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實驗幼兒園
我國在普及幼兒性教育問題上遇到了諸多挑戰。大多數家長認為,對幼兒展開性教育相關活動還太早。因此有關性教育的教材、研究以及繪本等都被大眾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在傳統觀念中,當談到性,人們就會聯想到羞恥、色情,只有極少數家長會看到性教育的積極影響。因此,幼兒教師積極開展幼兒性教育活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性”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是生物具備的自然特性,它只是繁衍后代的過程。在經濟水平逐漸提高的背景下,人們逐漸開始關注性教育,但是有關性教育的認識也主要是在性愛上。事實上這對于幼兒性教育還是不利的,大眾依舊會認為幼兒的年紀較小,無法有效理解有關性教育知識的內容,加之幼兒模仿能力強,因此更擔心幼兒會進行模仿,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盡管我國目前逐漸開始加大對幼兒性教育的重視程度,但是各幼兒園還未創設有關幼兒性教育的課程,也沒有對全體幼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因此導致幼兒教師對性教育的認知也不夠。即使有部分幼兒園明白性教育是全面教育中的主要內容,但是由于幼兒園的教學任務多,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研究有關幼兒性教育的知識,因此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幼兒性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由教師完成的,幼兒家長也應參與其中。然而,大多數家長對性教育的理解主要是在性愛上,從來不會正面向幼兒回應“我從哪里來”的問題。每當幼兒主動向家長詢問有關性的問題時,家長多數持敷衍態度,這不利于幼兒真正理解性知識,從而阻礙幼兒的心理發育。
幼兒園性教育是指幼兒園教師根據3—6歲幼兒年齡特征和發展水平,實行有目的、有計劃、全面系統的關于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三個方面的教育。圍繞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我們以集體教育活動為切入點,開展幼兒性教育。教師在聽課、說課、研討交流中反思,撰寫心得體會;課后及時對孩子進行跟蹤訪談,了解他們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這樣根據不同的幼兒性教育內容、形式,形成具體的策略和方法。比如:小班“干凈小超人”以“身體清潔”為載體,開展性別認識、自我護理等方面的教育;中班以“生命的秘密”為主題,開展“生命來源”的相關教育;大班以“特別的我”為主題開展悅納自己方面的教育。
為了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直觀的過程中了解性知識,提升性保護能力,也為了增強教育活動的多樣性、趣味性,我們結合班級區角,探索在游戲活動中開展幼兒性教育。小班區角“娃娃家”里,角色活動“過家家”,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想象著這個角色的語言、動作并進行模仿,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加深幼兒對性別的進一步認識。
我園在各班級閱讀區投放大量關于性教育的繪本,如《乳房的故事》《成長與性》《我的弟弟出生了》《我寶貴的身體》等,通過繪本的媒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間接地讓孩子了解與體會許多無法直接接觸的生活體驗。
教師在科學區投放娃娃模型、人體拼圖、身體認識掛圖、動植物的生長序列圖,通過趣味操作,使幼兒直觀地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擴充對生命歷程的認識,感受生命的珍貴。通過觀察鴨寶寶孵化的過程,讓幼兒認識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價值,培養他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關注并照顧自己、他人和世界。
通過一日生活開展幼兒性教育,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幼兒的個別問題和滿足幼兒的個別需要,一日活動中處處隱藏著對幼兒性教育隨機教育的重要契機。如入廁時引導幼兒不能隨意大小便,要在專屬的便池解便,便后如何擦屁股,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社會實踐活動中蘊含著廣闊的教育資源,大自然、大社會應當成為幼兒學習的第二課堂,不能把幼兒園作為唯一的教育場所,要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幼兒性教育課程,帶孩子走進真實的社會。如:老師帶領幼兒到醫院參觀婦產科病房、待產室等,與孕媽媽聊天,聽護士阿姨講解、觀看B超視頻,從中探索“我從哪里來”的秘密。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幼兒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對幼兒滲透性教育,幼兒園要注重室內、外環境的創設,讓他們在環境中通過自身的活動獲得感知。在老師的指導下,幼兒能夠正確地認識到性,使之潛移默化中受到性教育。教師可以在班級環創中設立《愛》和《生命的來源》主題內容,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潛移默化地了解愛帶給人們的感受和生命形成的過程。
事實上,家長在幼兒性教育問題上也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對幼兒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家長不但要對幼兒的身體發育情況進行及時了解,也要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態以及行為變化,并在家庭中為幼兒樹立榜樣。在性教育理念方面,教師可借助互聯網平臺,在微信群、qq群等分享教育信息,也可在線下組織家長會,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以此能夠更好地提升家長的性教育理念。
幼兒園多鼓勵家長參與主題活動,積極配合工作。如幼兒園可以開展家庭“微課堂”《我做一天孕媽媽》,幼兒和家長互換角色,扮演“孕媽媽”照顧“孩子”,體驗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懂得感恩。可以邀請醫生家長給幼兒播放媽媽生產過程的視頻,讓幼兒知道生命的起源,以此更懂得珍惜生命。幼兒園通過各種性教育主題活動,豐富了幼兒性教育知識,達到了家園共育。
教師應設置圖書借閱區,為幼兒提供閱讀性教育書籍的機會。如,向幼兒推薦《歪歪兔兒童關懷》《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等優秀書籍,幼兒園可以開展幼兒性教育“繪本漂流”活動,結合各年齡段幼兒的需要,在班級投放相應的繪本,并創設班級繪本“漂流地圖”和繪本中轉站,通過“漂流”的方式進行傳閱。每個家庭拿到繪本后,在家中進行親子閱讀,并做好閱讀記錄。通過親子閱讀,不僅豐富了幼兒的性知識,還增進了親子情感。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包含諸多美好的回憶,與此同時,也希望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加精彩。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家長都應不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在家長與教師的配合下,積極對幼兒展開性教育活動,促進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以此提升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從而進一步實現幼兒全方位發展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