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媛,吳姝穎,馬新宇,金 明,高鑫然
(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300387)
自《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頒布以來,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受到了英語教學界的廣泛關注,教師開始重視在英語閱讀課中培養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在英語閱讀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獲取文章中的信息,并根據需要處理相關信息。分析高考英語閱讀題目可知,高考對邏輯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比重逐漸增大。學生要想在高考閱讀試題中取得更好成績,就需要在把握細節的同時注意對信息的處理與分析。
批判性思維的定義一直處在發展變化中。[1]Ennis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個體專注于決定相信或做什么的思維,屬于理性的反省性思維。[2]Scriven等人認為,批判性思維過程是積極、熟練的智力訓練過程,包括概念化、應用、分析、綜合及評估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源于觀察、經驗、反思、推理及溝通。[3]本文的批判性思維定義主要參考Facione的觀點,既包括認知技能又涵蓋人格特質,在閱讀過程中體現為能準確識別、闡釋或分析論證各類信息,對信息的價值、準確性或權威做出評價,并結合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做出客觀、公正、合理的推斷或推理。[4]在這一系列的思維過程中,個體能夠進行合理的反思、自我審查和糾正判斷,從而促進思維的自我完善。總之,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對信息進行處理及對思維過程進行反思的思維。高中生英語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過程為在高中英語閱讀中主動獲取、分析信息,對作者的觀點和文章的內容進行總結、提煉和評價,以及讀后自我評價與反思的過程。
有關中學英語閱讀課中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多由中學一線教師主導,主要從培養階段、培養價值、教學方法等方面探索如何在閱讀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首先,批判性思維是可以被培養的,且在高中階段的培養效果最好。一項基于79篇實驗或準實驗研究的元分析結果顯示:所有學科領域和教育階段都有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包括技能和傾向)的有效教學策略;數學學科開展批判性思維教學的效果最好;高中階段開展批判性思維教學的效果最佳;批判性思維教學的周期越長,提升效果越好;有無技術介入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提升不存在顯著差異。[5]其次,英語閱讀課的任一環節都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陳勛對實驗組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批判性思維訓練,在閱讀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閱讀中給予批判性提問。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內涵、全面且準確掌握文本的實質、學會用批判的眼光對待和處理問題方面的成績顯著優于對照組。[6]最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方式方法多樣。有關研究顯示,問題導學式學習法能夠改善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中的追求真理、分析能力、求知欲和認知成熟度四個維度的傾向,項目式教學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在尋求真理、開放心理、批判思維自信心、好探究性、認知成熟度及分析和系統化等方面表現出積極傾向。[7-8]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對高中生英語閱讀批判性思維進行調查,從推理、分析、評估、說明、自我校準五個維度分析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與態度,研究批判性思維與英語成績的關系,并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建議。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參考《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技能測驗》,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一定刪改。問卷滿分為100分,共20題。其中,前兩題為高中生對批判性思維的整體認識和態度,后18題是批判性思維的五個維度,即推理、分析、評估、說明、自我校準。每題五個選項,分別賦1—5分。得分越高,說明高中生在此維度的表現越好。為客觀地反映高中生的英語水平,本研究會在問卷卷首設置題項收集高中生的中考英語成績。
本研究選取T市兩所普通高中共107名高一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的中考英語平均分為103.87分,與天津市歷年中考英語平均分接近。調查對象能有效反映天津市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整體情況。
如圖1所示,高中生批判性思維整體情況較好(均值為3.38),評估能力、推理能力、自我校準能力、說明能力、分析能力的均指依次為3.41、3.32、3.24、3.07、2.62。下面對各個情況做具體分析。

圖1 批判性思維調查問卷中各維度平均分
1.總評
總評共有兩道題,分別是對批判性思維在高中閱讀中的重要性和在英語學習中的必要性的認識。總評的均值為3.38,說明大部分高中生能認識到批判性思維在高中英語閱讀和高中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反映了部分高中生對批判性思維的認識存在刻板印象。例如,部分高中生認為理科科目培養批判性思維更合情合理,重視語言學習和文本理解的高中英語閱讀不適合開展批判性思維訓練,批判性思維培養不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
2.評估能力
評估能力是評價陳述的可信度或其他關于個人的感知、經驗、境遇、判斷、信念或意見的描述,評價陳述、描述、問題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間實際的或意欲的推論關系的邏輯力量。[8]閱讀中的評估能力體現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和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上。本問卷關于評估能力的題目僅有一題,是關于對作者觀點的評論。如圖1所示,相較于其他能力,高中生在評估能力上得分最高(平均分為3.41)。這說明大部分高中生的評估能力較為理想,樂于在閱讀中思考作者的觀點。評估能力對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學生能從作者的角度思考和把握文章的主題,而且要求學生具備轉換思維,通過先讀題目、再讀文章、后快速找到相關信息,并推導出作者觀點。因此,平時的閱讀練習及高考試題中都有相應的題目。
