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使役句和被動句作為ボイス表現(xiàn)文,其關(guān)聯(lián)性很強,經(jīng)常被討論,但是,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本文在從中日使役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這一點上,對可轉(zhuǎn)化的使役句的種類和動詞種類進行分析,最后得出日漢語的異同點。只有他動詞才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語法上的使役句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其中主體為自我控制不可能型的語法使役句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是日漢語的共通點;在日語中,狀態(tài)動詞、自然現(xiàn)象動詞和方向、姿態(tài)動詞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而在漢語中,結(jié)果動詞、創(chuàng)造動詞,帶有表示標準的補語的動詞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則是各自的不同點。
關(guān)鍵詞:使役句;被動句;句子種類;動詞種類;日漢語;轉(zhuǎn)化條件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3-0076-04
關(guān)于使役句和其他句型的關(guān)系,早津惠美子[1]、王亞新[2]等在日語使役句與被動句的關(guān)系和轉(zhuǎn)化方面進行了論述。在早津惠美子的論述中,根據(jù)主語的不同,把日語的使役句和被動句分為四種。王亞新對同一事件從不同的角度考察了使役句和被動句,得出結(jié)論:使役句和被動句都表示主體和事件的關(guān)系,都使用相對抽象的動詞,在這一點上是共通的。久野彰、高見健一[3]就英語使役動詞“make、let、persuade、cause”等使役句和被動句進行了論述,論述了意思的強制使役和自發(fā)性使役、意圖的使役和非意圖的使役、詞匯性的使役和迂言性的使役、能夠自我控制和不能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被動句轉(zhuǎn)化可能性。木村英樹[4]把中文的使役句和被動句視為有標句法,整理成四種。一是x叫yv,二是x讓yv,三是x使yv,四是x被yv。其中一是指示使役句,二是放任使役句,三是誘發(fā)使役句,四是影句。因此,使役句和被動句被作為同一語法的異同變體處理。這是從構(gòu)句角度進行的分類。太田[5]指出,漢語的使役句和被動句的區(qū)別不在客觀事物,而在主觀判斷。蔣紹愚[6]提出了兩個使役標志,“教,叫”成為被動句的兩個條件:一是「教,叫」前面的名詞不出現(xiàn)或者不明確。二是「教,叫」后面的動詞表示被動的意思,一定是有賓語的動詞,而且動作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江藍生[7]提出了中文使役句和被動句的“施受同辭”性。
迄今為止的研究中,在日語中研究了使役句的分類、使役句和被動句,以及其他句型形式的變體比較多;而在漢語中,則多對使役句的結(jié)構(gòu)、使役動詞的意思轉(zhuǎn)化和條件進行了研究。但是,從同一角度對日漢語進行對比研究的并不多,還有很多不明確的地方,如從日漢使役到被動的轉(zhuǎn)化條件還不清楚。因此,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礎(chǔ)上,以日漢語使役句和被動句為中心,從使役句子的種類和動詞的種類兩個角度進行對比研究,明確日漢語使役句到被動句轉(zhuǎn)化的異同點。
一、日語使役句到被動句的轉(zhuǎn)化條件
(一)在句子種類上
根據(jù)定延利之(1991),日語使役有詞匯的使役和生產(chǎn)的使役(狹義的迂言的使役)?[8]。例如:
(1)a 私は體當たりをして、その男を倒した。
b 私は體當たりをして、その男を倒れさせた。(摘自久野璋·高見健一,2014)[3]
