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婭 牟玲 王永義

摘要:總結1例重癥氨中毒性肺炎患者的康復治療體會。綜合康復治療,包括實時病情觀察,物理治療,體位管理,心理溝通,營養支持與健康宣教以及全方位的檢查和合理的用藥,整個康復過程包括不斷的康復評估、計劃、實施、效果評價四個步驟循環進行。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康復治療,病情好轉,心態更積極,自我管理及督促管理都有良好的提升,同時,通過優化管理模式,將康復治療模式及方法帶入家庭與社區,使患者長期甚至終身受益。
關鍵詞:康復治療;中毒性肺炎;氨中毒;個案
氨氣是一種具有強烈辛辣刺激性的氣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即為氨水。氨對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膚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氨可使組織蛋白變性,脂肪組織皂化,造成組織溶解性壞死,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及皮膚化學性炎癥及灼傷、肺充血、肺水腫及出血。現分享1例急性重度氨中毒性肺炎患者的康復治療體會。
1病例簡介
1.1病例特點
患者楊某,男,62歲,入院前1+月(2020年5月26日),患者在進行液氨儲存罐檢修作業時,因閥門泄漏導致液氨噴射(具體泄露量不詳),大量氨水噴向患者,患者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咽喉疼痛、口鼻處少許粉紅色分泌物,伴雙眼刺痛、全身多處灼傷感、煩躁不安,立即被送往當地鎮中心醫院,查體P 121次/分、SPO57%,給予開放氣道、高流量吸氧、呼吸興奮劑等治療,隨后轉至重慶西南鋁醫院,患者仍有明顯呼吸困難,高流量吸氧狀態下(FiO:40%)氧分壓:63mmHg,氧合指數157,伴二氧化碳潴留(54mmHg),給予氣管插管連接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隨后轉入我院ICU,完善胸部CT:1.右側氣胸,右肺組織壓縮70-80%;2.右側胸壁皮下氣腫;3.雙肺磨玻璃及實變影,考慮化學性肺損傷。后因大面積化學燒傷轉入燒傷專科醫院繼續治療,并行氣管切開、ECOM等支持,脫離呼吸機后轉入我院繼續治療,患者有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癥狀1月。
1.2查體
本次入院時T 36.9℃,P 107次/分,R 30次/分,BP126/85mmHg,SPO(鼻導管吸氧2L/min):95%,神清,輪椅推入病房,背部至骶尾部、右肘關節及左右膝關節處有大面積化學性燒傷并伴色素沉著,部分皮膚呈淡紅色,敷料干燥,氣管居中,頸部氣管切開處已縫合,縫合處可見少許黃白色分泌物,敷料干燥;雙肺呼吸音粗,聞及散在哮鳴音,未聞及濕啰音;心率107次/分,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捫及。雙下肢肌肉明顯萎縮,四肢肌力3級。
1.3輔助檢查
入院血氣分析: PH 7.49,PCO2 42mmHg,PO2 78.5mmHg,Glu 12.4mmol/L、Lac 1.8mmol/L、氧合指數 271;血鉀 3.24mmol/L;血常規:紅細胞數3.25x10^12/L、血紅蛋白濃度 99g/L;C-反應蛋白 12.04mg/L;白蛋白31.71g/L;D-D二聚體:2.31mg/L。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107次/min);胸部CT:兩肺紋理增多,雙肺可見較多纖維條索影、斑絮狀磨玻璃影、小片影、點狀鈣化及樹芽征,氣管與支氣管通暢。左側胸膜局部稍增厚粘連。
1.4既往史及家族史
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10余年。平素健康狀況良好,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認外傷史。
1.5臨床診斷
(1)急性重度氨中毒(2)化學性肺損傷(3)墜積性肺炎(4)低氧血癥(5)全身多處化學性燒傷(6)輕度貧血(7)低蛋白血癥(8)低鉀血癥
2綜合康復措施
2.1 MTD團隊康復評估
2.1.1MTD團隊分工:1.醫生采集臨床病史、風險把控、監測輔查指標、藥物調整;2.護士進行宣教、氧療、疼痛、壓瘡護理、營養管理、心理支持;3.物理治療師進行呼吸再訓練,輔助咳嗽咳痰、呼吸肌肌力訓練、運動訓練、ADL訓練。
2.1.2護士評估結果:意識狀態(清醒)、跌倒墜床風險評估(35分,有風險)、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2分,低風險)、營養評估(8分,營養不良)、疼痛評估(右側胸痛2分,輕度疼痛)、心理評估量表(抑郁自評量表53分(SDS)、焦慮癥狀自評量表58分(SAS))