3.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指識別和維護得出合理結論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說,考慮相關信息并根據數據、陳述、原則、證據、判斷、信念、意見、概念、描述、問題或其他表征形式得出結果的能力。子技能包括質疑證據、推測選擇和推出結論。[6]在閱讀中,推理能力是通過閱讀獲取文本中的信息,再通過上下文、文章背景和自身已有知識得出需要的信息的能力。本問卷涉及推理能力的題目較多,旨在多方位考查高中生把握細節的能力。如圖1所示,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得分僅次于評估能力(平均分為3.32),但“為贊同觀點尋找反面證據”和“尋找作者隱含觀點”這兩道題的得分較低。這說明,高中生推理能力的整體得分較為理想,但閱讀過程中缺乏尋找反面證據的訓練。在高中閱讀理解題目中,雖然推理型閱讀題較為常見,但多數為選擇題,不需要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也不需要為自己認同的觀點尋找反面例子。可見,對未在平時注重此方面練習的高中生來說,“尋找行文中的隱含觀點”的難度較高,對這一部分的理解并不深入。無論是對文章大意還是對細節的考查,尋找反例和尋找隱藏觀點都能體現出學生的推理能力水平。因此,尋找反例和尋找隱藏觀點可以作為閱讀訓練的一部分,成為訓練批判性思維的有效途徑。
4.自我校準能力
自我校準能力的題目較多,共五題,檢測的是高中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包括自我監控認知行為的意識及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和評估自己推論的結果,勇于質疑、確認或改正推論或結果。[9]從自我校準能力的結果看,高中生整體的自我校準能力與意愿都較為理想,但高中生的學習自主性仍有待提高。例如,閱讀之后,如果沒有需要與教師討論的問題,高中生一般不會進行再反思。此外,對高中生自認為較有把握的題目,他們不一定非要從教師處得到答案,而教師也常常選擇忽略對這些題目的講解。
5.說明能力
說明能力是指能夠陳述推論的結果,即應用證據的、概念的、方法論的、規范的和語境的術語說明推論是正當的,以強有力的論證形式表達論證。[8]說明能力不僅與閱讀能力有關,而且與寫作能力、口語交際等能力有關。說明能力要求高中生在充分理解文章之后,能有條理地闡明文章內容,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總之,說明能力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本問卷涉及說明能力的題目共有兩道,不僅涉及高中生現有說明能力的情況,而且涉及高中生對閱讀說明活動的興趣程度。從圖1的結果可知,與上述能力相比,高中生的說明能力較弱(平均分為3.07)。從中也反映出,課堂教學對高中生說明能力的培養較欠缺。
6.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即識別意圖和陳述之間實際的推論關系、問題、概念、描述或其他意在表達信念、判斷、經驗、理由、信息或意見的表征形式。[8]在閱讀中,分析能力既可以體現在高中生對文章本身的理解上,又可以體現在高中生對教師講解的態度上。從圖1可知,高中生分析能力的整體分數最低(平均分為2.62)。這表明高中生對閱讀分析普遍不積極,局限于對文章內容主旨的理解。此外,這也反映出,高中生在英語閱讀中多為被動閱讀,常緊隨教師的思路和步伐開展閱讀,未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分析能力不僅是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見解的能力,而且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對促進創新思維培養具有直接作用。學校教學傾向于給高中生一個明確的答案,導致高中生存在“思考與題目無關或與教師講解不同的內容較為浪費時間和精力”的錯誤認知,成為高中生分析能力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調查高中生英語閱讀批判性思維培養現狀,筆者還了解了高中生的英語中考成績。結果顯示,107名學生的英語中考成績均在及格線以上,總平均分為103.87,90%以上的學生的成績優良。各分數段人數及學生批判性思維測試平均分如表1所示。

表1 各分段人數及學生批判性思維測試平均分
從表1看,英語中考成績與批判性思維呈正相關,說明善于獲取并處理閱讀中的信息的高中生,其英語中考成績較理想,反之亦然。雖然各分數段之間的平均分相差并不大,但從各分數段的平均成績來看,高中生仍需加強批判性思維訓練。
一是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對批判性思維的認識。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雖然高中生不需掌握批判性思維高深的概念,但教師有必要閱讀相關的書籍文獻,了解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歷程,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批判性思維融入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二是把握課堂提問,讓提問成為批判性思維訓練的主要方式之一。針對如何更高效地通過課堂閱讀訓練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高中生樹立批判性思維意識,學會用批判性思維的角度分析文章。三是開展讀書會、辯論會等活動。讀書會等活動不僅可以在搜集材料時鍛煉高中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評價能力,而且可以在正式活動中提升高中生的說明能力,還可以在活動反思環節鍛煉高中生的自我校準能力。四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同時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對文章內容進行評價,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體現。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雖然可以讓高中生多個角度了解文章的內容主旨,但在評價質量和評價專業性上還有待提升。對此,教師應發揮教學主導作用,合理指導學生的評價活動。
總的來說,雖然批判性思維對高中生的閱讀和思維有促進作用,且具有可教性,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并不能一蹴而就。針對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整體情況,教師要樹立主動訓練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意識,通過行之有效、有針對性的提問方式和指導,給予高中生思考、發表意見、嘗試的機會,以提升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