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彥 譚濤







摘? 要:中小規模豬場具有物資、人員和豬群進出少,豬場主直接參與生產執行意愿強等生物安全方面的優勢,但卻面臨著缺乏技術指導、管理不規范、進出場隨意性大、生物安全意識淡薄、資金投入有限等問題,造成中小規模豬場的非洲豬瘟防控現狀堪憂。綜合上述諸多因素,中小規模豬場要想達到理想的非洲豬瘟防控效果,做好豬場圍墻附近的“近身防控”是可行之策。
關鍵詞:中小規模豬場;生物安全;近身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1.33 ? ? ?文獻標志碼:C ? ?文章編號:1001-0769(2022)01-0073-04
筆者最近走訪了一些中小規模豬場,發現這些豬場具有物資、人員和豬群進出少,豬場主直接參與生產執行意愿強等生物安全方面的優勢,但卻面臨著缺乏技術指導、管理不規范、人員和物資進出場隨意性大、生物安全意識淡薄、資金投入有限等問題,造成中小規模豬場的非洲豬瘟防控現狀堪憂。本文就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嘗試探討其解決方案。
1? 樹立生物安全意識,提升防控信心
最初在構建生物安全體系時,中小規模豬場往往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在努力改變了一些硬件和操作手段后,一些豬場還是暴發了非洲豬瘟,于是開始懷疑利用生物安全防控非洲豬瘟的有效性。生物安全對生產、生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不便,甚至令人無所適從,質疑自己能否做好生物安全,以至于不少豬場的非洲豬瘟防控全憑“運氣”(圖1)。非洲豬瘟病毒顆粒較大,通過空氣直接傳播的能力有限,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一般,多數消毒藥能夠有效殺滅病毒[1],生物安全對其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張桂紅等在調查我國祖代豬場的非洲豬瘟發病率后發現,生物安全防控好的豬場幾乎沒有發病情況,說明通過生物安全防控非洲豬瘟是可行的。所以,對于中小規模豬場的生物安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使豬場全體人員樹立生物安全意識,提升防控信心,激發大家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做好生物安全[2]。
2? 合理使用資金,提升防控效果
在構建生物安全體系時,資金和智慧同樣重要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于資金相對缺乏的中小規模豬場,怎樣智慧地使用資金更重要。
2.1 做好分區規劃,減少重復建設
建了拆拆了再建的多次改造會消耗大量的資金。要想減少重復建設,需要在改造前做好分區規劃及確定建造標準。簡單來說,分區規劃就是確定各個功能區的界線以及不同功能區之間通道的位置[3](圖2);確定建造標準就是對圍墻和消毒通道設定明確且具體的標準。分區規劃和建造標準不變就不會有太多的拆建。同時做好資金預算,切莫在某個環節投入過多,造成其他環節資金不足,從而形成人為防控漏洞。
2.2 集中力量,做好近身防控
生物安全防控效果=防控層級×每一層級的防控效果。中小規模豬場資金有限不可能為出入豬場的人員、物資設置過多的防控層級。把進入豬場最后一關的防控做好,同樣也能達到很好的整體效果。所以,中小規模豬場不必糾結自己資金等不可改變的現實,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提升進入豬場最后一關的“近身防控”上,同樣也能達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2.2.1 強化圍墻的阻隔功能
圍墻不僅包括豬場四周的圍墻,還包括場內不同功能區之間的圍墻[3]。圍墻應當起到阻止人、車、豬、物等隨意進入豬場或跨越不同的功能區[3],但現實是很多豬場的圍墻由于縫隙、孔洞過多并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常見的與圍墻有關的問題有:下水道沒有用鐵絲網防護;圍墻有殘缺或縫隙(圖3);圍墻上有其他不受控制的通道(圖4);大門和通道不能常閉或四周縫隙過大(圖5)等。
