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中關村豐臺園,豐臺“兩區”建設三大重點區域之一,是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1994年4月,中關村豐臺園被批準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1996年成為全國首批向APEC開放的科技工業園之一,2002年在全國率先提出發展總部經濟,并為發展總部經濟量身打造了全國第一個總部基地項目。為助力“兩區”建設,豐臺園持續發力提升開放創新水平,做強做大科技產業集群、激發科技開放創新活力、提升科技創新能級,構建“多業態、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
“打造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牽引作用”“強化多維度協同發展”“構建2+N創新空間格局”“加大園區生態智慧建設力度”……近日,豐臺區政府正式印發實施《“十四五”時期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發展建設規劃》,以“點”推動,提升創新資源聚集與輻射轉化,推動豐臺區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作為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中關村豐臺園已成為豐臺區核心的經濟增長極,首都重要的產業功能區和高技術創新基地,全國知名的總部聚集區。“十三五”期間,中關村豐臺園總收入位居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前列,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家,總數超過1100家,新增注冊資金億元以上企業190家、注冊資金總額超過1100億元,新增收入超十億企業69家、超百億企業11家。2020年園區高技術企業2000余家,總資產規模達到18907億。目前已形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材料、醫藥健康四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為支撐的“2+4”高精尖產業體系,為新時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例,中關村豐臺園堅持創新驅動,構建了“多業態、全鏈條”創新生態,軌道交通產業連續五年突破千億元,已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軌道交通產業聚集區。位于中關村豐臺園通號大廈內的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是中國鐵路行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形成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卡斯柯模式。在展示中心記者了解到,這里可以完成青藏鐵路ITCS列車控制系統的場景演示和測試工作。卡斯柯CTC軟件是全路標準統一軟件,且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卡斯柯是豐臺園軌道交通千億級產業集群中的一個企業縮影。豐臺園聚集了這樣的重點軌道交通企業150余家,包括中國中鐵、中國通號、中鐵高新和交控科技等企業,涵蓋了從規劃設計咨詢到工程建設施工、裝備制造、運營增值服務的全產業鏈。
軌道交通是豐臺園特色最突出、影響力最強的產業集群。除了產業規模大、產業鏈條完整,豐臺園發展軌道交通產業的創新資源豐富,在軌道交通領域擁有4家國家級研發平臺、16家市級研發平臺,多次獲得國家和市級的科技進步獎,先后獲批國家級一個集群、一個試點、兩個基地的榮譽稱號。
為落實“兩區”建設,2021年豐臺園推出了“新開放五條”(《中關村豐臺園進一步擴大開放、激發創新活力的措施(實行)》)。“新開放五條”著重優化“類海外”發展環境,加快國際高端資源集聚,優化多極引領、多元支撐的服務業擴大開放布局。通過實施“新開放五條”,豐臺園積極拓展科技創新開放空間、探索“產業+園區+平臺”協同開放的新模式。“新開放五條”助推園區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從吸引跨國公司總部、研發中心、國際交流、創新服務、國際人才、營商環境提升等方面全面推進園區擴大開放,激發創新活力。“新開放五條”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全球創新資源向園區聚集,與豐臺區“豐九條”、豐臺園“創新十二條”形成由點到面的完善政策體系。
“十四五”時期是豐臺區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豐臺園相關負責人向《中關村》雜志介紹,作為豐臺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豐臺園將以“科技金融促發展、產城融合提活力、創新服務助集聚、開放協同升能級”為牽引,立足自身優勢和發展基礎,深刻認識發展新形勢,進一步強化創新引領,緊盯經濟發展新機遇與產業發展新動能,構建發展新格局,開啟發展新篇章。
豐臺區“十四五”規劃中,豐臺園的整體定位是建設極具創新活力的中關村豐臺園。根據規劃,豐臺園將依托軌道交通產業全鏈條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依托航空航天產業資源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商業航空航天產業基地,著力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推進東區整體更新提質增效、深化西區融合發展,形成集中分布、集群擴張、集約發展的格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前沿陣地。
《規劃》提出,到2025年,豐臺園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創新創業生態成熟、產業實力大幅攀升、城市功能持續完善,成為中關村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引領豐臺跨越發展的核心區、輻射帶動城鄉發展的增長極、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的動力源,打造引領南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以“點”上的突破帶動豐臺區整體發展再上新的臺階。
“十四五”時期,園區將繼續圍繞“兩區”建設,加大政策創新保障力度,強化園區品牌形象建設與推廣力度,聚焦招商服務、企業服務和人才服務三大關鍵服務能力,大力應用新技術、新平臺、新方式、新辦法,拓展服務深度,提升服務精度,優化服務內容,持續推進園區營商環境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
在總體發展目標確立的基礎上,《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經濟保持穩步增長、產業實力大幅攀升、創新能力全面增強和開發建設穩步推進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提出到“十四五”期末,豐臺園總收入達到1萬億元,吸引一批國際國內行業領先企業入駐,實現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0家,新建成3-5個新興產業特色創新園,年新增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企業1500家,年新增專利授予量3000個,研發人員占比達到30%,新增專業型孵化器5家,新增科技服務機構100家。同時,推進東區存量更新5萬平方米,西一區完成68萬平方米用地一級開發,重點工程新增建筑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城市面貌及品質提升,公共服務及城市相關配套不斷完善,園區承載力大幅提升。
圍繞總體發展目標和具體目標,《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豐臺園建設發展將圍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集群,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大創新資源匯聚力度,植厚創新創業生態沃土”“深化對外開放對內協同,提升園區綜合發展能級”“優化全域產業空間布局,大力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兩區’建設激發開放活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五大方面重點任務進行規劃建設。在優勢產業集群和創新資源匯聚方面,將鞏固壯大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核心戰略產業,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醫藥健康和新材料四大百億產業集群提檔升級,加快智慧產業、應急救援、科技服務以及數字經濟發展。圍繞政府引導基金、創投風投環境與科技金融資源提升金融要素驅動力,面向國際國內高層次人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完善配套服務,加速構建創新人才高地,聚焦硬性科創平臺打造,推進硬核創新載體建設,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在深化對外開放對內協同和優化全域產業空間布局方面,將加大對外開放,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整合國際創新資源,開拓國際新興市場,提升園區國際化程度與影響力。東區打造現代型商務區,西區建設北京園博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展東區一期城市更新試點,推動東三期完成開發建設,打造城市更新改造示范片區,西一區全力推進園區+景區+社區融合進化,打造步行友好、生態綠色、設施便利、活力聚集、品質國際、多元包容、活力創新的國際化開放型創新社區。啟動科技園西一區智慧園區建設規劃,建設超級計算中心,實現園區5G專網基礎設施精準覆蓋。
作為新一輪南部地區行動計劃深化實施的“主戰場”,豐臺區重點領域項目投資力度還將持續加大,發展潛能將加速釋放。“十四五”時期,豐臺區將把握“兩區”建設機遇,推動重點功能區高質量發展,構建面向未來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金融支撐力、科技創新力、文化影響力、商務競爭力,全力打造首都開放發展的新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