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鳳
【摘要】目的 給予肩周炎患者針灸推拿治療,并配以對應護理干預,觀察其效果。方法 抽選我院收治的76例肩周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給予其針對推拿療法與對應護理干預,觀察其治療護理效果。結果 總有效率為100%,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達98.68%,整體效果顯著。結論 針對臨床肩周炎患者,在給予其針灸推拿治療的同時,配以對應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肩周炎;針灸推拿;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在臨床上,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是一種主要表現為肩關節疼痛、活動不便的多見病癥,被中醫稱為“凍結肩”、“肩痹”或“漏肩風”等,好發于50歲左右的女性人群中[1]。關于該種病癥,臨床康復療法很多,如針灸、推拿、物理療法、神經阻滯療法等,并涉及到功能鍛煉、健康宣教等護理方法。而我院通過給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應用針灸推拿療法,并配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選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肩周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男30例,女46例,年齡均35~78歲間,平均年齡為(49.1±3.4)歲,病程均在1個月~3年間,平均病程為(1.8±0.5)年。所有患者臨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肩部疼痛與活動受限癥狀。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1)針灸治療:取患者患側肩髃、肩貞與肩髎、肩前以及曲池等穴位,氣滯血瘀者加合谷、內關兩穴,外邪內侵者加風池、合谷兩穴,氣血虛弱者加氣海、足三里兩穴。其中,氣海與足三里用補法,其余用平補平瀉法,均留針30min左右,1次/d,以10d為1療程,連續治療2療程,且中間間隔1d;(2)推拿治療:于針灸結束后給予患者推拿治療,即先局部按揉肩關節,大約3~5min,然后用拿捏手法,稍加重力度,約3~5min,后采用關節運動法,幫助患者做肩關節各方面被動運動,且幅度與力量逐漸加大,以耐受為限,約5~8min,最后采用搓抖法結束,注意手法輕柔,約2~3min。
1.2.2護理方法
(1)心理護理。保持病室整潔干凈,治療時盡量播放舒緩音樂,盡量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緩解患者緊張情緒;而且醫護人員需主動同患者溝通交流,構建和諧醫患、護患關系,并具體針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針對性疏導。
(2)體位與生活護理。因患者日常與休息時期肩關節擺放位置,對病癥康復也有著重要作用,故護士需指導患者不可過度聳肩或耷拉肩,在休息時,最好定時變換患側、平臥位與健側等體位,讓患處肌肉出現交替緊張、放松狀態,以有效預防并緩解具體軟組織的攣縮與痙攣,促進關節功能康復。
(3)治療護理。首先,在針刺治療中,告知患者針刺感覺、正確體位與相關注意事項,引導患者深呼吸放松,施針時,盡可能避開患者視線,一邊操作一邊同其交談,以分散其注意力,引導其放松肌肉,便于更好進針,且注意施針動作的輕柔,做到“穩、準、快”,盡量減少患者痛苦[2];在結束后,先告知患者,并結合治療需要緩慢或快速出針,若患者出現不適,可叮囑其喝杯溫糖水,并臥床休息;其次,在推拿治療時,要注意手法輕重適宜,初期對疼痛較明顯者,動作要輕柔,后期則可采用較重手法并配以肩關節的被動活動,來漸漸加大力度,幫助患者松懈粘連,活動關節;對關節活動嚴重障礙者,需取得患者配合,告知患者推拿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并告知患者具體的手法反應與預后,以取得患者支持配合,提高治療效果。
(4)飲食指導。引導患者清淡飲食,不可食用刺激性強、過油與辛辣食物,戒煙戒酒,以免出現血管痙攣,有效緩解肌肉僵硬;并指導患者多食新鮮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強化身體機能。
(5)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在肩周炎治療護理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初期,護士就需鼓勵指導患者多做一些肩部大幅度運動,以免出現肩關節粘連與肩部肌肉、軟組織萎縮,如指導患者每日進行背間助拉、“摸墻爬窗”、彎腰劃圈等練習。同時,護士還可引導患者多做上肢肌肉與肩部肌群練習,以此來逐步增加肩關節的活動范圍。但在功能鍛煉中,也需叮囑患者動作幅度不宜太大,且要遵循循序漸進、適度原則,以自身耐受為限,以免因過度運動而造成損傷。
1.3評價指標
若患者經治療護理后,肩部疼痛感消失,且肩關節活動功能恢復正常,則為痊愈,若疼痛基本消失,且關節活動功能趨于正常,則為顯效,若疼痛和關節功能均有所好轉,則為好轉,若治療后疼痛無明顯變化,則為無效[3]。同時采取問卷調查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數據,均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加以分析與處理。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結果
經治療護理后,76例患者痊愈48例,顯效20例,好轉8例,總有效率為100%,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達98.68%,整體效果顯著。
3.討論
在臨床上,肩周炎屬一種老年多見病,是患者在長期慢性勞損情況下出現的一種退行性病變,僅少部分人是由外傷所引發的,臨床表現為肩部疼痛與活動受限。而中醫學指出,人體有著喜溫惡寒的性情,在寒氣入侵后,就會出現凝聚不通,一旦不通,就會痛。其中,針灸推拿為當前該病癥治療的一種主要療法,針灸可幫助患者疏通局部經絡,減少神經興奮性,而推拿則可促進患者局部血液得以循環,粘連組織得以松懈,治療效果顯著。但是,伴隨新時期醫學模式的革新與醫學技術的逐步提高,護理工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且對鞏固提升治療效果有著重要輔助作用。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在針灸推拿治療基礎上,被給予了包括心理護理、生活護理與治療護理等在內的綜合護理干預,結果顯示,患者治療護理總有效率高達100%,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達98.68%。可見,針對臨床肩周炎患者,在針灸推拿治療同時配以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提升其治療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整體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柳茵.針灸推拿治療肩周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2):339-340.
[2]劉蓉.推拿灸法治療肩周炎的護理體會[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01):95-96.
[3]陳清萍,陳靜.針灸推拿治療肩周炎的護理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