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前旭
培訓時間難以保證?內容缺乏針對性?形式不夠靈活?保障機制亟待完善?全面提高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該如何做
黨員教育培訓是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斷、重大部署。
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質量勢在必行。筆者圍繞“全面提高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目標要求,通過組織座談研討、自查自糾、實地察看等形式,對武漢市硚口區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并撰寫工作報告。
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現狀
截至2021年12月,武漢市硚口區共有基層黨組織數1779個,共有黨員43460人,在崗黨員10786人,離退休黨員25012人,其他黨員員7662人。其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3330人,事業單位人員3104人,企業管理、專業技術人員304人,工勤技能人員298人、兩新組織黨員3750人。從黨員文化水平看,初中及以下黨員8622名,占總數的19.84%,中專、高中文化12153人,占總數的 27.96%,大學專科8627人,占總數的19.85%,大學本科12116人,占總數的27.88%,研究生1942人,占總數的4.47%。從年齡分布來看,60歲及以上黨員22354名,占總數的51.44%,35歲及以下黨員6140人,占總數14.13%。總體來看,全區黨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問題比較明顯。
硚口區始終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和《2009-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工作規劃》文件精神。結合區情實際,制發《全區貫徹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的實施意見》,堅持示范培訓、普遍輪訓、任職培訓相結合,分層分類推進各領域黨組織書記、黨建指導員、黨建專員、黨員和發展對象等培訓全覆蓋。
《規劃》實施以來,硚口區舉辦區級培訓班41期,集中培訓黨員2287人;基層單位舉辦各級培訓班1132期,集中培訓黨員31684人。區級培訓實現全區基層黨組織書記分領域、分批次全覆蓋,共舉辦培訓班30期,培訓黨組織書記1658人。各單位黨(工)委認真落實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培訓全覆蓋的要求,共舉辦培訓班557期,培訓黨組織班子成員3630人。
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特色做法和成效
硚口區緊密結合區委中心工作,結合當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結合黨員實際需要,樹立“大教育”理念、建立“大培訓”格局。
(一)堅持上下聯動,整體推動,探索黨員教育培訓新機制。建立和完善黨員教育培訓責任、制度、經費等資源合理配置的保障體系,通過上下聯動、定期調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成立區黨員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召集人,區紀委監委機關、區委宣傳部等為成員單位,每年至少召開1次會議,協調推進全區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明確各街道、各單位黨員教育工作的職責分工、目標任務和組織領導。二是建立考核評估機制。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情況和指標完成情況作為黨委(黨工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和全面從嚴治黨專項考評的重要內容。各級黨組織結合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黨員述學評學,將黨員教育培訓考核結果作為黨組織和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三是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建立財政撥付為主、區管黨費為補充的黨員教育培訓經費保障機制,區管黨費每年列支黨員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區級財政預算按照每名黨員每年50元的標準列支全區黨員教育經費,每人每年200元的標準列支社區黨員教育經費,與惠民資金、社區黨建工作經費一并撥付到位。近年來,平均每年投入黨員教育培訓經費達到250多萬元,其中黨費支出190萬余元,財政撥款60萬元。
(二)堅持聚焦中心,因材施教,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實效。堅持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因地制宜、按規施教、按需施教、守正創新,強化分類指導。一是分類抓好培訓全覆蓋。根據各領域行業特點和黨組織職責任務,結合基層黨組織書記、新黨員、青年黨員、老年黨員、流動黨員等群體實際分類施教、開展培訓。重點針對上級培訓未覆蓋的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下崗失業黨員等,按需開展技能培訓;對于老年黨員、行動不便黨員,采取送學上門等方式進行。二是廣泛開展經常性教育。嚴格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其中,指導各黨支部開展學習交流、討論。三是深化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和完善“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結合區委主題教育工作部署要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育培訓的首要任務和中心內容,作為加強黨的建設和全體黨員的終身課題。
(三)堅持靈活多樣,創新載體,搭建黨員教育培訓新平臺。堅持集中培訓、集體學習、個人自學和組織生活、實踐鍛煉有機結合,不斷拓展黨員教育培訓新路徑。一是創新集中培訓形式。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模擬式、互動式、觀摩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沉下去”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依托紅色教育基地和知名高校的優勢資源,打造具有硚口特色的“黨校+高校+紅色教育+實地觀摩”的教育培訓模式。二是優化信息學習平臺。通過“先鋒硚口”“老黨員之家”“桑榆云硚”“云上黨建”等信息平臺,開辦網上黨校、網絡黨課、互動學習等欄目,大力倡導以互聯網思維和新媒體方式創作黨課作品。三是豐富黨員電教資源。堅持“小切口、小題材、小投入、新媒體”創作理念,圍繞全區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思路和工作舉措,每年制作黨員電教片不少于5部,開展優秀電教片展播,展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風采。