看了這個例句,例句a用他動詞表示使役,是詞匯的使役,而例句b則相反地用自動詞「倒れる」的使役態(tài)「倒れさせる」來表示,所以是生產(chǎn)的使役。而且,兩個使役的區(qū)別使用主要從“使役主的作用”“被使役者的能力有無”這兩個方面來說明。①如果使役主的作用是直接的,則使用詞匯的使役;如果是間接的,則使用生產(chǎn)的使役。②如果沒有自發(fā)進行該動作的能力加被使役者,則不使用生產(chǎn)使役。
(2)監(jiān)督は、その俳優(yōu)を打合せどおり、その場面で倒れさせた。(摘自久野璋高見健一,2014)[3]
為什么要說例文(1a)是恰當?shù)哪?,理由是說話者自己是全力以赴,直接把那個男人打倒了。與此相對,在使役主間接參與、被使役者自身倒下的情況下,如下所示的“倒れさせた”是最合適的。在例文(2)中,導(dǎo)演指示演員在那個場面倒下,演員按照那個指示和商量,按照自己的意志倒下了。因此,生產(chǎn)性使役的“倒れさせた”是最合適的。另外,帶有“させる”的生產(chǎn)性使役(迂言的使役動詞)可以表示直接的使役和間接的使役??纯聪旅娴睦印?/p>
(3)彼らは、ハイジャックした航空機を別の空港に著陸させた。(摘自久野璋·高見健一:2014)[3]
從例文(3)中可以看出,是他們自己駕駛劫機的飛機著陸的直接使役的意思,以及對飛行員下達命令、強制飛行員那樣做的間接使役的意思兩者都有,所以意思很曖昧。也就是說,說到日語使役,如上所述分為三種,分別是直接作用的詞匯使役、間接作用的生產(chǎn)性使役,還有兼具直接和間接作用的生產(chǎn)性使役。那么,轉(zhuǎn)化成被動句時,上面所述的直接和間接的區(qū)別會帶來影響嗎?能全部轉(zhuǎn)化嗎?我們現(xiàn)在開始探討。
(4)a 交通整理の警官は、その車を止めた。
b その車が交通整理の警官に止められた。
(5)a 救助隊員は、意識のない負傷者をベッドに寢かした?!嫟护?。(摘自久野璋·高見健一,2014)[3]
b 意識のない負傷者が救助隊員にベッドに寢かされた。
看看這兩個例句吧。例句(4a)(5a)都是直接作用的詞匯使役,為什么能說例文(4b),而(5b)不能說呢?例句(4)是車自身的性能好,如果能很好地操縱的話,是可以停止的自我控制可能型,所以可以直接成為被動句。但是例句(5),動作的主體是無意識的受傷者。也就是說,自己意識不清,無法自我控制。因此,即使有人被使役主○○要求被動,其動作也不可能實現(xiàn),所以不能成為被動句。總之,詞匯的使役如果能夠自我控制的話,就可以變成被動句,但是如果不能自我控制的話,就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
(6)a 監(jiān)督は、その俳優(yōu)を打合せどおり、その場面で倒れさせた。(例文2再掲)
b その俳優(yōu)は監(jiān)督に、その場面で倒れられた。
(7)a 先生は私に宿題を書かせた。
b 私は先生に宿題を書かれた。例句(6)(7)是普通的生產(chǎn)性使役句,沒有問題,可以直接成為被動句。為什么呢?因為生產(chǎn)性使役句的特征是使役主的人命令被使役者,那個人被命令后會產(chǎn)生動作結(jié)果,所以很自然。
(8)a 彼らは、ハイジャックした航空機を別の空港に著陸させた。(例文3再掲)
b ?ハイジャックした航空機が彼らに、別の空港に著陸された。
例句(8)是生產(chǎn)性使役句,是兼有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的一個句子。為什么被動句不可以說呢?這從使役句和被動句的意思來說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例句(8a)這個使役可以說是他們操縱,與飛行員自己主動操縱無關(guān),可以說是“著陸させる”。但是,如果是被動句的話,就會出現(xiàn)差異。如果像例句(8b)那樣說的話,顯然是他們成為命令主的語感,所以和飛行員自己主動著陸“著陸させる”在意思上好像有矛盾。因此,如果是被動句的話,就會被認為不貼切。也就是說,在日語三種使役句中,詞匯的使役句的自我控制可能句和生產(chǎn)的使役句的間接作用句可以直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但是詞匯的使役句的自我控制不可能句和生產(chǎn)的使役句的直接作用及間接作用句很難轉(zhuǎn)化成被動句。
