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助人性化護理工作,有助于提升骨科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骨科患者人性化護理工作的科學實施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內容則是在此背景下所提出。在具體的論述中,重點從不同的層面針對骨科患者人性化護理方法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骨科患者;效果
一、引言
在臨床醫學中,骨科疾病屬于多發病癥,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骨科、運動損傷、關節病、脊柱病等,在骨科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雖然不同的疾病會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但是在各類治療活動中都需要融合相應的護理工作。人性化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是提升患者護理質量以及整體治療效果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本文則針對該項護理工作的效果評價展開討論。
二、人性化護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手術護理
手術是骨科患者中最為普遍的治療方式,在手術治療中,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干預,對于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在具體的實施中可以從如下幾個層面入手:
1.術前護理
骨科患者術前護理的重點工作是做好患者心理準備和治療準備,為此,在護理人員首先對骨科患者開展術前健康教育,在這一活動中,與患者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對病理知識予以灌輸,告知患者后續的治療環節,從而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減少患者對未知手術所產生的恐懼。如果患者屬于創傷型,在收治初期,護理人員為其進行及時止血,并為患者口服抗生素以防止進一步感染。在安排患者進入手術室的前8—12小時,要嚴格禁食水。而面對一些特殊患者,還要做好特殊化護理,比如,在股骨頸骨骨折患者的手術治療中,如果患者在術前做過小腿皮牽引,護理人員需要細致觀察骨牽引針眼是否存在出血、發紅、產生水泡等現象,一旦發現異常,需要及時聯系治療醫師進行處理。
2.術中護理
在術中護理中,護理人員根據手術要求,利用已經形成的靜脈通道為患者實施麻醉,使其身體狀態達到手術要求,并幫助患者調整至舒適體位。在手術中,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實施安全防護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減少各類風險因素對手術造成的干擾。其中,為了防止術中感染,護理人員需要在醫師的允許下對手術鋪巾進行定時替換,所使用的鋪巾要盡可能保持清潔干燥。面對一些特殊患者的治療,護理人員要全面做好手術醫師的配合工作,比如,在關節置換手術中,往往會涉及到假體的試裝和植入,而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證假體處于清潔、干燥的狀態,并配合手術醫師進行植入。而在患者輸液或傷口清洗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將相關液體加熱至25攝氏度左右,從而減少低溫液體對患者的負面刺激,以此突顯人性化護理特點。
3.術后護理
隨著手術的順利結束,護理人員將患者穩妥安置于病房中,而且需要將其安排至海綿床靜臥,將患者調整至平臥位,并開展連續不斷的身體指標監測,出于人性化考慮,隨著外部環境溫度的變化,護理人員還會為患者進行身體保溫,并對患者進行補液,以此促進患者體液平衡。在此期間,需要對患者嚴格禁食,而且要將患者頭部調整至一側。在手術接受后,護理人員要確保患者切口的引流管始終保持流暢,護理人員會對傷口敷料進行精心處理,既要消毒,還要保持干燥。在術后靜養過程中,一些患者因為身體某一部分的皮膚長期受到作用力而產生壓瘡,為了防止患者發生這一不良狀況,需要對身體受壓的皮膚進行按摩和消毒。在這一階段,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對患者的肢體關節進行活動,將床腳抬到一定的高度,根據患者情況對其肢體進行簡單活動,還要對患者進行溫水擦浴,以此促進血液循環,在此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身體按摩,以此防范靜脈血栓出現。考慮到患者出現疼痛反應,出于人性化護理方面的考慮,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相應的干預,而在具體的干預中分階段進行操作,在手術剛結束后,患者的疼痛反應比較劇烈,在獲得治療醫師的允許后為患者使用了鎮痛藥物,后期患者的疼痛等級有所下降,則及時停止鎮痛藥物的使用,并通過輕度按摩或精神轉移的方式幫助患者緩解疼痛。
(二)康復護理
1.生活護理
幫助骨科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對于其身體的恢復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在該項護理工作中,首先應該做好身體恢復所需的營養供應,對此,在飲食中適當增加有助于身體恢復的食物,如豆類、魚、水果、蔬菜等富含鈣、磷、維生素的食物。其次,要做好環境護理。為此,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狀況將其調整至舒適體位,每日做好病房的清潔與消毒,而且要定期通風保持室內新鮮空置,還要根據患者要求合理調整室內溫度,謹防病房溫度在短時間內出發明顯增幅。
2.康復鍛煉
康復鍛煉是為了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態,謹防患肢肌肉出現萎縮,幫助患者在康復鍛煉中更好的恢復患肢及整個身體功能。在這一方面的護理干預中,主要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被動進行,第二階段為主動鍛煉。具體而言,整個訓練從小幅度的肢體活動開始,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進行必要的輔助,幫助患者身體逐步適應,然后利用相關器械引導患者將患肢朝著多個方向進行活動,借助這一形式的鍛煉,逐步提升患者患肢肌群的協調力。隨著患者身體運動功能的進一步改善,護理人員則鼓勵患者盡早下床,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逐步提升,引導患者開展自主鍛煉活動,如常見的屈膝訓練。在整個康復鍛煉活動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簡單活動逐步延伸到復雜運動,比如,在前期的鍛煉指導中,患者關節的活動幅度相對較小,后期逐步增加活動范圍,鍛煉強度也需要逐步提升,并在護理人員的督促與協助下堅持不懈。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骨科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人性化護理工作的科學實施,能夠使各個階段的治療工作順利推進,提升治療效果,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并協助患者更好的康復。為了充分突顯人性化護理工作的實際效果,護理人員需要明確各環節的護理要點,并嚴格把控。
參考文獻:
[1]藺婧.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 2020(21)
[2]劉伏嫦.人性化護理干預在骨科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9(31)
[3]向吉瑤,張玉蘭.人性化護理模式對骨科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 2019(18)
[4]張景秋.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肱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 2018(15)
李霞,女,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