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銳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永平幼兒園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教具”。懷遠縣永平幼兒園(以下簡稱永幼)周圍農田環繞,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資源唾手可得。2021年永幼園本課題《鄉土資源在幼兒園戶外游戲開發中的應用研究》開題。作為課題實驗班,我班從本土資源“稻草”切入,開展了主題性戶外體育游戲活動“趣玩稻草”。在近四個月里,孩子們共同經歷了從收集到制作,從粗雕到細琢,從完成活動到愛上稻草游戲的質變過程,激發了孩子們對鄉土文化的熱愛,為農村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研究開啟了全新的視角。
把本土資源——稻草引入幼兒園,看似簡單,但真正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它首先需要考慮材料的存放取用和收集整理。
經過幾番討論和勘察,我們決定把幼兒園后操場作為稻草活動專區。
我們積極發揮本地家長的優勢,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尋找資源。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不僅能充分挖掘自然資源蘊含的教育價值,還能促進教師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互動,在收集材料中一起關注幼兒尋找和探索資源的過程,引領幼兒慢慢走進自然,為即將開展的稻草主題活動做各種準備和鋪墊。
我們給孩子提供親近自然物的機會,讓孩子們經歷收集、整理這些自然物。運來的稻草進行殺菌消毒處理后,我們和孩子一起進行篩選、分類。讓幼兒與稻草充分接觸,了解這些材料的特性。糯稻草細長柔軟,易于手工制作,可以用來搓草繩、編草辮,進行纏繞等;而粳稻草粗壯結實不易變形,易于做立體造型,可用來搖草籠、扎草棒等。
幼兒看到這些材料,并不是立刻就知道怎么玩的,要給他們時間不斷去探索、嘗試。只有萌發了孩子們對稻草的興趣,才會激發他們玩稻草的欲望,才能創造性地游戲。
幼兒有了充分的感知后,我們組織幼兒討論這些資源在幼兒園可以怎么利用。允許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和表達,不急著否定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大膽構想。老師:“這些稻草可以用來做什么?”幼兒:“可以用來蓋房子、搭城堡,還可以用來編制草球、草繩、草梯、草墊、草鞋、草裙、草席子、草龍。”
孩子們經過幾輪探討,最終確定了四種可以用來當戶外活動器械使用的草制品:草球、草繩、草梯、草墊。我們再次利用家長資源,請會編織手藝的家長幫助我們編織草墊和草梯。像團草球,編草繩這樣簡單的制作,我們鼓勵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大膽表現。
這些草制品都可以當作運動器械,那怎么玩?如果教師直接說可以怎么玩,幼兒可能立刻就能領會。但與此同時,幼兒的思維也會受到限制。所以,我們只提供材料和工具,幼兒自己去探索玩法。
孩子們熱烈地討論著各種草制品的玩法。有的說可以把草球當成手榴彈玩炸碉堡的游戲;有的說可以用草繩拉成“鐵絲網”,草地上藏些小雪花插片當寶藏玩尋寶游戲;有的說草墊的玩法最多了,可以頭頂草墊賽跑,跨越草墊接力,爬行草墊比賽等。
孩子們的熱烈討論展示出他們對稻草游戲的熱愛。作為教師,我首先肯定幼兒的想法,因為他們在不斷創新和思考;肯定他們的勇氣,因為他們敢于打破常規,走出常規。經過討論,我們生成了一系列稻草游戲:草球可以怎么玩——生成游戲“炸碉堡”,草繩可以怎么玩——生成游戲“鉆網探寶”,草梯可以怎么玩——生成游戲“跳房子”,草墊可以怎么玩——生成游戲“草墊玩法多”,稻草把可以怎么玩——生成游戲“運糧忙”。
“稻草游戲”正式開啟了,孩子們會有怎樣的游戲經歷和發展呢?游戲能持久嗎?會發生爭搶玩具的混亂現象嗎?帶著種種顧慮,我們也開啟了新的觀察。
我們借助幼兒園內的小樹林這一片廣闊的活動空間,組織孩子們開展“鉆網探寶”的游戲,用草繩拉上錯綜復雜的“鐵絲網”,草地里埋藏些小的插塑玩具。孩子們6人一組,根據手中的藏寶圖,在“鐵絲網”下鉆爬尋寶。為了找到更多的“寶藏”,陽陽鉚足了勁,身為一號組組長的他一邊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觸碰“鐵絲網”,一邊不時地和組員們一起查看藏寶圖,對整片樹林展開了“地毯式搜索”。一號組在陽陽的帶領下,合理分工,找到的寶藏最多。
孩子們用稻草把和小扁擔開展游戲活動,他們挑著稻草把在起點與終點間來回穿梭。起初走得歪歪斜斜,后來健步如飛,孩子們掌握了扁擔的使用技能,熟練地用扁擔挑起兩捆稻草把,穩穩地到達終點。“運糧忙”的游戲現場就像一個小版的農收場面,既能起到鍛煉健身的效果,又能讓孩子們重溫農耕生活的樂趣。
頭頂草墊賽跑:幼兒自由組合成人數相等的四隊,頭頂草墊從起點跑到終點。不準用手扶著草墊跑,最先達到終點者勝出。
跨越草墊接力:幼兒自由組合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跨越草墊,循環擊掌接力,最先跑完的一隊為贏。
永幼周邊一直有著用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的民俗文化。重陽節時,毛毛從街道舞龍隊那里得到了啟發。他的“舞草龍”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響應。我們再次請來了民間藝人來幫忙扎草龍。
游戲時我們啟發幼兒用多種方法改編游戲情節,讓幼兒大膽“舞龍”。一大一小兩條草龍,形態各異,時而奔跑追逐,時而盤旋逗趣,其樂融融。分散游戲時,草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在戶外“玩嗨稻草”游戲區,有了支持每一名幼兒興趣的游戲材料,孩子們的想法多了,孩子們的創造性游戲也隨之增多。每個孩子在這里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玩自己喜歡的稻草游戲。運動區的游戲越來越好玩,越玩越有意思。
我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需要,衍生了稻草工作坊,因為其中蘊含著有意義的學習。在這里除了主打材料——稻草,我們還提供了大量美術材料和工具,孩子們在這里自由創作。游戲材料反映著現實的生活,可以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孩子們拿稻草進行捆扎、修剪、裝飾,做成了風鈴、臉譜、茶具、小動物等手工作品,每次做完都會將它們放在展示臺上展示。女孩們還編制了各有特色的草裙,在音樂聲中跳起了草裙舞;男孩子們編制了富有個性的草帽,戴在頭上神氣十足。孩子們自制的服裝、頭飾在幼兒園親子時裝秀上大放異彩。
在探索幼兒園戶外游戲中,鄉土資源的開發應用上,我們以孩子的視角看待游戲,以發展的視角看待游戲,根據實際不斷推陳出新,尋找新的起點。“趣玩稻草”就像一顆探路石,引領著我們在漣漪中發現更多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