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
摘要: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可以說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此階段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眼界也越來越開闊,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審美能力、人文精神逐漸形成,而古詩詞教學可以使學生體驗到古文化之美,發揮人生導向作用,升華情感。但是,當前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固化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不僅不利于學生對古詩詞內涵的掌握,而且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微課的出現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的漏洞,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發揮無限量信息的作用,同時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突出教學重難點,更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給予學生視覺、聽覺的雙重享受,有利于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微課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并給予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尋求創新路徑提供幫助,促進學生古詩詞理解能力、欣賞能力的提高,實現傳統文化傳承與教學相結合。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微課
一、在導入環節應用微課,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探究興趣
在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導入環節比較關鍵,為此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將微課運用于導入環節,其中的內容既要包括古詩詞的作者簡介、創作背景,同時還要涵蓋朗讀指導,通過微課確保學生在導入環節就能夠對古詩詞有初步的了解,給予學生引導,通過生動形象的微課短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興趣。在導入環節運用微課時可采用錄讀、錄講解的方法,使學生自主開口朗讀。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而慢節奏的誦讀更能夠使學生體會其中的魅力。在制作微課時,教師可自錄詩詞的誦讀,同時搭配動聽的音樂,增強體驗感,以此來引導學生開口朗讀,在反復的吟誦中,語感也得到了提升。在微課中,作者及創作背景的簡介除了文字解說以外,還融入了圖片、動畫、音頻等,直觀地展示刺激了學生的感知,探究興趣會越來越強烈,同時也便于學生記憶。
二、在賞析中應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對高中語文的教學目標進行了調整,將側重點放在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導及點撥上,要求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分析,不采用固化的解讀方式,限制學生的思考與體驗。在古詩詞教學中,賞析也是重要的環節,而教師需要做的是將閱讀方法、技巧傳授給學生,而并非取替,使學生能夠自主學會賞析。古詩詞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其具備了較強的情感抒發,手法運用等多種多樣的能力,而這都是需要學生在賞析中獲得的知識點。為此,教師可針對賞析環節設置微課主題,可以是一首古詩詞,也可以是將多首相似古詩詞同時賞析,實現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借助微課鑒賞,使學生感悟及發現古詩詞的美。
例如,在《陳情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設置微課賞析主題“寓理于情”,以此來領悟詩詞思想情感的抒發,視頻的制作時間為5分鐘左右,配樂朗讀的同時,融入白話翻譯,并且搭配圖片,接下來教師講解詩詞創作的背景及重點,“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接下來以‘情’為主線對本詩詞賞析。誰在陳情?(知人)向誰陳情?(論世)陳什么情?(主旨)怎樣陳情?(手法)”讓在學生賞析時帶著四個問題,對整詩進行閱讀,進而總結此詩使用的情感表達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此詩的思想情感進行深入的理解,而且能感受到此詩語言的樸實無華,賞出“孝”字更深層次的內涵,享受賞析與思考的過程。
三、在課后練習中應用微課,增強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
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評價,具體可以通過背誦、默寫、答題等方法。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古詩詞的學習提出了新要求,鼓勵學生能夠背誦多種類型的古詩詞。然而,背誦如果不講究方法的使用,便失去了意義。在課后練習中運用微課,要遵循學生的意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采用再造想象背誦的方法,以圖像形式呈現詩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這些圖像易于理解,可以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充分體現意境美,使學生通過記憶圖像,在腦海中形成圖像,進而轉化為詩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能背誦并不代表學生完全掌握,同時還要對學生的默寫進行檢查,古詩詞中的生僻字、同意詞、形近字都可以通過微課展示,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四、將微課與傳統課堂反饋相結合,優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效果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缺乏內外驅動力,其中內在驅動力也就是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可以在自身知識量儲備不斷豐富的基礎之上不斷增強。而外在驅動力的側重點在于學生與教師間的有效交流與溝通,以及家庭教育的協助。所以,在傳統的古詩詞課堂教學中將微課交流平臺的優勢充分運用,同樣可以提高古詩詞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五、結語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僅包含著耐人尋味的人文品質,而且還涉及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具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傳統文化所帶來的魅力。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使學生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與內涵,為了能夠便于學生理解,將微課應用于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實現了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文化教學的有效結合,在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下,古詩詞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會越來越高,同時可以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與弘揚。
參考文獻:
[1] 殷天容.淺談互聯網+背景下微課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以《聲聲慢》為例[J].漢字文化,2020(12):32-33.
[2] 錢健.基于微課的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15.
[3] 劉新玉.巧用微課打造高效語文課堂[J].文學教育(上),2018(12):106-107.
[4] 范家輝.巧用微課之“眼”賞詩歌之“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9):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