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要】目的:觀察社區健康管理行為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應用療效。方法: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70名參與本次研究,時間為2021.07-2021.10,回顧分析背景下以管理干預方式不同分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按照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管理干預、觀察組按照社區健康管理行為干預。對比健康行為依從率、血糖指數。結果:觀察組健康行為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糖指數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社區健康管理行為干預下糖尿病患者血糖趨于穩定,健康行為明顯更高,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健康管理行為干預;應用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糖尿病是由各種病因引起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全身代謝障礙性疾病,目前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0.4%,男性高于女性,患者自身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利用障礙,或飲食、生活節奏不良長期脂肪代謝紊亂,病程久可導致其眼、心、腦、腎等多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或衰竭。病情嚴重還有造成生命危險。糖尿病的治療過程漫長,其治療以生活方式干預及臨床治療等多方面綜合管理,因此需要醫生、患者、家屬三方共同努力,延續落實行為管理干預在社區家庭中進行,以嚴格管理、早期行為干預為主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狀態[1]。基于此,本研究圍繞糖尿病患者的社區健康管理行為干預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詳情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1.07-2021.10時間內在我院就診2型糖尿病患者經過嚴格篩選70例,分成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46.60±7.10)歲。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45.02±6.7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同時排除精神疾病史、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病變、惡性腫瘤等原因不能完成此研究的患者,并簽署知情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醫生根據患者血糖情況,規范用藥控制血糖,觀察患者對不同降糖藥的耐受情況,然后建立健康行為基礎指導工作,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發生原因,建立飲食結構的平衡方案,最好在其糖尿病控制期間伴隨運動鍛煉,然后定期監測、記錄血糖指數。
觀察組:除對照組管理行為干預外,開展隨訪管理,由2名全科醫生、責任護士共同完成本次隨訪健康管理行為干預,利用健康小屋完成體重、身高、血糖、血壓、體質辨識、慢病檔案更新等基本信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發放食物熱量表,制定每日膳食結構;制定運動方案,了解運動禁忌癥,告知患者低血糖情況的辨別及自救;胰島素的注射部位、足部護理;積極開展患者自我管理,每日監測,寫好監測日記;開展心理教育指導,自身情緒調節,解除患者的恐慌及焦慮;發放糖尿病健康防治資料,簽訂治療干預知情同意書,每月最少免費四次血糖檢測,一次眼底檢查,每兩周進行一次隨訪,協同面訪完成,在隨訪書面記錄上記錄患者的血糖狀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健康行為依從率(總依從率=(依從+較依從)/組間數*100%,數值越高干預效果越好)、血糖指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數值相對較低干預效果越好)。
1.4統計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健康行為依從率
觀察組健康行為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表1。
2.2血糖指數
對照組空腹血糖(9.80±2.50)mmol/L、餐后2h血糖(13.20±3.40)mmol/L;觀察組空腹血糖(5.70±2.30)mmol/L、餐后2h血糖(8.20±3.10)mmol/L。觀察組血糖指數低于對照組T=7.140、6.429,P<0.05。
3.討論
結果可見,觀察組健康行為依從率高于對照組、血糖指數低于對照組,P<0.05。
社區健康管理行為干預針對糖尿病做行為干預,飲食控制且積極運動隨訪可見明顯成效,以起到監督作用,不僅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并且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血脂情況,同時還提高人群對糖尿病防治的知曉度,增強患者家屬的參與度,是社區衛生服務中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可以進一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病死率,建立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以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萍,程晉瑞,李亞云.微信健康平臺干預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9,36(5):423-425.
[2]任寧娟.健康行為干預在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5):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