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樸 邢麗君


【摘要】 目的 研究MSCT與MRI在法醫臨床鑒定的脊柱損傷中的聯合診斷效果,探討這一方法在實際鑒定中的有效性。 方法 將60例法醫臨床鑒定中的脊柱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先用MSCT對研究對象進行檢查,再用MRI對研究對象進行檢查,將兩種檢測方式的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并將聯合診斷結果與單一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分析MSCT與MRI聯合診斷效果。 結果 MSCT與MRI聯合檢查的檢出率明顯高于任一單一檢查方式的檢出率,同時聯合診斷在脊柱損傷后遺癥中的預測率較高。(P<0.05) 結論 MSCT與MRI的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脊柱損傷診斷率,避免漏檢,另外聯合診斷方式還可以對脊柱損傷患者的后遺癥情況進行準確預測,該聯合診斷方式在脊柱損傷的法醫臨床鑒定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法醫臨床鑒定;MSCT;MRI;脊柱損傷;診斷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交通事故作為法醫臨床鑒定中的常見案由,常能導致脊柱的損傷。脊柱損傷是指脊椎骨、椎間盤、椎間關節、肌肉和韌帶等結構組織的破壞或功能障礙,包括脊柱骨折、脫位、椎間盤以及韌帶損傷等。交通事故所導致的脊柱損傷若涉及到相關賠償問題,則需要進行法醫臨床鑒定。法醫臨床鑒定脊柱損傷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事故雙方的權益以及法律的公正公平,確保脊柱損傷法醫臨床鑒定的準確性十分重要[1]。MSCT與MRI是臨床上針對脊柱損傷診斷的兩種常用影像學技術,本次研究主要是對兩種診斷方式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并就兩種診斷方式聯合應用在法醫臨床鑒定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60例法醫臨床鑒定需求的脊柱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先用MSCT對研究對象進行檢查,再用MRI對研究對象進行檢查。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已確診為脊柱損傷,其中韌帶損傷10例,關節脫位20例,脊椎骨折15例,椎間盤損傷15例。另外最終出現脊柱神經根損傷后遺癥的有30例,出現脊柱疾病后遺癥的有20例,出現顱腦損傷后遺癥的有12例。 排除標準:將核磁共振檢查禁忌癥的患者排除在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呈現良好均衡性,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沒有明顯差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
1.2方法
1.2.1 MSCT檢查
MSCT檢查所用儀器為西門子AS128層螺旋CT檢測儀。檢查前先對參數進行優化掃描,然后再實施多平面重建處理圖像。
1.2.2 MRI檢查
用GE Signa 1.5T掃描儀進行掃描,層間距設置為2mm,造影劑用Gd-DPTA,用SE序列掃描。
1.3 指標觀察
對比觀察脊柱損傷檢出率并對聯合診斷方式在脊柱損傷后遺癥中的預測效果進行觀察[2]。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均數±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率表示計數資料,x2檢驗組間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時,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1 脊柱損傷檢出率
聯合檢查的檢出率明顯高于任一單一檢查方式的檢出率,組間對比差異性明顯,呈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脊柱損傷后遺癥鑒定結果
聯合檢查結果顯示可能存在脊柱神經根損傷后遺癥的有28例,可能出現脊柱疾病的有19例,可能會出現顱腦損傷后遺癥的有10例,聯合檢查結果同實際后遺癥發生情況無明顯差異,不呈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脊柱損傷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見的創傷之一,而在交通事故發生以后當事各方多需要明確賠償,進而需要對受傷者實施法醫臨床鑒定,故保證法醫臨床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對維護法律的公正公平以及保護當事各方的權益至關重要。
不同程度的脊柱損傷會導致不同程度與不同樣式的活動功能障礙,結合脊柱神經根脊髓的受損情況可以對受傷者的傷情進行判斷[3]。脊柱損傷的常用臨床診斷方式包括CT檢查以及MRI兩種。MRI檢查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成像的多平面多方位性等優勢,與此同時核磁共振輻射性不明顯,能夠有效保證受檢者的輻射安全。用MRI對脊柱損傷患者進行檢查,不僅可以發現損傷在TIW序列上表現出的低信號特征,還可以看到骨折線。MRI與MSCT這兩種影像學檢查方式各有優勢,也各有局限,因此兩種檢測方式的聯合應用能夠有效對脊柱損傷診斷效果進行優化[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MRI與MSCT檢查在脊柱損傷中的檢出率無明顯差距,而聯合檢測檢出率則明顯高于任一檢測方式下的檢出率。研究結果對聯合檢測方式的應用優勢進行了證實。在對脊柱損傷進行法醫臨床鑒定時,不僅要考慮檢出率的問題,還要考慮傷者今后的脊柱功能,即通過影像學檢查對患者后期是否會并發骨質改變、骨質增生等病癥進行一定程度的預后判斷,并對后遺癥以及損傷類型進行區分,以便更好的保證法醫傷情鑒定的準確性,以便更合理的解決法律責任糾紛。
綜上所述,MSCT與MRI的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脊柱損傷診斷率,避免漏檢,另外聯合診斷方式還可以對脊柱損傷患者的后遺癥情況進行準確預測,該聯合診斷方式在脊柱損傷的法醫臨床鑒定中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偉. 觀察脊柱損傷法醫學鑒定中CT及MRI影像學診斷的臨床價值[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5):50-52.
[2]王建東.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中脊柱損傷評殘問題[J]. 法制博覽,2021,(28):110-111.
[3]沈志強,劉宇銘. 《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中脊柱損傷評殘相關問題探討[J]. 中國法醫學雜志,2019,34(6):593-595+592.
[4]占夢軍,邱麗蓉,鄧振華. 脊柱損傷相關殘疾標準的比較研究[J]. 中國法醫學雜志,2018,33(5):49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