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明增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中國古人的哲學智慧。《禮記·中庸》說:“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意思是說君子尊崇道德修養而追求知識學問,達到廣博境界而又鉆研精微之處,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致廣大而盡精微”,啟示我們干事創業要把握好全局與局部、長遠與當前、戰略與戰術的關系,既要登高望遠、胸懷大局,又要落實落細、積微成著。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成事之道。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致廣大而盡精微’。”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事業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確,重點要明確,戰略要得當,同時要把控好細節,把政治經濟、宏觀微觀、戰略戰術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致精當,防止因為‘細節中的魔鬼’損害大局。”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我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崗位、守土有責,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方法論指導。
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要處理好“國之大者”與“人民至上”的關系。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是共產黨人的“國之大者”,也是共產黨人“致廣大”的全部內涵。我們黨百年奮斗史說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面臨的主要任務、解決的主要矛盾,就是共產黨人的“國之大者”,就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孕育的“致廣大”的歷史觀、全局觀、戰略觀。“盡精微”,就要在“致廣大”的奮斗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一件件排查、一件件落實、一件件解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要處理好謀全局與謀一域的關系。“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謀全局,就是在抓根本、利長遠中“致廣大”,胸懷遠大理想,無愧使命擔當;謀一域,就是在“致廣大”中夯基壘石、蓄勢謀勢、奮發有為,既為局部增光添彩,更為全局保駕護航。今天,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能否在紛繁復雜的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洞悉發展規律、明辨發展方向、找準發展定位、提升發展質量,關系到“致廣大”的戰略視野和歷史主動。與此同時,要以極端認真、極端細致、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積小勝為大勝,善于把藍圖變為現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面對“千頭萬緒的事”,要有“致廣大”的政治領悟力、政治判斷力;做好“千家萬戶的事”,要有“盡精微”的政治執行力、政治擔當力。一百年來,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在謀復興、“致廣大”的奮斗中為人民謀福祉、“盡精微”,中國人民才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致廣大而盡精微”,永遠是共產黨人胸懷天下、腳踏實地、守土盡責的成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