(二)在動詞種類上
殷小林、唐文軍將日語動詞分為沒有被動形的動詞(著る、くれる)和有被動形的動詞(注意する、降る),以及動詞自身含有被動意思的動詞(授かる、埋まる)三種[9]。
筆者在這里,根據(jù)林穎的研究[10],將日語使役句中使用的動詞分類為如下幾類。
自動詞:①狀態(tài)動詞,如急ぐ、狂う。②感情動詞,如いらだつ、感じる。③表示自然現(xiàn)象的動詞,如そよぐ、漂う。④表示方向和移動的動詞,如通う、行く。⑤姿勢動詞,如坐る,立つ。
他動詞:①感覺,思考,感情動詞,如聞く,楽しむ。②動作,行為動詞。A.移動動詞,如送る、移る。B.接觸動詞,如觸れる。C.包含動作結(jié)果的動詞,如破る、焼き捨てる。D.狀態(tài)變化的他動詞,如浄める、変える。③第三類動詞,如退職する,お話をする。
從現(xiàn)在開始,以上面的分類為基準,使用語料庫的例句,我們來探索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的動詞。
(9)a 父が子供に歌を歌わせる。
b 子供が父に歌を歌わされる。
(10)a 私は神経を尖らせて。
b 私は神経が尖られる。
(11)課稅上まったく考慮されないものと考慮されるものとにわかれるが。
(12)わが國で1年間に使用される抗生物質(zhì)は千七百二十二であり。
(13)私たち人間というのは、親切にされる、褒められる、丁重に扱われる、楽しい遊びに誘われる……
(14)手で弄られるにしろ、舐められるにしろ、甘美な狀態(tài)が訪れることを期待してしまっていたか らだ。
(15)あなたはその男から憎まれる可能性があるなんて考えずにすんでいただろうに。
(16)臺灣人が傷つけられることを阻止出來るのであれば、彼らの生活が守れるのであれば、お前の子供の笑顔や、そんな子供に喜ぶお前達の顔を見られるのであれば、一人でも多くの子供達が笑えるのであれば……
例句(9)是動作動詞的“唱”,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但是例句(10)是狀態(tài)動詞的“尖る”,不能轉(zhuǎn)化。例句(11)(15)中的“考慮する”“憎む”分別是思考和感情動詞,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例句(14)(16)是“弄る、傷つける”,是包含動作結(jié)果的動詞,例句(13)是第三類動詞“する”,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
(17)*風が狂われる。
(18)*死體が漂われる。
(19)*座席は人に座られる。(筆者造句)
例句(17)(18)(19)的動詞是“狂う”“漂う”“座る”,分別是狀態(tài)動詞、表示自然現(xiàn)象的動詞和方向、姿勢動詞。這些動詞不能成為被動句。
總之,說到日語的動詞,狀態(tài)動詞、自然現(xiàn)象動詞和方向、姿態(tài)動詞都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而感情、思考動詞、動作動詞、含有結(jié)果的動詞和第三類動詞“する”則容易轉(zhuǎn)化為一般被動句。
二、中文使役句到被動句的轉(zhuǎn)化條件
(一)在使役的句子種類上
根據(jù)張彬的研究,中文和英語一樣,有詞匯使役和語法使役?[11]。例(20)中,形容詞“富”是使役動詞的“使一批人富”的意思。例(21)中動詞“喂”是使役動詞“讓孩子吃飯”的意思,所以是詞匯使役。除此之外,還有名詞使役和他動詞使役的詞匯用法??戳诉@些詞匯的使役,就知道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成為被動句。例(20)如果想被動的話,用表示原因的“因”來表達比較自然。例(21)如果是被動的話,最好不是普通的c文,而是像d文那樣,變成“喂著”=“動詞+助詞”=狀態(tài)的形式比較好。總之,詞匯使役不能直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這個和語法使役有不同之處。
(20)a 蘑菇種植富了一批人。
b 蘑菇種植使一批人富了。
c 一批人被蘑菇種植富了。
d 一批人因蘑菇種植變富了。
(21)a 媽媽喂孩子吃飯。
b 媽媽讓孩子吃飯。
c 孩子被媽媽喂吃飯。
