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旺 李 琳 渠何灝鑌
(作者單位:海口經濟學院傳媒學院)
2018年4月13日起,海南省正式開始探索和推進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海南”也成為全國人民持續關注的熱點詞匯之一。海南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在地區經濟中,旅游業是海南的支柱產業之一,2019年海南省旅游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中的比重高達19.78%。目前,如何從競爭激烈的國內旅游市場中突出重圍,加快旅游商品的推廣和銷售,使旅游業能夠持續、高速地發展,是海南省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9.44億,較2020年12月增長1 707萬,占網民整體的93.4%;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較2020年12月增長1 440萬,占網民整體的87.8%[1]。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在短視頻平臺上觀看或搜尋旅游相關內容。其中,以重慶、西安為代表的城市乘著短視頻浪潮搖身一變,成為手機世界里的“網紅城市”,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助推當地經濟快速增長。以重慶為例,該市依托網紅城市的紅利,在2021年GDP增量位居全國第五,名義增速15.11%。短視頻這一傳播形式的出現,剛好符合當下海南省旅游業的推廣和營銷需求。
城市形象是一個城市多重面貌、豐富內涵的綜合體現[2]。優質的城市形象是一張對外推廣的金名片,會帶給城市旅游資源巨大的宣傳和推廣效力。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有序開展,海南省正處在新舊城市形象的更替過程中。引導民眾選擇海南,并將海南從冬季避寒勝地轉變為全年皆可前往的旅游天堂,是海南省城市形象建設的發力重點,這也為短視頻機構和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創作方向與思路。
海南省早期的城市形象推廣多依靠政府主導的電視形象宣傳片。這種方式雖有制作精良、敘事宏大的優點,但也有過于抽象、不接地氣的缺點,產生的影響力有限。再加上海南在國內民眾印象中只有偏遠、炎熱、海灘,城市形象不夠明晰和豐富。短視頻的內容接地氣、碎片化、創作自由度高、趣味性強等特點,可以更好地彌補以往城市形象宣傳的不足。比起旅游管理部門單一的傳播方式,民眾廣泛參與的傳播在擴大城市知名度方面更勝一籌[3]。民眾在城市的街邊小巷隨手拍攝的一段短視頻內容,就是對當地自然景觀或民俗風情的一次推廣,更有可能成為引爆全網的旅游“種草”視頻。例如,2018年,一段拍攝于重慶李子壩的輕軌穿樓視頻在抖音迅速走紅,帶火了重慶旅游業。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們紛紛前往“打卡”記錄,使當地日接待游客量達到萬余。在這種火爆現象背后,除短視頻本身的作用外,還因為視頻內容帶有強烈的地域特色。由于重慶山多、地勢高,樓房建造與國內其他城市有所不同,許多樓房都會依山而造,造就了極具特色的輕軌穿樓景觀。因此,隱藏在視頻內容背后的地域獨特性和稀缺性,才是其火爆全網的深層原因。
以上述內容為基礎,在進行短視頻內容創作時,要進行差異化創作,扎根本土,明確海南特色。與其他旅游城市相比,海南勝在擁有豐富的自然海岸資源、珍稀的紅樹林、美妙的海洋生物群、保留完好的熱帶原始森林、別具一格的南洋海島民俗風情、地道的海南美食。因此,可以圍繞以上的特色旅游資源進行內容創作,不斷強化地域特色,在眾多旅游城市的比拼中突出重圍。還可通過大量用戶對當地特色景觀、居民生活狀態、日常飲食、游玩項目等進行分享與二次創作,不斷補充城市形象的微觀內容,從而共同構造出虛擬世界里的“海南形象”,以此優化和提升城市形象,增強海南省旅游資源的吸引力。
想用好短視頻這一工具,先要理解爆款內容的推薦邏輯。市面上的短視頻平臺眾多,各自都有其內容推薦機制。但本質上都是利用海量用戶數據進行個性化內容分發的算法,即基于用戶網絡行為的推薦、基于用戶信息的協同過濾推薦、基于用戶社交關系的關聯推薦、基于內容的關聯性推薦[4]。“爆款”短視頻的產生,就是將優質內容精準推薦給目標用戶,通過用戶的高頻互動來提升內容的推薦權重,從而進入更高級的流量池。“爆款”是經算法驗證的優質內容,契合了大眾審美情趣。相比普通的宣傳推廣視頻,短視頻“爆款”內容或IP賬號更有可能成為某細分領域的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若將眾多已有爆款視頻與能穩定輸出內容的短視頻IP賬號聯合起來,以點帶面,組成海南省旅游資源對外宣傳的IP矩陣,對目標人群的影響力將不可估量。
以“抖音”為例,截至2021年8月8日20點,筆者通過搜索“海南”“海南旅游”“海南美食”“海南玩樂”“旅游”關鍵詞,設置粉絲量不少于1萬的短視頻賬號為1個有效樣本,在人工排除與海南省旅游資源直接或間接關聯的賬號后,共獲得36個有效樣本,如表1所示:

表1 抖音平臺海南旅游賬號數據(2021年8月8日)
