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蔗 于洪英 李同同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潰瘍患者應用個性化飲食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3~2021.12期間從我院選取6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實施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34,以常規護理為實施個性化飲食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護理滿意度。結果: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較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顯著較短(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3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胃潰瘍患者應用個性化飲食護理的臨床效果突出,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得到了患者的滿意認可。
關鍵詞:個性化飲食護理;慢性胃潰瘍;滿意度;臨床癥狀
慢性胃潰瘍屬于消化性疾病之一,多數情況下是由于胃黏膜在胃液過量的情況下燒灼胃黏膜壁繼而導致組織損傷,以吐血、惡心、上腹痛、體重下降為主要臨床癥狀,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則可能導致患者在心窩部位產生包塊或持續便血。慢性胃潰瘍的臨床表現為腹部慢性疼痛、泛酸、噯氣,如果患者不進行及時的治療,那么就會導致胃潰瘍的病情逐漸加重,進而致使其出現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臨床癥狀,嚴重的影像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和護理措施具有重要價值。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慢性胃潰瘍患者一共6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究了個性化飲食護理對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潰瘍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為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46~75歲,平均(56.75±8.16)歲。觀察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2~70歲,平均(55.84±7.9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臨床試驗。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比如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心理護理。
觀察組實施個性化飲食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個體化飲食干預。 積極給予飲食指導,避免患者攝入芥末、辣椒等具有強烈刺激的食物,同時對酸性食物和過甜的食物,謹慎攝取,防止胃酸分泌過量的問題產生,嚴格要求患者遵照醫囑控制飲食,在超過固定進食時間后切忌再攝入食物,并在康復期間應適量攝入食物和適當減少食物,維持每日食物攝入量,防止因為飲食不規律而導致的胃液分泌異常。另外,謹慎攝入熱量過多或糖量含量過度的食物,防止胃液變化。積極結合病人康復效果調整飲食結構,在患者病情恢復期多攝入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多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促進身體恢復,增加不同維生素攝入量,防止病情反復發作。
(2)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在教育過程中保持親切、溫和的語氣,并對患者的臨床狀態予以密切注意,比如產生抵觸表現的情況下積極強化溝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狀態變化,在存在負面情緒后積極予以疏導,講解工作完成后再近些疾病相關知識講解。在取得患者家屬配合后掌握患者攝入飲食喜好,積極結合其特點,肯定患者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針對不良飲食習慣予以溝通,說明不良習慣對身體產生的直接影響。
(3)康復護理。在病人康復較好的情況下積極結合自身條件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鍛煉,促進機體恢復,強化免疫力。與此同時,增加戶外活動,維持呼吸道暢通,并維持視野開闊。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促進腸胃蠕動和強化血液循環的額的,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護理滿意度。
臨床癥狀包括反酸、燒灼、腹痛等。
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評價量表實施評價,滿分100分,非常滿意指評分介于80~100分之間;滿意指評分介于60~79分之間,不滿意指評分小于60分。(
)*100%=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SPSS 23.0軟件統計分析各項數據,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
)、[n(%)]予以表示,檢驗工作分別采用t和x完成,當P<0.05時,提示統計學具備顯著差異。
2 結果
2.1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反酸、燒灼、腹痛等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較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顯著較短(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消化內科中的一種多發常見類疾病,賁門和幽門之間的部位尤其易發生該病癥。慢性胃潰瘍的發生可由單一因素誘發,也可由多種因素共同誘發導致,其誘發機制主要是胃酸、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泌素分泌過多,最終導致胃黏膜屏障被破壞。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引領下,不僅使得我國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而且也不得不面臨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而在這種情況下,慢性胃潰瘍的發生率呈現出持續上升的發展態勢。
個性化飲食護理屬于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具備針對性,主要通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擬定護理計劃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痛苦。通過飲食方式調整,促使患者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與此同時,個性化飲食護理通過分階段和分層次調整患者飲食計劃,強化了患者對飲食的認識程度,為胃潰瘍問題的解決奠定了基礎。此外,個性化飲食護理從飲食、飲食教育、注意事項、禁忌等方面入手,提升了護理工作的科學合理性,完善了護理措施,提升了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慢性胃潰瘍患者應用個性化飲食護理的臨床效果突出,可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得到了患者的滿意認可。
參考文獻:
[1]饒錕. 規范化疼痛護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應用及對疼痛狀態和心理應激的影響[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 17(2):3.
[2]馬蕾, 帥冬梅, 宋雙雙,等. 規范化護理在腦腫瘤患者一體化18F-FET PET/MR檢查中的應用[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20, 30(7):3.
[3]李霞, 楊蕊, 田亞麗,等. 基于微信的延續性護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21, 2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