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朗
東海揚波,四明起舞。
歷史時針指向2022年,新年的曙光照耀著東海之濱,中共寧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了!這次高舉旗幟、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的大會,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謀劃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標志著寧波已經昂首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新的征程,召喚新的進發。未來五年,將是充滿艱辛和挑戰的五年,將是翻篇歸零、接續奮斗的五年,更是追趕跨越、再創輝煌的五年,“寧波號”巨輪怎樣才能奮楫揚帆、劈波斬浪,開創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新局面呢?
其一,堅持一個中心:把握第一要務,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會號召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港產城文”融合發展。一些重要方面不僅有定性要求,而且有定量指標。比如:要求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國領先,涌現一批代表“中國制造”的領軍企業、知名品牌;要求打造國際開放樞紐之都,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地位基本形成,成為國家重要的初級產品配置中心和儲運基地……
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宏偉而艱巨,顯示出堅定的自信和強大的氣魄!然而,這些又是必須如期實現的目標,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因為,“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為高質量發展按下快進鍵,實現更快更優質的發展,才能解放、發展生產力,才能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才能鞏固放大港口、開放、制造、民營經濟優勢,筑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積蓄“好”的動能,增強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全市上下只有堅決扛起新發展階段歷史使命,奮力開創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建設新局面,才能在加快建設現代化新征程中書寫更加精彩的寧波篇章。
其二,牢記一個宗旨: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五年,寧波要打造“六個之都”,實現這一具體目標是為了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是厚植人民至上情懷,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生動體現。
馬克思說過:“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民群眾對黨的支持程度,取決于人民群眾利益的實現程度。人民締造了歷史,創造了財富,就應共享發展紅利。過去的百年征程,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未來五年,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時刻站在群眾利益的角度,聚焦國情國力、人民需求變化,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公共服務大提質,推動生態環境大優化,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堅持全民共富、全面共富、漸進共富、共享共富,推進社會保障普惠共享。聚焦縮小“三大差距”主攻方向,推動公共服務由城市向農村延伸、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蓋,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升級。全力打造“善育、優學、健康、頤養、安居、保障、溫暖”等七個“浙里甬有”幸福民生品牌,等等。通過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其三,高擎一面旗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奏響創新澎湃樂章。
改革,是黨代會報告的關鍵詞之一。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不是修修補補、零敲碎打就能實現的,必須更新觀念、創新理念,以系統性思維塑造變革,以創造性張力推動變革。
時至今日,改革舟至中流,已無石頭可摸。好啃的骨頭基本都啃完了,剩下全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開放的重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新體制下,根據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找準突破性抓手,把握趨勢規律,以前瞻思維、變革意識,因勢而謀,順勢而動,系統重塑思路方法,對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進行全面改革和不斷完善,力爭取得更多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寧波有“改革開放前哨”的美譽,寧波人向來敢說敢做,敢于吃螃蟹,敢為天下先。未來五年,為回答時代之問、擔當窗口之責、引領發展之變、開創風氣之先,贏得主動、贏得先機、贏得未來,寧波將在功能布局、發展動能、要素配置、城鄉風貌、治理模式、干部能力等方面大力推進“六大變革”。相信“甬”立潮頭的東南名城,一定能創新破難,持續放大體制機制新優勢,不斷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確保各項事業發展行穩致遠,不斷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其四,保持一種狀態:發揚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接續奮斗、勇毅前行。
“緊一緊就能創造‘震撼’,松一松可能留下‘遺憾’”,黨代會報告中有這樣一句振聾發聵的警示語。
如今,離“第二個一百年”,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越來越近。前無古人的事業必然成于艱難。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突出,“黑天鵝”“灰犀牛”時隱時現。我市也存在需要正視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創新策源能力不夠強,人才支撐不夠有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有待深化;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城市能級亟待提升;社會事業發展還有突出短板,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等。
我們已經走上新的趕考之路,“震撼”“遺憾”其實就是“趕考”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和結局。“震撼”,就是敢于拼搏,把千難萬險腳下踩,創造出超出預期的驚人業績。“遺憾”,就是在百舸爭流的爭先進位中裹足不前,甚至倒退。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為了在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征途上創造“震撼”,不留“遺憾”,我們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增強“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向東是大海”的奮斗激情,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奮進姿態,披堅執銳、百折不撓,創造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
其五,牢記一個法寶:擴大“朋友圈”,筑就“同心圓”,勠力同心,攜手共進。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得民心、順民意,是所有新老寧波人的共同愿景、共同事業,必然能喚醒廣大干部群眾的“家國天下”情懷和“自強不息”的特質,凝聚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
打鐵必須自身硬。要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關鍵在黨,關鍵在領導干部。面對開啟新征程的歷史重任,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恪守為民之責、激發奮斗之姿,在“開新局”“書新篇”的歷史節點上建功立業,進一步打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服務經濟開發主戰場,千方百計惠企助企,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調動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的豐富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上下同欲者勝,以上率下者強。我們必須不斷擴大“朋友圈”,筑就“同心圓”,凝聚起上下齊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充分釋放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形成千帆競發、萬馬奔騰的生動局面。
時代激蕩,夢想騰飛。回眸來路,我們豪情萬丈;展望未來,我們壯懷激烈。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斗里書寫。更光榮的使命等待我們去擔當,更偉大的奇跡等待我們去創造。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勇擔使命、勇闖新路、勇爭一流,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胡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