2.1.3心肺物理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評估結果:患者在鼻導管吸氧2L/min??,平靜SPO2:?95%,呼吸模式為混合呼吸,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呼吸做功增加;咳嗽咳痰情況,痰液性質為膿性粘痰(>2/3)3分,24小時痰量>100ml??,痰較難咳出;主觀呼吸問卷,mMRC:4級?,Borg:4分(平靜時),SGRQ:48分;肺通氣功能測試:無法配合;呼吸肌肌力,MIP:?27cmH2O,MEP?:58cmH2O;四肢肌力:3級;四肢各關節活動度:正常;平衡、柔韌性、6分鐘步行試驗:無法完成;ADL評分:60分,中度依賴;洼田飲水試驗:4級,30ml水分兩次咽下,有嗆咳。
2.2康復治療
2.2.1物理治療:①氧療,改善組織缺氧。采用高流量濕化給氧。②呼吸訓練,改變患者呼吸模式,引導患者行腹式呼吸和唇縮呼吸。③氣道廓清,采用械輔助排痰和康復器具Acapella,阻力設置為3檔,8-10次/h,霧化后使用,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聯合主動呼吸循環技術輔助排出痰液。④針對吸氣肌力(MIP)27cmHO,利用賽客X1進行初始阻力為30%的吸氣肌訓練,每日二次。⑤肌力訓練,先活動關節,氧療支持下在床上有氧運動訓練靶心率的60%-80%,Borg評分5分,上下肢交替進行床上阻力單車訓練,分為熱身5分鐘,30瓦特阻力20分鐘,5分鐘恢復,從每天1次開始逐漸遞增為每天2次。⑥采取舒適放松體位,以半臥位為主,訓練時放松肩頸部輔助吸氣肌群,經鼻緩慢吸氣,經口緩慢呼氣,并注意觀察下胸部擴張情況。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由患者自行完成,以緩解氣短癥狀,10min/次,2次/d。⑦體位管理:白天間斷進行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體位改變。仰臥位時,床頭抬高40-60°,30min/次,2次。側臥位按照右側臥位-左側臥位進行,每2h一次,側臥位時在背部墊楔形枕,上方上肢下放置軟枕進行支撐。⑧言語治療師進行吞咽訓練。
2.2.2心理溝通與健康宣教: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對患者進行康復宣教,了解了患者康復的需求和環境條件,患者最大愿望就是能回家正常的生活,為此,我們共同制定了康復目標。同時,幫助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儲備,引導患者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認同患者的感受,對患者表示理解,主動向患者介紹環境,消除陌生感和緊張感。指導患者放松方法,如:緩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與此同時,積極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用鼓勵性和安慰性的柔和語言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戰勝恐懼。讓患者對角色有所適應,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2.3用藥指導:患者反復有咳嗽、咳痰、氣促癥狀,痰不易咳出,根據醫囑給予抗感染、祛痰鎮咳、降低氣道高反應、解痙平喘等治療。
2.2.4營養支持:營養科會診配置專屬營養餐。
3康復效果評價及康復治療再實施
3.1康復治療2周效果評價 訓練兩周后患者已可以進行肺功能測試,肺功能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呼吸儲備下降,彌散功能障礙?;颊叩脱跹Y較前糾正,但仍有氣促;咳嗽雖緩解,但仍有咳嗽,咳痰;輕微嗆咳;營養不良改善;患者治療心態更為積極。
3.2康復治療再實施 患者痰液性狀改善、血氧飽和度改善,高流量改為鼻導管吸氧,2L/min,20h/d;繼續加強呼吸肌肌力訓練,逐漸遞增吸氣阻力為40%MIP;繼續加強運動訓練(30-60min),1)四肢肌肉抗阻訓練2)踏車抗阻訓練3)步行訓練;訓練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心率及血氧變化情況(訓練終止:心率不超過120次/分、外周血氧飽和度下降5%或低于90%,Borg評分達5-6分或患者能夠耐受)
4結果
康復治療評估詳情見表1。
在多學科協作下,經過46天的物理康復治療,患者出院。患者在康復治療前和康復治療后對比,在未吸氧的狀態下,SPO為97%,mMRC指數由4級變為3級,吞咽、ADL、呼吸肌肌力等都有明顯的改善,6min步行試驗無法完成到152m,血白蛋白較前提升,貧血糾正,患者對戰勝疾病、回歸正常生活充滿信心,這次康復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5體會
