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摘 要:高校院系是學校教學科研的基層組織和辦學實體。本文從高校院系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從強化“四個堅持”方面闡述了落實黨建主體責任的途徑,并提出了筆者所在院系開展黨建工作模式創新構建的策略——“四融四力”融黨建工作模式。
關鍵詞:高校院系;融黨建;政治功能;“四融四力”
中圖分類號:D26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3-0013-03
基金項目:2021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慶建黨百年黨建研究課題“專職學院黨委書記在學院治理中作用發揮情況和能力建設研究”(DJZD202108)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1]。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高校黨建工作的方向性和根本性問題,為推進高校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院系作為學校教學科研的基層組織和辦學實體,學院工作的統籌推進直接影響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速度和目標實現。高校院系黨組織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緊密圍繞學校改革和發展大局,積極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全力推動學院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一、高校院系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在思想建設方面,理論學習存在薄弱環節。一是院系黨員干部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還不夠系統扎實,運用理論指導實際的能力還不夠強。高校院系黨組織堅持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但有時中心組成員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不夠,高校院系部分理工科背景的院系領導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的系統性、廣度、深度仍然不夠,在實際工作中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部分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各黨支部仍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基層黨支部學習效果質量參差不齊,很難激發黨員和群眾的學習熱情,也很難有效地指導工作實踐。
第二,在組織建設方面,基層黨建工作不夠扎實有力。開展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目前院系基層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組織建設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工黨支部建設力度不夠,個別黨支部作用發揮不充分,中青年教師黨員發展任務緊迫。部分教工黨支部黨員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很難集中時間和精力開展黨支部建設。基層黨支部建設不平衡,“抓兩頭帶中間”措施不到位,有的黨支部書記主觀能動性不強、理論水平不高,有的教工黨支部和系級行政機構未能很好地融合互促。二是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存在薄弱環節。個別黨支部“三會一課”落實不扎實,程序不夠嚴肅,組織生活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吸引力,與教學科研等結合不夠,黨支部工作手冊記錄不全面、不規范。
第三,在制度建設方面,黨建推動院系重點難點工作不夠有力。有的院系黨組織黨委核心作用發揮不充分,頂層系統謀劃不夠,學院發展重點問題攻堅克難精神不足,改革促發展意識不強,對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復雜問題研究還不夠深入,沒有及時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制度,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牛鼻子”找得還不夠準、不夠及時,主動解決實際問題不夠,責任擔當不夠。在落實學校工作中,有時只停留在傳達學校相關工作精神層面上,未能結合院系實際開展針對性的工作,缺乏對工作的監督落實和成效的評估。
二、強化“四個堅持”,落實院系黨建工作主體責任
高校院系黨組織要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2021年第二十七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2],扎實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院系黨組織要緊緊抓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3],加強政治學習、政治引領和政治把關,對標新時代高校院系黨建的工作新要求,著力“四個堅持”,落實院系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
第一,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高校院系黨組織和各黨支部要堅持把理論學習和理論武裝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一是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契機,以提高領導干部和黨員群眾理論修養、科學決策水平和開拓創新能力為目標,及時開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要講話重要精神的專題學習,增強師生黨員的“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認真組織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確保各項學習活動取得實效。三是增強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意識,加強對師生的正面引導,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利用學?!爸腔埸h建”“學習強國”新媒體平臺開展學習,加強對師生的正面引導,豐富學習形式,增強學習效果。