2.2.2 提升消毒、淋浴通道的防控效果
不同的消毒通道雖然不盡相同,但均需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首先,這些通道的位置必須在兩個功能區的交界線上,如果脫離了兩區交界,就勢必存在內外交叉,抵消部分消毒作用(圖6)。其次,均需做到單向流動,并杜絕內外接觸,經過洗消的人員或物資只能在凈區活動和接觸凈區的東西。再次,不同物資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在消毒前根據物資特性和消毒方法的特點對物資進行正確的分類能實現更好的消毒[3]。最后,需要經常檢查各出入場的通道,確保消毒效果與單向流動。如:浸泡通道消毒藥的濃度、溫度、浸泡和作用時間、是否有內外接觸等;烘干消毒通道溫感探頭的位置和精準度、擾流風機的運轉、物資的擺放、有效溫度的持續時間等;淋浴通道是否存在水的漫流、淋浴是否徹底等。
2.2.3 裝豬臺的設計與分段趕豬
中小規模豬場往往缺少專業的車輛洗消中心、中轉裝豬臺等,所以更應加強裝豬臺和趕豬道的設計(圖7)。將趕豬道分為幾段,每段之間用實心單向門和地面的擋水槽進行分隔,以便分段趕豬和洗消,同時實現豬群、水流、人員的單向流動[4];在場內和場外分別設置洗消用具和水源,防止內外工具混用;在裝豬臺內外交界地方設置視頻監控,防范和杜絕裝豬過程中的任何內外交叉或物品傳遞。
3? 發揮中小規模豬場優勢,減少出入
中小規模豬場入場的人員、物資雖然較少,但由于缺乏管理和缺失計劃性,出入豬場的隨意性較大,導致每次入場數量雖少,但頻率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物安全風險。在加強入場計劃性的同時,在入場通道處設置密閉的暫存箱,將不同供應商送到的物資暫存,達到一定量時集中洗消進場也是很好的辦法。另外,廚房是風險較高的區域之一,盡量將廚房移出豬場并請專人負責廚房工作,同時注意飯菜的生物安全和入場消毒。
4? 制訂流程制度,降低生產、生活的隨意性
中小規模豬場員工較少,往往忽視流程和制度的制訂和貫徹[4]。缺少了制度和流程作為參照,生產、生活的隨意性會逐漸放大,一旦超出安全范圍就會形成防控風險。所以,中小規模豬場也需要進行流程和制度的制訂和貫徹。在制訂流程制度時可以參考其他豬場的經驗,但更重要的是要與自身的硬件和實際相結合。
5? 提高員工素質,堅持長期有效執行
再好的生物安全體系離開了人的執行都形同虛設。為了提升員工的執行力并進而養成執行習慣,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流程和制度要相對穩定,不能朝令夕改。政策的不穩定將使員工無所適從,更談不上執行力的提升。其次,加強生物安全培訓,提高操作水平和防控意識,做到知行合一。培訓以實操為主,采用“說給他聽,說給我聽,做給他看,做給我看”的四步法,減少溝通和操作上的偏差。再次,加強過程管理。在重要的位置設置視頻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偏。最后,改善員工生活,適當更新員工。生物安全勢必會讓一些員工感到不適,應想辦法減少對員工生產、生活的影響,同時視具體情況進行員工更新。
6? 總結
與規模豬場相比,中小規模豬場在生物安全方面投入較少,面對非洲豬瘟缺乏防控信心和專業的技術指導。要想達到理想的防控效果,做好進入豬場時的“近身防控”是中小規模豬場防控非洲豬瘟的可行之策。
參考文獻
[1] 汪葆玥,劉玉良,馬靜,等.非洲豬瘟:傳染源和傳播途徑研究進展與分析[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20,28(5):103-110.
[2] 謝向萌,盧峰,陳獻欣,等.規模豬場密閉連廊及相關設施的設計和應用[J].中國動物檢疫,2021,38(2):63-67.
[3]李家輝,張韻,仝知順,等.寧遠縣中小規模豬場生物安全現狀及對策[J].湖北畜牧獸醫,2021,42(5):40-42.DOI:10.16733/j.cnki.issn1007-273x.2021.05.014.
[4] 呂秉福.淺析中小規模豬場生物安全管理[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