氨有良好的水溶性,由呼吸道吸入人體后,可出現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 吸入量較大時可出現支氣管痙攣窒息、喉頭水腫、化學性肺水腫、呼吸窘迫綜合征等。
本例氨中毒程度重,并發癥多,肺部損害尤其明顯,有康復治療指征,故對該患者進行了綜合康復治療。
該患者在康復治療前鼻導管吸氧2L/min情況下SPO2為95%,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平路慢走即感氣促,故將鼻導管吸氧改為高流量濕化給氧,增加氧療的舒適性,并且保證給氧濃度及氧流量。同時引導患者改變呼吸方式,指導患者經鼻緩慢吸氣,經口緩慢呼氣,有利于加大胸廓活動幅度,增加肺活量。另外每日進行腹式呼吸和唇縮呼吸訓練,提高呼吸肌協調性。我們還對患者進行了吸氣肌訓練和四肢肌力訓練,提升患者的活動耐受能力。利用賽客X1,吸氣肌訓練的初始阻力為30%的最大吸氣肌力,每日2次,根據患者訓練情況逐漸遞增吸氣肌阻力。四肢肌力訓練主要采取上下肢交替進行床上阻力單車訓練,訓練中主要監測心率及Borg評分,氧療支持下心率在靶心率的60%-80%,Borg評分不超過5分。經過康復治療后患者的SPO可以在未吸氧情況下達到97%,呼吸困難程度分級由4級變為3級,呼吸肌肌力MIP 27cmH2O變為40cmH2O,MEP 58cmH2O變為75cmH2O,且四肢肌力由3級變為4級,患者氣促癥狀明顯改善。
因患者氨吸入后呼吸道會產生大量分泌物,合并肺部感染,痰液膿稠不易咳出,故我們給予氣道廓清技術,采用械輔助排痰和康復器具Acapella,霧化后使用,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教會患者主動呼吸循環技術(ACBT)輔助痰液排出,治療師可同時給予手法膨肺及扣背,利于肺部氣體交換及排痰。注意體位管理,白天間斷進行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體位改變。仰臥位時床頭抬高40-60°,30min/次,每天2次;側臥位按照右側臥位-左側臥位進行,每2h一次;俯臥位需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調整時間,一般每次半小時。以上措施讓患者咳痰更為順利,促進肺部炎癥吸收。
我們采取綜合康復手段,在心肺康復的基礎上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營養支持、日常生活能力等,讓患者可以堅定康復信念,逐漸回歸社會角色。
因為患者肺部已形成纖維化,肺功能損害呈長期趨勢,仍有咳嗽,咳痰癥狀,運動耐量仍偏低,所以將患者納入院外呼吸康復管理,遠程指導訓練,實時監測訓練狀態。
本病例經過多家醫院的聯合救治、多學科團隊協作的共同干預才能取得最大效果,體現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急性氨中毒可引起化學性肺損傷,及時有效的綜合康復尤為重要;另外教會患者自我管理及督促管理,優化管理模式,將康復理念及方法帶入家庭及社區,使患者長期甚至終身受益。因此,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實用急性中毒全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94-96
[2]范娜,朱婷,鄭玉婷.MTD團隊對學齡期骨科術后患兒的疼痛管理效果觀察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06:40-41
[3]劉海清,韓明鋒,冉獻貴,等.32例急性氨氣中毒患者肺部表現及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010): 1487-1488.
[4]李磊,李靜,喻鵬銘,何成奇,何竟,王任杰,魏全.1例重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康復治療體會[J].中國康復,2020,35(7):372-374.
[5]張麗,甘秀妮.主動呼吸循環技術干預慢性呼吸疾病的系統評 價和 Meta 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8)∶31-37.
[6]Eastwood G,Oliphant F.Is it time to adopt a set of standard ab-breviations for patient body positions in the ICU[J] Aust Crit Care,2012,25(4):209.
[7]薛長江郝鳳桐.1例急性重度氨氣中毒患者的3年隨訪臨床分析[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3,26(5):340-341.
項目名稱:吸氣肌訓練對塵肺患者呼吸康復的強化作用的研究(項目編號1:2019MS05; 項目編號2: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