(四)堅持統籌兼顧,整合資源,著力構建黨員培訓教育新格局。將“四庫”建設作為夯實黨員教育基礎的重要舉措,統籌整合區域黨建優質資源,構建師資庫、陣地庫、學習資料庫、優秀課程庫。一是精心規劃打造陣地。發掘區域黨員教育優質資源,升級打造市、區兩級黨員教育陣地。古田街道羅家墩社區投入28萬元,打造集教育、服務、活動為一體的政治生活館;升級漢水熙園小區黨群服務驛站,總結形成四新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經驗。二是拓寬渠道建強師資。從省市區委黨校、重點大學選聘一批理論工作者作為“主職”師資,從各單位推薦一批基層黨務工作者作為“兼職”師資,邀請一批專家學者、優秀黨政領導干部、先進模范人物、基層一線工作者作為“客座”師資,實行動態管理,每年發布一次師資名錄。三是整合豐富學習資料。整合黨員教育培訓核心資料、基層單位專業資料和特色資料,利用各類主題活動,組織制作一批高質量的黨員教育電視片和黨課微視頻,運用網絡平臺建立開放共享的黨員教育培訓電子資料庫,方便黨員即時學習。四是開發完善課程資源。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規黨紀、黨史、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等開發系列課程。每年分領域、分主題確定并公布一批優秀課程,納入區優秀課程庫,定期對優秀課程名錄進行調整更新。
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硚口區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成效,但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黨員教育培訓時間難以保證。社區黨員、兩新組織黨員和流動黨員工學矛盾問題較為突出,參加集中教育培訓機會較少;缺乏有效的培訓手段,存在一定的盲區;有的黨員學習意識不強,對黨內事務漠不關心,忙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常年不參加培訓學習,甚至找人代訓;有的黨員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參與集體學習教育活動的意識不強;基層黨組織抓黨員教育培訓的認識不到位,導致部分黨員集中學習安排不夠、學習機會不多等等,這些原因導致黨員教育培訓時間難以保證。
(二)黨員教育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由于廣大黨員的工作性質、知識層次、思想理念等不同,因此對培訓的需求也不一樣。調研發現,有的培訓只注重加強業務能力,忽視了政治理論、黨性修養,培訓內容碎片化,不能突出黨的基礎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體地位;有的培訓過于突出黨務理論知識,內容實用性不強,特別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得不夠緊密,培訓方案“一刀切”,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黨員教育培訓形式不夠靈活。部分基層黨組織在抓黨員教育培訓中普遍存在方式過于單調、內容過于單一、需求過于籠統等問題,局限于傳統的教育培訓模式,缺乏創新觀念,缺少創新手段,導致黨員對教育培訓積極性不高。有的基層黨組織沒有制定黨員教育培訓計劃,學習培訓的隨意性較大;有的黨組織只強調學習次數,培訓形式千篇一律;有的黨組織存在以學習文件代替培訓,政治理論與業務能力沒有有機結合,形式枯燥單一,黨員興趣不大;特別是部分社區黨組織對流出黨員的聯系管理不及時不到位,參加培訓難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四)黨員教育培訓保障機制亟待完善。總的來看,黨員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仍然有限。全區黨員教育培訓經費僅按照每名黨員每年50元的標準列支,無法滿足黨員年度培訓工作的實際需要,尤其在兩新組織、社區等領域,培訓經費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全區黨員教育陣地建設有待加強,缺少黨性教育類、經濟社會類陣地;基層師資隊伍弱化問題不容忽視,政治理論、經濟社會類師資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
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幾點建議
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事關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堅持以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和《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為抓手,針對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突出實踐實干實效,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量。
(一)增強意識,落實黨員教育首要政治任務。黨員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務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量,要建立健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長效機制,完善政治學習制度,全面落實政治理論教育。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課,全面納入教學計劃和教學布局,每年制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計劃,列出必讀書目和篇目,明確學習目標要求。
(二)提高站位,推動黨員教育工作服務大局。黨員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應有之義。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量,要著眼建設過硬黨員隊伍,把黨中央最新精神和決策部署,尤其是黨對黨員的號召要求等,及時納入教育培訓,實現融入大局搞教育、建強隊伍為大局。只有堅持在大局下行動,找準定位、發展方位,黨員教育才能與黨和國家事業同向同行,更好體現黨員教育的價值。
(三)抓實舉措,明確黨員教育培訓重點項目。采取項目化方式推動黨員教育培訓目標任務落實落地。實施黨員全員輪訓工程。科學編制黨員輪訓工作方案,每年就黨員集中輪訓工作作出安排,分期分批組織實施,每年培訓人數不少于所屬黨員總數的25%,采取示范培訓、專題培訓、普遍培訓、基層黨委兜底相結合的形式,把全體黨員普遍輪訓一次。實施新黨員黨性提升工程。建立新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機制,制定和完善學習管理制度、學習檔案制度、檢查督促制度。每年“七一”前后,舉辦新黨員示范培訓,端正新黨員入黨動機。實施社區“紅色頭雁”培養工程。圍繞適應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需要,建設一支專業化“紅色頭雁”隊伍。構建市、區、街道分層負責、各有側重的社區“紅色頭雁”培訓培養機制。實施黨務工作者業務能力培訓工程。堅持組織培訓與個人自學相結合、集中教育與經常性教育相結合、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等方式,加強街道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培訓,通過跟班學習、輪崗交流、掛職鍛煉等形式,提高黨務工作者的能力素質和業務水平。
(四)加大力度,健全黨員教育體制機制。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推進制度體系、內容體系、方法體系、信息化體系、基礎保障體系、組織領導體系建設,構建科學規范、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黨員教育工作體系;抓好法規制度落實,按照“要精要管用”理念制定完善黨員教育各項配套政策制度,加強分類指導、過程指導、靠前指導,提高制度執行力;探索建立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發展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根據黨員增長數量足額匹配培訓經費;建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協調機構,健全運行機制,推動形成各盡其責、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