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恒 楊建
東北農村有句俗話:“入了秋,萬事休。”接近四個月的“貓冬”時光如何利用?朝陽市建平縣就搶抓冬季農閑時機,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村干部培訓,通過講好“三堂課”,幫助村干部提高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和履職能力,為新一年農村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打牢基礎。
講好“思政課”。組織縣宣講團講師、退休老干部、義務宣講員等15人深入鄉村,為村干部講黨史、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遼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等內容,共宣講30場,參與村干部1265人次,引導村干部凝聚共識、堅定信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辦好民生實事、推動鄉村振興上來。目前,村干部共制訂年度發展規劃249份,確定“開年第一件事”1816件,現已完成1392件。同時,縣紀委監委機關干部和鄉鎮紀委書記聯合開展送“廉政課”下鄉活動,舉辦“廉政課堂”講座46場,通過以案說紀、反面警示等,為村干部敲響廉潔自律警鐘,筑牢預防農村基層“微腐敗”的思想防線。
講好“專業課”。針對新一屆村干部中新當選人員占比較大的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對口”授課,幫助村干部快速提高業務能力。縣委組織部基層科室工作人員和鄉鎮組織委員充分運用遼沈智慧黨建云平臺、“建平黨建”微信公眾號、遠程教育播放站點等線上、線下培訓載體,為村黨務專干開設了以《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三會一課”制度、發展黨員等為重點內容的“黨務課堂”,幫助249名黨務專干熟悉和掌握黨務知識;鄉鎮農業、林業、社保等部門業務人員結合年度重點工作,為負責該項工作的村干部進行“小班授課”198次,讓村干部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充分發揮返鄉大學生、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電腦操作熟練的優勢,開展計算機培訓835人次,使村干部更加熟悉現代化辦公的工作要求,提高辦事效率。
講好“特色課”。結合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走訪調研反饋情況,采取集中辦班、分類培訓的方式,區分發展基礎、產業定位等村情,為村干部開設了“產業發展特色課”。針對榆樹林子鎮下窯溝村、沙海鎮五營子村、黑水鎮東臺村等農業發展基礎較好的村,組織17名農業、畜牧等專業技術人員為村干部講解特色農產品種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業規模化經營等知識,提高村干部指導服務農業發展的能力。針對朱碌科鎮朱碌科村、張家營子鎮張家營子村、哈拉道口鎮四家村等以雜糧加工為主導產業的村,組織11名產業技術員、職業經理人等進行現場輔導,講授拉長產業鏈條、規避市場風險等知識,幫助村干部增強農村市場經濟工作能力;針對喀喇沁鎮喀西村、小塘鎮道虎溝村、燒鍋營子鄉燒鍋營子村等計劃發展鄉村旅游產業的村,組織村干部到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小平房村進行現場觀摩學習,并由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等部門派出6名產業調查員,與村干部共同研究產業特色和發展方向,在觀摩交流中提高村干部服務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