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加快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省份之一的目標,充分運用市場力量、社會力量、法治力量、文化力量,切實把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做實、做細、做成品牌,努力讓營商環境成為我省疫后重振新標識、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區域價值提升新優勢。
——當前,營商環境建設的內涵和要求,正在從點上突破向整體發力轉變,從表層修復向系統重構推進,從注重硬環境建設向更加注重制度供給、理念更新、文化涵養等軟實力提升跨越。我們要在全國發展大局和湖北發展實際中把握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這對今年“開局企穩、復元打平、再續精彩”極為重要,對疫后的湖北極為重要,對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極為重要。
——穩住經濟大盤,關鍵是穩一季度、穩市場主體、穩工業、穩投資、穩外貿、穩消費、穩預期,這些“穩”都要靠優化營商環境、壯大市場主體來實現。要以營商環境之“優”促進經濟大盤之“穩”,以一流營商環境集聚資源要素、促進循環暢通,實現穩中求進。
——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給市場放權、為企業松綁、讓群眾便利,切實降低企業綜合營商成本,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清理涉企收費降低財務成本,推進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加強煤電油氣運等保障降低要素成本。
——要發揮良好營商環境“磁場”和“洼地”效應,持續深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腳踏實地把綜合交通樞紐做強做優,把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做強做優,把低成本、高效率現代物流體系做強做優,把高標準市場體系做強做優,真正使湖北的地理優勢轉化為區位優勢、發展優勢,建設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內陸“新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