d 孩子被媽媽喂著吃飯。張彬(2004)
接下來看下面的句子。
(22)a 救援隊員把無意識的負傷者放在床上。
b 救援隊員讓無意識的負傷者躺著床上。
c 無意識的負傷者被要求躺在床上。
(23)a 媽媽帶著剛出生的嬰兒走路。
b 媽媽讓剛出生的嬰兒走路。
c 剛出生的嬰兒被媽媽要求走路。這兩個句子中,a句的把字句和帶字句是可以的,但是b句的使役句和c句的被動句是不自然的。也就是說使役句到被動句的轉(zhuǎn)化是不自然的,不成立的。為什么呢?從這兩個句子的使役主體來看,分別為無意識的負傷者和剛出生的嬰兒。它們的共同點是沒有意識,沒有行為的自主能力,即自我控制不可能型動作主體,所以說即使命令他們?nèi)プ瞿硠幼饕彩菦]有意識和能力做的,所以被動句是無法轉(zhuǎn)化的。這一點上和日語有相同之處。
(二)在動詞種類上
中文的動詞分類方法根據(jù)分類基準各種各樣。在這里,首先要考慮自動詞和他動詞的區(qū)別使用,進行對比。
(24)a 警察叫犯人跑。
b 警察被犯人跑了。
c 犯人跑了。
(25)a 小王讓父親去死。
b 小王被父親死了。
c 小王死了父親。
然后看動詞的種類。例(24)(25)是自動詞的“跑=走る”和“死=死ぬ”。使役句是可以說的,但是對應(yīng)的被動句是非文,不怎么說。取而代之的是像“犯人跑了,小王死了父親”這樣的主動句是很普通的。
(26)a 小明讓姐姐幫忙洗衣服。
b 衣服被姐姐洗了。
c 衣服被姐姐洗干凈了。
(27)a 媽媽叫人打小明。
b 小明被人打了。
c 小明被人打住院了。
例(26)(27)是他動詞的“洗、打”。如果是這些動詞的話,既可以使用使役句,也可以使用被動句。不過,如例(26c)和例(27c)那樣,更詳細地說被動動詞的動作結(jié)果是“洗干凈,打住院”。也就是說,漢語的使役和帶有結(jié)果補語的動詞的被動句相對應(yīng)。使用條件從動詞的種類可以看出,自動詞不行,只能使用有賓語的他動詞。這似乎符合蔣紹愚的結(jié)論[6]。
再來看看下面的句子。
(28)a 媽媽讓人把衣服做大。
b 衣服被人做大了。
c 衣服做大了。
(29)a 局長讓工人挖深井口。
b 井口被工人挖深了。
c 井口挖深了。
這兩個句子中可以看出,a句使役句是成立的,b句的被動句則不成立,而是用c句的主動句來表示。為什么呢?這兩個句子的使役句中,都包含有(做大,挖深)這樣的補語結(jié)構(gòu)。根據(jù)劉月華的研究[12],這種是用大、小、快慢、深淺等形容詞作結(jié)果補語,表示不合某一標準。通過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帶有這種結(jié)果補語的使役句,一般也不能直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而是用主動句來表示標準。
(30)a 媽媽讓孩子寫字。b 字被孩子寫了。c 字被孩子寫好了。d 字寫好了。
(31)a 政府讓城建局建寺廟。b 寺廟被城建局建好了。c 寺廟建好了。
來看一下例(30)(31)。這兩個句子中,a句的使役句是成立的,而b句的被動句是不成立的,c、d句的主動句是成立的。這是為什么呢?從動詞種類來看,楊凱栄中指出[13],寺村(1982)中把「寫,畫,建」這樣的動詞分為創(chuàng)造動詞,這些動詞在轉(zhuǎn)化為日語的被動句時,通常用「によって、○○れる」來表示。而這類動詞在漢語中,一般作為無標記被動句,即直接用主動形式來表示被動意義的比較自然。所以這類動詞表示的使役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是不自然的。這是和日語不同的地方。
(32)在班里,他被叫作魔王。
(33)慢慢地,他被人們忘記了。
(34)蛋糕被弟弟吃了。
(35)草地里被長滿了青苔。
(36)*鍋蓋被發(fā)出了聲響。
如上面的例句所示,在漢語使役句中使用的屬性動詞、心理、感情動詞和動作動詞經(jīng)??梢赞D(zhuǎn)化為被動句,只有結(jié)果動詞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具體的總結(jié)如下表1。

三、結(jié)論