經統計,總粉絲量723.5萬人、總點贊量4 572.5萬、總作品量8 578。按短視頻業內3%的贊播比(點贊與播放量的比值)計算,可得總播放量約14.288億次(未去重)。如此巨量的曝光度,對提升海南城市形象及促進旅游資源推廣有極大幫助。通過建立“爆款”IP矩陣,能夠提高海南省的對外宣傳能力,減少運營成本,形成內容規模效應;同時,還能通過互推、聯動等運營手段實現導流粉絲的目的,產生協同效應,幫助各獨立IP賬號快速突破發展瓶頸。另外,在海南省某些城市形象推廣的重要節點或階段,還可以利用IP矩陣統一傳遞信息或價值,快速發揮集體創作的力量,擴大宣傳和推廣力度,形成放大效應。
海南省旅游業發展較快,但依舊存在一定問題。首先,旅游要素單一。大眾對海南的認知僅限于自然風光,而對海南本土文化、人文歷史等的認知度較低。海南擁有黎族文化、騎樓文化、雨林文化等極具特色的文化積淀,但目前海南省在歷史人文特色旅游方面的影響力較小。游客對當地的人文資源和特色節慶知之甚少,在海灘和酒店體驗游玩項目后,也沒有配套設施和渠道供其進行深度游,導致旅游業無法進一步挖掘游客數據。而海南極具地域特色的旅游資源又多在偏遠郊區和村落中,特色民俗風情和地道美食缺少曝光渠道。短視頻的出現,可以充當媒介解決兩端的供需矛盾。本地旅游資源擁有者通過創建和運營短視頻賬號,將短視頻內容添加定位,就有機會被正在海南游玩的游客看到,從而促成游客前往體驗和消費。在進行內容創作時,應以人為核心,選擇容易引起關注、強化記憶點、催生二次傳播與分享的城市符號,以符合用戶快速閱讀與消費的習慣,占據傳播優勢,形成傳播熱點[5]。
其次,銷售渠道匱乏。海南擁有椰子、山竹、榴蓮、蓮霧等豐富的熱帶水果資源;黎錦、椰雕、貝雕等眾多手工藝品;還有文昌雞、鷓鴣茶、椰子糕等特色美食,但均銷量有限。除大眾對其缺乏了解外,這種情況還與當地民眾、商家缺少便利有效的銷售渠道相關。目前,依托短視頻平臺而興起的直播帶貨正在改變國內銷售市場的格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上半年,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3.09億,預計2020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將突破萬億。同時,各大短視頻平臺紛紛助力商品線上銷售,用戶可通過短視頻內容鏈接抖音小店、快手小店等進行銷售。把握短視頻線上銷售的變革紅利期,可有效解決海南旅游商品的“銷售難”問題,在推廣旅游資源的同時加速商品變現。
在創作端,短視頻的內容創作并非易事。創作者需要通過前期策劃、中期拍攝、后期剪輯、平臺投放、運營監測、復盤優化等諸多步驟,才能制作出符合用戶喜好的短視頻內容。一部出色的短視頻作品,必然要在畫面、形式、內容等方面有突出的賣點,這樣才能讓受眾喜愛,從而促使其分享、點贊、評論作品,助推短視頻進入上層流量池。多頻道網絡(Multi-Channel Network,MCN)機構和職能機關有足夠的資金與團隊來保證穩定的內容輸出,但對于新入門的短視頻創業者或普通用戶來說,創作門檻相對較高。普通用戶常面臨創作不出好內容、有好創意卻無法實現、有好作品卻不懂運營規律等難題,從而導致播放量等數據不佳,陷入創作死循環,長此以往,必然會打擊創作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受眾端,游客在進行旅游地點選擇時,只有相關城市高頻出現,且內容質量突出,才能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要達到此目的,是需要大體量、規模化的短視頻內容作為底層支持的。因此,在海南省的旅游商品資源推廣過程中,離不開眾多的小、微體量的短視頻創作者的參與。
政府相關宣傳部門可牽頭創立海南省短視頻工會,處理創作端和受眾端的供需矛盾。短視頻工會應積極歡迎本土內容創作者的無條件加入,以吸引更多的創作者參與到城市形象推廣和分享過程中,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度過創作初期階段。短視頻工會要通過建立短視頻賬號的篩選機制,找到與城市形象和調性匹配度較高的賬號進行重點扶持;要建立完善的短視頻資源共享系統,如攝影、攝像設備的互通有無,提升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適當降低或減免新號的運營成本;要對新賬號進行內容把脈,不斷放大和強化自身優勢,規避創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要定期開展實用技能培訓,讓創作者在提升個人能力的同時,緊跟短視頻前沿動態,不斷提升對熱點和時事內容的敏感度;要建立年度嘉獎機制,對在海南旅游商品資源對外推廣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賬號進行獎勵。短視頻工會的創立,能夠對整個海南省短視頻行業產生積極影響,促進海南城市形象的有序和持續輸出,提升海南省旅游資源的對外競爭力,同時滿足受眾端的旅游內容需求。
海南省正處在“自貿島”建設的攻堅時期,亟須新的傳播方式來提升城市形象,加速本省旅游商品資源的推廣和變現。海南省可以借助短視頻作為宣傳和營銷的突破口,向外界展現多姿多彩的海南故事、綺麗的海南風光,以及獨具特色的海南物產,讓更多的游客來到海南,愛上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