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豐華
從2014年西方因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發起經濟制裁以來,雙方“制裁戰”遷延不止。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全面強化對俄制裁,俄羅斯則奮力反制。西方“升級版”制裁威力如何?俄羅斯怎樣應對?普京政府會屈服于西方制裁嗎?這些問題成為當前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紛紛追加對俄制裁。西方凍結俄羅斯將近一半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價值約為3000億美元,以削弱俄支持盧布、遏制通脹的能力。西方將部分俄羅斯銀行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通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試圖以此打擊俄羅斯金融體系。七國集團取消俄羅斯的貿易最惠國待遇。美國、歐盟、英國與日本限制向俄羅斯出口高科技產品。美國、歐盟和英國限制對俄羅斯出口煉油設備和技術,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等還停止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美國、歐盟和英國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及其他俄羅斯高官實施旅行禁令,凍結其在美歐英的資產,對俄羅斯飛機關閉領空。與此前相比,西方這一輪制裁范圍廣泛,力度更大,“劍鋒”直指俄羅斯金融、能源和高科技領域。
西方實施更嚴厲的制裁,目的是迫使俄羅斯停止戰爭,并按照西方的條件處理烏克蘭危機。西方的主要條件包括: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撤銷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承認,進而承認烏克蘭對兩地的主權,歸還克里米亞等。為此,除了經濟制裁,西方還對俄羅斯實施軍事遏制、政治孤立和“信息戰”,并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產生嚴重影響。盧布大幅貶值,一個月內跌幅最高超過40%。俄羅斯股市數次崩盤,被迫暫停交易一星期。俄羅斯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率節節攀升。俄羅斯與西方貿易急劇縮減,俄電子、電信和航空航天等工業部門面臨供應短缺問題。諸多西方跨國公司撤出俄羅斯,使俄能源、金融和科技等行業蒙受損失。有鑒于此,俄羅斯中央銀行專家預測,2022年俄羅斯通貨膨脹率將達到20%,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8%。
西方制裁也傷及自身。對俄制裁導致國際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價格上漲,從而觸發美歐國家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西方企業不能及時收取俄羅斯公司的貨款或債券票息。一些歐盟成員國的燃料和食品價格高漲,引發民眾抗議活動。

2022年3月21日,歐盟成員國在歐盟總部舉行外長會議,討論對俄羅斯加碼制裁。(IC Photo圖片)
俄羅斯及時出臺一系列應對危機的政策,推出反制西方措施,發展與非西方國家經貿合作,以維護自身經濟穩定。
一是維護盧布匯率穩定,遏制通貨膨脹。俄羅斯中央銀行將基準利率從9.5%提高到20%,禁止來自43個“不友好國家”的自然人和法人將資金從俄轉移到國外;來自其他國家的自然人和法人可以向國外匯款,但每月不得超過5000美元。俄羅斯政府臨時限制外國企業出售在俄資產,禁止自然人攜帶1萬美元以上的等值外幣出境。俄羅斯強制本國外貿企業出售80%的外匯收入,暫時禁止外國自然人和法人出售俄有價證券。
二是繼續實施進口替代政策。從2014年西方發動制裁以來,俄羅斯就開始實施進口替代政策,并在軍工和食品等領域取得明顯的成效。最新一輪進口替代政策的重點是飛機制造、能源機械、電子和醫療設備、藥品等領域。例如,在歐盟對俄羅斯禁運民用飛機和零件后,俄羅斯決定自力更生,繼續生產“蘇霍伊超級100型客機”,加緊生產俄制MS-21飛機,擴大伊爾-96和圖-214客機產量。
三是支持本國支付系統,為其同非西方國家經貿與金融合作提供技術支撐。為了預防西方切斷俄羅斯銀行與SWIFT支付系統的聯系,俄羅斯中央銀行在2014年建立俄版“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目前,約?20%?的俄羅斯國內匯款是通過該系統進行的,但是參與該系統的外資銀行較少。俄羅斯正吸引更多的外國銀行參與其支付系統,以破解西方金融制裁。
四是對“不友好國家”強推用盧布結算天然氣方式,以期拆解一部分對俄制裁。3月23日,俄羅斯要求美國、英國和所有歐盟成員國等“不友好國家”只能以盧布結算天然氣。這一冒險舉動既有可能迫使一些國家放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如美國和立陶宛等,也有可能迫使一些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國家支持盧布,如東歐國家等。盧布結算短期內有助于盧布匯率回升趨穩,但是長期看,將促使歐盟降低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

盧布鈔票和硬幣(新華社圖片)
五是加快“非美元化”進程。俄羅斯在國際儲備中增持人民幣資產,轉向非西方資本市場。俄羅斯在與獨聯體和亞太國家的貿易結算中,不斷增加盧布或伙伴國本幣的比重。比如,在俄羅斯對獨聯體國家出口商品中,有一半以上是用盧布結算的。
六是加強同友好國家和中立國家的經濟合作,以支持其與西方經濟對抗。俄羅斯不斷增加對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能源出口;積極籌建“東方聯盟”天然氣管道,以擴大其在亞太天然氣市場的份額。普京政府大力發展與亞非拉國家的經貿合作。
展望未來,俄羅斯政府將根據西方制裁的新形勢及其后果,適時推出反制措施。
一是針對“不友好國家”,將盧布結算范圍擴大到石油、煤炭、金屬和其他大宗商品,給盧布提供更多支持。俄羅斯是否作出這種決定,還要看歐洲國家對天然氣盧布結算方式的反應和反制效果。
二是可能減少或暫停對西方國家供應能源、金屬、糧食和其他大宗商品。假設俄烏戰爭長期化,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俄羅斯有可能以切斷對歐盟天然氣供應作為報復。但是這類自殘式的反制措施,俄羅斯只可能在極端情況下采用。
三是尋求與非西方國家合作,建立替代性國際金融體系。2022年3月,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宣布,將與中國共同構建一個獨立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但類似項目耗時久遠,緩不濟急。
總之,西方制裁雖然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嚴重損傷,但是不可能達到使俄羅斯屈服的目的。俄烏戰爭當事方和相關方早晚會認識到,依靠戰爭和制裁達不到各自目標,只有政治談判和相互妥協才是有效的解決爭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