組織、梳理、反饋服務方式和能力的創新,要求圖書館從制度、決策、人力等方面都要突破自我。
專業知識是通過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傳遞給學生的,人才培養是通過課程建設完成的,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專業建設是學科建設的基本組成單元,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是產業供給側改革的要素之一,也是“雙高”建設驗收的標準之一。圖書館如何在課程建設、專業建設、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自身價值,是高職院校圖書館面臨的新問題,同時也是新機遇。
圖書館是為了傳播知識而提供服務的場所,傳統的服務以文獻傳遞為主要服務方式,被動服務為主要特征,即陣地化服務,局限在圖書館內;隨后,圖書館做出一些改革,以電子文獻傳遞為主要服務內容,但仍是以用戶主動提出為主要特點,沒有真正嵌入用戶需求發展。而學科服務正是圖書館解決新問題的改革創新之一。學科服務是以專業知識、文獻、資源、數據庫為主要服務內容,以學科館員制度為保障,以主動服務、嵌入用戶團隊、與用戶合作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深層次創新服務模式[10]。學科館員制度是以設立學科館員崗位、保障用戶科研、教學的信息獲取需求的服務制度。學科服務深入結合學院建設發展,以學科建設為導向,不僅幫助用戶解決專業信息需求,而且根據用戶需求反向建設館藏學科資源。開展學科服務可以充分體現圖書館的價值并不斷提升圖書館影響力[11]。
了解學科服務及學科館員制度的基本概念后,學科服務建設具有現實意義: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是學院創建高水平專業群的內在要求。專業群建設要符合產業發展、注重人才培養等特征,培養的學生是否能適應產業及行業發展的需求是“雙高”建設的檢驗標準之一,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對于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起到了間接輔助作用或直接作用。從精神層面,將學科服務貫穿于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有助于提高圖書館館員的自我價值感,并融入學院整體發展;有助于師生形成從高水平課程群建設到高水平專業建設的理念和意識。從制度層面,有助于圖書館形成科學規范的學科館員制度,推動學院文化體系發展與創新。因此,回答好“什么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及“如何建設高職院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將是圖書館真正開展學科服務行之有效的措施。從行為層面,高職院校圖書館通過建立重點特色學科一級、二級情報聯絡員的服務方式,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加深館員與學科專業一線教師的聯系,直接深入課堂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素養傳播,將帶動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管理機制的改革,提升圖書館核心競爭力,為人才培養的質量提供保障。從物質層面,展開學科服務模式,有助于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從科研、教材、電子教參資料等方面完善用戶資源保障體系。
圖書館作為“第二課堂”主戰場,一直是輔助人才培養的重要機構。面對深層次服務,圖書館首先應該了解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主要以學生為服務對象,將該學科所需的課本、教材參考書、專業詞典、專業的工具書[12]進行梳理,以適當的專業信息素養教育形式,傳達給學生。適當開展符合該學科的學術報告講座,主動推送該學科的權威數據庫(根據不同學生層次個性化推薦深度不同的內容),定期開展新書推薦(以學科主題為主的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料),定期收集該學科相關的學術論點并及時推送給該學科的學生。
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式。嵌入式學科服務開展針對課程建設的服務,主要有教師和學生兩大類型用戶。針對教師,將館藏學科資源包括專業詞典、工具書、教學參考書、教學材料(知名的相關課程的教學課件、教案等材料)進行梳理并主動推送。針對學生,與一線教師深入合作,開展嵌入式學科信息素養教育。推薦文獻組織工具、課程制作軟件、在線調查工具等,從專業資源利用層面提高用戶的信息素養。除此之外,圖書館可收集電子教學參考書、電子課件、電子試卷等參考資料在圖書館門戶網站公布,方便師生參考利用,圖書館還可以購買師生需求較大的考試資源數據庫,例如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等。
針對專業建設的嵌入式學科服務,與科研處取得深入聯系,以科研為主,以專業課題群為服務單位,指導用戶利用館藏資源;除了建立學科資源導航外,將專業數據庫、權威期刊等進行梳理,形成綜述或述評主動推送給課題組成員或負責人。為用戶在課題立項、研究、結題過程中提供與課題相關的前沿和熱點、查新查檢、數據收集與組織、學術會議、投稿指南、獎項申報、發表學術成果影響力分析等定題服務。人手不足的圖書館,可以結合學院“雙高”建設的特色專業,開展針對特色專業的相關服務。
圖書館應建立學科館員制度,在院系中設立學科聯絡人,形成一級、二級情報聯絡員制度。為用戶提供學科知識交流、高層次研討、論壇峰會、國際交流等會議信息。學科建設以高層次用戶為主要服務對象,此類用戶一般需求較為明確,圖書館需要提供精準的信息或者知識,以緩解用戶迫切的信息需求。用戶更多是需要獲取資源的渠道,在圖書館采購數據庫有限的情況下,圖書館應該加強業務能力建設,拓展網絡資源獲取渠道。在與用戶建立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幫助用戶獲取無法從采購數據庫中獲取的中外文文獻,影響圖書館在高層次用戶心中的地位,是提升圖書館影響力和重要性的方式。
社會服務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校企合作是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一個契機。學院與企業的融合,多以項目、科研、學生實習、人才輸送(定向協議)、教師交流、集團參與辦學、社會培訓、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企業員工返聘為學校教師等形式存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多以學院主動、企業參與動力不足為常見現象[13],圖書館面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合作形式,提供嵌入式學科服務,是體現圖書館社會服務能力的重要措施。為合作企業提供資源共享、知識傳播的文獻保障服務,把企業員工作為服務對象,以嵌入式服務方式提供專業信息,讓員工無障礙獲取圖書館采購的資源。以網絡信息源為主,主動推送與企業相關的產品、操作、過程、技能等最前沿的消息。為企業專利申報、查新等提供檢索服務;并將競爭情報作為對面向企業的主要服務內容,將企業核心在研產品的相關報道收集、梳理并供其參考。
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是應對環境變化、任務變化的一項重要的服務模式創新。在“雙高”背景下,如圖1所示,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首先對開展“雙高”計劃進行分解,根據“雙高”建設的重點要求,逐一針對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產教融合提供服務,不僅幫助學院“雙高”建設,還可以提升圖書館的核心服務能力,同時建立學院特色的學科服務模式。

圖1 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與“雙高”專業建設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