第二,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高校院系黨組織要著力“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加強班子建設,打造團結協作、互相支持、共謀發展的班子,切實增強執政本領,提高治理能力。充分發揮院系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凝心聚力共謀院系創新發展。要加強領導班子團結協作,樹立“一盤棋”意識,有效發揮民主集中制優勢,提升工作質效。在實際工作中按照教育部黨組工作部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嚴格制定執行《學院黨政聯席會議事規則》《學院黨的委員會議事規則》,確保會議職責清晰、議事范圍明確、議事規則明晰、工作機制順暢,保證民主集中制在院系工作的貫徹落實,著力提升院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第三,堅持走群眾路線?!吨袊伯a黨章程》規定,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院系作為學校教學基層組織,院系領導要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細化制定深入基層聯系師生工作的制度細則、群眾利益訴求機制等;要堅持經常與一線師生進行談心交流,走進課堂、走進實驗室、走進宿舍;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務求“深、實、細、準、效”,找出問題差距、根源癥結,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積極推進調查研究,將聯系群眾工作走深走實;查找工作問題和不足,研究制定解決方案,確保調研成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進一步增強服務師生意識,緊密聯系群眾,提高調研質量,提升服務本領,積極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學院各項事業不斷提升,提高師生滿意度。
第四,堅持“三嚴標準”。高校院系黨組織要強化責任擔當,涵養風清氣正的學院政治生態,從嚴從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安全穩定工作。一是嚴守政治紀律,不斷強化政治擔當,扛起“兩個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強化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持集體把關、層層把關、全面把關,把好教師隊伍建設、人才引進、課程建設、教材選用、學術活動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關,把好學術組織、研究機構、學生社團的政治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堅持“兩個納入”和管好“三個陣地”,即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把意識形態分析研判納入學院日常工作。管好思想陣地、宣傳文化陣地、課堂陣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與輿論導向。二是嚴守工作紀律,按照學校黨委要求,工作中堅持黨務公開、院務公開和信息公開,有效保障黨員和教職員工的知情權、監督權,調動廣大黨員和教職員工參與學院管理和建設的積極性?。三是嚴守廉潔紀律。院系班子成員帶頭加強廉政建設,班子主要負責人每年都要與學校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堅持學院財政預決算制度,嚴格學院各項經費審批及報銷制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有效提高預防腐敗能力和水平。
三、著力構建高校院系“四融四力”融黨建工作模式
第一,融貫學院事業改革。高校院系要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增強院系黨委謀大局、議大事、勇擔當的責任意識,完善院系工作體制機制,精心謀劃、科學布局,凝心聚力謀劃學院長遠發展。高校院系黨組織領導要善于發現并運用學科建設規律、科研學術規律、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等,穩步推進學院事業改革。院系黨組織要有效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定,保證監督作用充分發揮。一是在決策機制上堅持民主集中制,推進學院各內設機構議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提高議事決策水平,發揮內設機構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形成集體領導、黨政分工負責、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二是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加強院系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統籌干部梯隊建設。三是全面梳理學院黨建工作、治理體系、維穩工作、人才培養、教學管理、學科建設、科研管理等規章制度,進一步激發辦學活力,完善內部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第二,融通教學科研工作。高校院系黨建工作要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教工黨支部的教師黨員要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教學科研工作不斷提升。一是在加強教學條件信息化建設上下功夫,堅持并強化教學的中心地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活動各環節質量標準,增強人才培養目標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二是在導師制實施上下功夫。筆者所在學院開展了全程導師制,教工黨員全員參與,學院將導師制工作的考核與學生的獎懲、發表論文、參加學科競賽、考試成績等方面進行掛鉤,使導師制工作更加細致、完善。三是加強學科競賽的組織和實施。由學院優秀教師擔任負責人,吸納更多優秀教師加入學科競賽指導團隊,打造老、中、青結合的學科競賽指導團隊。四是整合學院科研團隊方向,加大與學校“雙一流”學科的合作交流,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工作。