綜上所述,關(guān)于日漢語使役句到被動句的轉(zhuǎn)化可以得出下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①從動詞的種類來說,日漢語一樣,只有他動詞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②轉(zhuǎn)化后,使役主語的主動性和意圖性變?nèi)跏枪餐ǖ奶攸c。③語法上的使役句可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是日漢語的共同點。其中,主體為自我控制不可能型的語法使役句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也是相同的。④從動詞的種類來看,心理、感情、思考動詞、動作動詞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是共通的特點。
不同點:①從詞匯性的使役句來說,在日語中,能夠自我控制的句子可以直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但是在漢語中,不能直接轉(zhuǎn)化為被動句,可以轉(zhuǎn)化為表示原因的“因”或“喂著”等“動詞+助詞”=狀態(tài)的形式。②從動詞來說,在日語中,狀態(tài)動詞、自然現(xiàn)象動詞和方向、姿態(tài)動詞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而在漢語中,結(jié)果動詞、創(chuàng)造動詞,帶有表示標準的補語的動詞不能轉(zhuǎn)化為被動句。
注:文中日語例句出自「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shonagon)」語料庫,漢語例句出自北京語言大學(xué)(bcc)語料庫。
參考文獻:
[1]早津恵美子.『現(xiàn)代日本語の使役文』[M].ひつじ書房,2016.
[2]王亞新.<日漢語的句式語義擴展及其主語語義角色>[J].東北亞外語研究,2018(2):25-31.
[3]久野璋·高見健一.『謎解きの英文法使役』[M].くろしお出版,2014.
[4]木村英樹.「中國語ボイスの構(gòu)造化とカテゴリー」[J].中國語學(xué) 2000,247號,19-39.
[5]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M].蔣紹愚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3.
[6]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
[7]江藍生.近代漢語探源[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
[8]定延利之.「saseと間接性」『日本語のヴォイスと他動性』[M].くろしお出版,1991年,123-147.
[9]殷小林,唐文軍.日語被動句與動詞的關(guān)系[J].日語知識,2004(6):5-6.
[10]林穎.『日中語使役表現(xiàn)における対照研究-日本語の使役文と中國語兼語文との比較を中心に―』[D].延辺大學(xué)修士學(xué)位論文,2011.
[11]張彬.英漢使役結(jié)構(gòu)對比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2):81-83.
[12]劉月華.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1.
[13]楊凱栄.『中國語學(xué)·日中対照論考』[M].白帝社,2018.
(責任編輯:董維)
① 詞匯性使役是指與非使役形式的形態(tài)對應(yīng)不規(guī)則、非生產(chǎn)性的使役形式?,F(xiàn)代日語中“まわす、つなぐ”等屬于這個。與之相對,生產(chǎn)性使役等同于狹義的迂言使役,是指與非使役形式的形態(tài)對應(yīng)有規(guī)律性,生產(chǎn)性的使役形式?,F(xiàn)代日語中“まわらせる、つながらせる”等屬于這個。
① 詞匯使役現(xiàn)象和語法使役不同,是只能用一個單詞來表示使役的意思。張彬說,這是英語和中文都有的現(xiàn)象。而且從用于使役意思的詞匯的詞性上來看,名詞、形容詞、自他動詞等有很多種。例如:She emptied the b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