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李鑫梅 張馨
【摘要】探討護士在新冠肺炎醫院肺炎閉環管理心理狀況分析,研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并采用多種方法提出對策。結論:管理者在新冠肺炎醫院肺炎閉環管理應更加關注護理的心理狀況,采用多方支持,共同維護一線護士的身心健康,以保證抗疫工作順利進行。
【關鍵詞】新冠肺炎;閉環管理;心理狀況;對策
【中圖分類號】R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冠狀病毒在系統分類中屬于冠狀病毒科,已多次被證實冠狀病毒可以感染人類[1],其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被我國納入乙類傳染病并按甲類傳染病相關要求實施標準預防,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該肺炎具有人傳人能力,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皮膚接觸或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等進行傳播。由于傳播途徑廣,人群普遍易感,起病癥狀輕,并發癥嚴重,驟然出現的重大疫情引發的一系列封城隔離等等事件,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而且對人們的心理防線也有巨大的沖擊,導致焦慮、恐慌的情緒等等。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省市醫院針對這種狀況而采取相應緊急閉環管理[2],閉環管理是一種綜合管理控制、信息系統、閉環系統等原理形成的一種管理方法。閉環管理將企業/公司的管理過程作為一個閉環系統,將系統與子系統內的管理構成連續封閉的回路,并使系統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遵循“決策一控制一反饋一再決策一再控制一再反饋”如此循環的管理過程,使系統本身產生強大的自激力,使問題或矛盾能夠及時得到解決,最終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3-4],閉關管理期間封閉式的工作環境,嚴密的防護用具,零距離的接觸,使護士在工作中產生不同的工作體驗。一線護士大多沒有應對疫情的經驗和心理準備,這就要求護士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好身心調整和適應,護士容易受到很多職業風險的影響,在工作中承受比較大的心理負擔,壓力越大,會降低護士個人的生存質量,因此,我們要關注一線護士的心理健康,滿足護士的心理需求,避免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的產生,幫助力護士堅守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線。本文從探討護士在新冠肺炎醫院緊急閉環管理心理狀況,分析研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并采用多種方法提出對策,為后期護理心理干預的開展提供參考。
1原因分析
1.1緊張、焦慮李子鋒等研究顯示[5],護士在面對重大突發疫情的時候,工作負荷驟然升高,導致護士出現軀體化焦慮的傾向。在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護士,影響焦慮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性別、年齡、護齡、婚姻狀況、科室、夜班數量等一般情況;自測被感染風險,抗擊疫情工作時長,醫院閉環時間的長短等。
1.2身體狀況身體狀況較差的護士更加擔心新冠肺炎疾病本身對自身健康的影響,對疾病的擔憂越大,由于醫院實施緊急閉環管理,很多護士緊急被召回,存在每日必服的藥物準備不足等,因此在閉環管理期間的心理應激反應就越明顯,這與尹敏的研究一致[6]。
1.3社會支持系統不足特別是高年資護士,在醫院實施緊急閉環管理,由于家庭、子女的等無法及時安排的原因,閉環管理期間不能回家,無法承擔家庭責任而感到愧疚,另一方面高年資護士年齡較大能級較高,護理任務較重,存在精力和和身體狀況不足,高年資護士更加容易產生心理應激反應較低年資重,與徐慰的研究一致[7]。
1.4其他社會輿論的導向,在閉環管理期間,護士的只能通過網絡與外界進行溝通,加上護士的性別和學歷情況不同,以及護士本身的自我效能和醫院的環境等因素刺激,因此在醫院實施緊急閉環期間的護士特別低年資護士心理應激反應會更加明顯。
2對策
2.1關注護士的情緒變化,給予心理支持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援中,繁重的工作壓力以及對患者的共情,護士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如果沒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得不到及時的心理干預和支持,可能會出現應激反應,從而損害護士的身心健康,影響救援的質量與效率。有研究表明,許多醫務人員離開一線工作以后,仍被焦慮、睡眠障礙等問題困擾[8]。因此管理者應重視護士的心理健康,及時疏導護士的負面情緒,可適當安排一些減壓運動或提供心理咨詢等。護士自身也要提高心理彈性,及時調整狀態,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尋找合適的解壓方法,如音樂療法、傾訴等[9]。
2.2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優化人力資源配備研究結果顯示,特殊的工作環境,大量的重癥患者,高強度、高密集的工作,這些因素都會給對護士的身體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醫院管理者要更加關注護士自身的身體狀況,在排班時,加強人力資源的補充,減少臨床護士的工作強度,保障充足的睡眠,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通過開辦網上瑜伽課等形式加強身體鍛煉,針對身體狀況較差者,工作給予相應的幫助,規律臨床護士的飲食習慣,提高水果、蔬菜等的攝入[10],同時,閉環管理結束后護士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加強體院鍛煉,以提高身體素質。
2.3增強社會支持系統,增強人文關懷護士要積極地處理好和家庭的關系,和諧的家庭關系才能使護士獲得良好的情感支持,來自家人的精神支持,可以使護士擁有良好的心理調適能力,獲得更多正能量,更好地消解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壓力,減輕心理問題,形成良好的閉環[11],增強社會支持系統護士感受到來自組織的支持越多,那么對于護士會用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1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照顧好護士的日常起居、飲食保障工作,協調保障護士有足夠的消殺和防護用品。組織也要關心護士的心理健康,幫助護士應對心理應激,使護士在面對工作時有更好的服務品質。
2.4強化信息溝通和激勵措施,提高護士應急能力通過官網,公眾好、微信號等平臺宣傳抗疫故事和先進人物事跡,在評先評優、職稱晉升等方面不論性別差異,優先考慮一線護士,采取正向的激勵措施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提高個人榮譽感。優化工作環境,減輕環境刺激,積極提高護士自身學歷水平及定期開展公共衛生培訓,提高護士專科技能與應急能力研究顯示,我國醫務人員普遍缺乏應急救援能力,相關應急救援的培訓也都局限于理論教學和基本急救操作,專科培訓和大型應急演練較少,醫院也應加快建設應急救援人才和預備役隊伍,定期培訓、考核和組織演習,為健全我國應急管理機制奠定基礎。
3建議
通過護士在新冠肺炎醫院緊急閉環管理心理狀況分析,研究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管理者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靈活排班,及時疏導負面情,同時醫院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和人文關懷,保證充足的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采用多方支持,共同維護一線護士的身心健康,以保證抗疫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映紅,黎萍,盛文俊,等.“閉環式管理”運用于護理病歷質控方法及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0,29(19):119.
[2]韓斌如,尉俊錚,王燕秋.信息化閉環管理助力護理安全[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4):87—90.
[3]熊穎超,吳曉英,王泠,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母乳喂養的閉環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8):933—935.
[4]李子鋒,楊冬菊,周曉靜,等.宜昌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護士壓力源及焦慮水平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增刊1):95—98.
[5]尹敏,李小麟,馬英,等.汶川地震2年后重災區護士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癥狀[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8,27(2):155-156.
[6]徐慰,姜慧麗,張伊,等.紅十字救援人員的心理創傷反應及預測因素.[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9,27(01):181-184.
[7]董凡,劉海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一線護理人員焦慮抑郁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0,35(12):81-83
[8]鄭娜,朱秀琴.臨床護士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后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7(3):21-24.
通訊作者:張馨(1973-),女,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