第三,融匯“三全育人”理念。聚焦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眨訌妿熒掠退枷胝喂ぷ?,開展“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充分發揮學校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制度優勢,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學生培養的全過程。目前,學校每位學生都配備了導師,學生可以線上線下和導師溝通聯絡,導師給予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潤物細無聲地進行開展。院系黨委要著力做好課程思政建設,著力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協同推進。此外,院系還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業資助、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工作,夯實各類黨建、團學品牌活動,關心學生、教育學生、服務學生,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
第四,融合院系文化建設。院系文化建設是提升內涵質量、提高育人水平、傳承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一是核心文化建設。通過制作學院宣傳紀錄片、學院文創產品等,進一步豐富學院核心文化內涵,加強思想政治與教育熏陶。二是良好學風教風建設。高校的基本社會職能是人才培養,只有一流的學風教風才能鑄就一流的教育。高校教師要通過規范工作言行、端正工作態度、提高道德素養等方式,將自身發展和教書育人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肩負人才培養的使命和擔當。三是要凝練文化品牌,在發揚老一輩教師的優良傳統之上,結合當下特點和院系特點凝練并精心培育工作品牌,豐富院系文化內涵,促進院系文化有底蘊、可觸摸、入人心。
第五,運用“四融理念”,深化高校院系基層黨組織“四力工程”。一是夯實黨員發展質量工程,凝聚向心力。高校院系黨組織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對標對表,不斷提升黨組織建設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首先要嚴把黨員入口關,強化黨員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切實規范黨員發展工作,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的教育、培訓和管理。筆者所在學院在全校率先開展了發展對象差額答辯制度,確保黨員發展質量。學院成立了由黨委委員、專職組織員、輔導員、班主任等組成的黨員發展答辯委員會,凡是通過推優和民主測評的發展對象都要經過答辯委員會的嚴格考察。答辯考察作為黨員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進入預備黨員發展程序之前進行。目前,學院黨員教育形成學院新生啟蒙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發展對象培訓、黨員繼續教育、畢業生黨員教育的全程化教育培訓體系。二是推進黨建紅色引擎工程,提升組織力。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著力政治引領力提升、黨內生活質量提升、組織凝聚力提升、隊伍創新活力提升,聚焦基礎工作、基本制度和基本能力,扎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學生黨支部要繼續打造紅色“1+1”等黨建活動品牌,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主題教育。教工黨支部注重培育“紅色頭雁”,選優配強教工黨支部書記,在教師中不斷激發“紅色細胞”,尤其要注重在中青年教師隊伍中發展黨員,探索黨建引領內設機構工作科學治理的有效途徑,以黨建帶動中心工作的不斷提升。同時也可探索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共建聯動模式,以共建促黨建,以共建促育人,開展學業輔導、實踐指導、專業技能競賽等特色共建活動。三是開展黨員志愿服務工程,增強引領力。筆者所在學院組織全院師生黨員力量創建了黨建品牌項目“大學生學業發展輔導中心”,目標是做好全校數理基礎課的學業輔導工作,提升教育教學成效。目前,中心運行了五年,幫扶了全校數千名學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為學校雙一流建設以及學院一流專業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四是著力黨建融媒體建設工程,激發創新力。院系黨組織要把握新媒體發展特點,進一步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加強院系黨建。要充分利用現有學習平臺,比如學習強國、黨員E先鋒等,還要探索在院系公眾號推送、學生微黨課視頻大賽等平臺基礎上開設B站、直播等方式開展黨建工作。此外,也可利用高校專業優勢,利用人工智能設計理念,建設優化大學生學業發展輔導中心等黨建品牌專項平臺。
四、結語
高校院系是學校辦學治校的中堅力量,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院系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突出政治引領,強化思想教育,提升基層組織力,加強作風建設,凝心聚力服務大局,以高質量的基層黨建引領院系高質量的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任懷祥,杜立聰.認真貫徹指導思想 加強高校精神文明建設[J].昌濰師專學報,1997(3):68-69.
[3]劉德安.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 打造堅強可靠育人陣地[J].中國高等教育,2017(22):40-42.
(責任編輯:張詠梅)
① 《2019年黨員應知應會知識競賽題庫》,據道客巴巴網:http://www. doc88.com/p-3753987805219.html。
② 《大學貫徹廉政準則自查報告》,據百度文庫網:https://wenku.baidu. com/view/37c0df0e4a7302768e9939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