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忠

四季變化,但是每天的路徑就在你輕盈的腳步里越來越美,越來越產生一種擋不住的誘惑——這就是北京西郊穿行在三山五園之間的北京綠道。綠道經過十三個新開的公園,有著江南風光,有著山野之趣,有著田園之韻,有著自然清新。走在綠道一路的風景里,春天花團簇擁,夏天荷花飄香,秋天稻浪流金,冬天西山晴雪……這每一個季節,每一天的綠道路徑經過的風景,讓人走在北京,卻似到了江南,山野晴和,塔影高湖,流連駐足,心暢氣舒。
七八年前,這條北京綠道正式開通,三米寬的林中小徑,有種曲徑通幽的感覺。在都市的繁華與喧囂里,這綠道突然緩解了城市擁擠的壓力一般,它幾乎是我每天都要光顧的地方。
我從家北面百十米的地方船營公園開始進入綠道。這條綠道,被詩人查干老師稱之為“宗忠小道”,綠草與野花,綠樹與白云,連椅與湖畔,稻田與櫻桃園,金山寺與戲樓,關帝廟與高湖,草坪與樹林……它們獨特的風韻,以及相互和諧構成的大景致,開闊了四野,改變了北京西部整個的生存環境。
我走在綠道上,把每天不同的景觀發在微信里,這美景也吸引了朋友們相約而來。外地的朋友也慕名而至,他們在去了長城、故宮、頤和園之后,忘不了到北京綠道,看看北京新的生態環境,北京已經不僅僅以政治、歷史和文化吸引人,而宜居、自然,也成為北京的靚麗風景線。
這一切肇始于南水北調,當浩浩湯湯的丹江口庫區的長江水奔涌而來,它們來到頤和園西南角的團城湖調節池,這三十三公頃的水面,總占地七十八公頃的區域,與頤和園昆明湖,以及相繼而恢復的千畝京西稻稻田,還有開掘的湖泊,組成了水與濕地的新生態。
圍著湖邊的綠道走著,季節變化卻讓人有了追逐時光與景色的心,時刻捕捉住這每時每刻的美。從繁花似錦,不知不覺走到了綠樹成蔭,仿佛一夜間呈現出斑斕多姿,突然就是冰與雪描繪著北國風光的大地。一切美不勝收,一切都愛在了心里。
這樣走著,不經意走到了一個湖畔,蘆葦與蒲葦,荷花與睡蓮,讓曾經的那些嘈雜的泥濘不已、破舊不堪的中塢村、北塢村、船營村等小村成了風景如畫的江南;村民們搬進了一路之隔的北塢嘉園,靚麗的樓房,這些乾隆時代從江南帶回的船工和稻農的后輩們,終于在今天享受了都市市民的生活環境。葦鶯在蘆葦間流水似的鳴叫婉轉翠綠,早霞與晚霞,白云與清風,都是如此沁人肺腑。
你會不經意走上一個高處的四面圖畫亭的瞭望塔,站在瞭望臺上,清風徐來,山涌水圍,景明樹新。
北望是玉泉山的定光塔,獨立于玉泉山的最高峰。這座塔有七層,層層紅白相間,琉璃塔頂,秀頎而威嚴,如今它倒影在高湖,高湖塔影成為了一個別致的風景。如果你在頤和園里,它倒影在團城湖中,你會以為那是頤和園的一部分。而在玉泉山東側的兩山公園里,定光塔更是近在咫尺,冬天配以木柴染成五色土的園林里,也是一片生機;而到了夏天,定光塔下兩山公園里的稻田與湖水,你仿佛生活在青山綠水的家園。
西望是連綿不已的西山,夏天西山如黛,白云涌起,一會兒工夫就是一場雨水,而東邊還是一片晴明,陽光燦爛,再看時一道彩虹架在北京城市的上空,有了“一道彩虹架京城”的奇觀;秋天的紅葉遍染群山,層層疊疊,不同顏色的樹葉,紅黃交疊,似乎是“青山不墨千古畫”的境界;到了冬天,雪下了一夜,你站在瞭望塔上,西山晴雪的勝景,你才真正領略為什么被列為帝都八景之一。平時看時遠處的雪山近在眼前,你的視野能看清每一棵松樹,以及跳上跳下的松鼠。
東望,你會看清北京城市的全景圖,中關村的標志建筑,以及遠在朝陽的銀泰中心、國貿三期,感受北京的重巒疊嶂,為北京的發展變化自豪。
南望,那是一片新的開闊的平原,抬眼處就是南水北調的團城湖蓄水池,然后,是新崛起的世紀城,積木一樣,華麗精彩。特別是中央電視塔,在夜晚你在這里觀看時,它像一個碩大的紅燈籠,高高地守護著京都的吉祥。
在瞭望塔上俯瞰,是一片片梯田,秧苗綠油油的,夜晚在稻田邊散步,蛙聲一片,“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你似乎到了江南。不過,這里的確美似江南,當年乾隆帝七下江南,從江南帶回了種稻、養蠶、繅絲的江南農人,這里利用玉泉山的水澆灌的稻田,加上京西日照時間長,生產的稻米比南方更有了一份清香、綿長和勁道,成了供應皇宮的稻米,因而京西稻名揚天下。
幾年前,京西稻幾近絕跡,這幾年公園環境的治理規劃中,京西稻又回到了這片三山五園的土地上。現在休閑的北京市民,不用再跑到江南去看稻田,稻花香里,孩子們老人們走在田埂上,勞動和豐收的景象就在眼前。
在插秧和收割的時候,孩子們還可以下到田里,一起感受勞動的艱辛,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
想當年乾隆在這里栽桑樹,種水稻,就是讓皇族弟子也一起參加耕織,體會一粒米一根絲的來之不易,可謂用心良苦。
累了,可以坐在往昔碾米推磨的石磙子上,碾盤磨盤成為了一個個石桌,那些每天圍著碾與磨轉動的時光,也許很多人都已經遺忘,而徹夜轉動的碾與磨,喂養了一代代人,這光滑的石磨與石碾上的痕跡,你摸一摸,就會學會理解和感恩,想起小時候母親一個人在夜里推磨軋碾,那些艱苦的日子,是你心里的隱痛,因而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每天的路徑,在不斷延伸,它從四海橋北,一路到了玉泉山下,朝西到了植物園,到了西山森林公園,到了八大處;往東到了海淀公園,到了中關村、北大清華……
這路徑這綠道串起的十三個公園,從前曾是荒廢破舊的村落,如今每一個公園都似乎是綠道串起的明珠,在海淀這三山五園里,美好的景致獲得了新生,往昔的帝王將相們逍遙的禁地,如今成為了百姓們休閑郊游的地方。
我每天走在這里,每一步延伸的,是越來越美的風景和越來越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