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芳
摘? 要:當前,中小學教師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工作心理壓力較大,職業倦怠癥狀明顯。這些壓力除了來自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不良的態度之外,還有課程改革、教學行為、人際關系、角色轉換、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壓力。為了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緩解職業壓力,每一名教師都需要學會自我保健和自我調節。
關鍵詞:壓力;人格;價值;賞識;改變自我
一、教師心理障礙的基本成因
(一)理想與現實沖突
期望做出優異的成績是教師的共同心愿,它主要表現為:一是自我期望,即對自我人格、能力、實現價值等方面的期望;二是對學生的期望,期望學生能不斷進步,成績優異。期望值越高,教師的心理負荷就越重。
(二)工作與生活的困擾
教師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職業,平常不但要長時間站著上課,教師的備課、批改、輔導等更是占據了教師的大部分時間;班中事務,更要事無巨細地操心。教師在操心學校的事情時,同樣也背負著家庭的重任。教師也要供房、供車、供孩子上學、給父母養老。所以,教師承受的壓力比普通職位要多很多。當任務量過重、工作量過大時,就會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
(三)人際交往的障礙
有的教師同領導的關系緊張,有的教師與同事的關系不和諧,有的教師在教育方法上同家長鬧不愉快。長期處于這種不良人際關系中的教師,往往會產生對立、消沉等不良情緒,形成人格障礙。
(四)社會與改革的壓力
在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社會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博學多才的智慧,又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創新求異的思想觀念,可以說社會要求教師應當都是“完人”。同時,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等,成為教師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
二、教師心理調適的策略與方法
(一)對待學生,嘗試實行賞識教育
1. 要調整自我心態,用平和的心態接受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不守紀律也好、學習成績差也好、作業不完成也好……教師都應該學會接受。作為園丁,就像是一個澆水的壺,你不能因哪朵花開得慢就停止澆水。要確信,只要給花兒適當的水分和充足的陽光,它遲早會盛開。
2. 多角度看待學生。有些學生盡管學習不好,但他或許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或許運動能力強、想象力豐富。反觀有些學習好的學生有可能在品德上不好,如自私自利、自以為是。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學生,用不同的標準去評價好與壞,就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
3. 贊美學生、尋找閃光點。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師的贊美對學生來說是陽光、空氣和水,就像擱淺的魚兒獲得重回大海的機會。哪怕是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句贊美的語言,一個鼓勵的手勢都能給學生帶來興奮與動力;你贊賞學生的每一點小小的成功,學生總會不經意間還你一個驚喜。所以,不要吝嗇贊美,它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積極向上。
4. 不要低估你的學生。我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常常告誡教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所以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差生的未來,也許是你永遠也趕不上的。
5. 要有一顆理解與寬容的心。無知與偏執的學生、偏愛與袒護孩子的家長,還有同事的誤解等,往往讓你生了不少氣,我們要學會原諒與寬容。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對三尺講臺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呵護。只有愛,才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擁戴,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相比嚴懲,這更有助于處理教學中的尷尬。
(二)對待自己,要懂得自我修煉
1. 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質。一名教師要想成為受人歡迎的教師,沒有絕招,也沒有捷徑,沒有哪一位名師是一蹴而就的。他也是從每一次認真研讀教材、用心設計每節課、寫好每一篇教學隨筆、批改好每一份學生作業開始的。每天多做一點點,就是成功的開始;每天創新一點點,就是領先的開始;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是卓越的開始;每天謙虛一點點,就是被接納的開始。只要有恒心,一定能取得成功!
2. 正直、快樂地做人。在世為人,先不說當不當得了偉人、富人、名人,至少也應該做個好人。因此我們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矯飾和掩蓋,平凡也能快樂。而快樂是一種建設性的情緒,它引導人樂觀、積極、向上。想通這個,心境也就能平順、輕松很多。
3. 學會控制情緒。當你感覺情緒激動、就要大發雷霆時,你能做的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努力就是控制呼吸,通過控制呼吸來緩解焦慮。好的教師與學生斗智斗勇,不讓情緒左右言行。
4. 學會多角度比較。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愛向上攀比,總以為自己的生活不盡如人意。這種時候,我們就要學會嘗試換個角度想問題。如何比是一門學問,特級教師魏書生這樣比:機遇和差的比,干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過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東方不亮西方亮,轉換角度天地寬。清人筆記小說中有一首《行路歌》: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總不如,回頭再一看,還有挑腳夫。
5. 給心靈放個假。越是感到壓力大,越不該把自己困在一角獨自煩惱。不妨約上三兩知己,喝喝茶,敘敘舊,或相約一起打打球,或把酒言歡、縱情高歌;或帶上一家子野外踏青,去摸一摸綠草的溫柔,嗅一嗅花的芳香,聽一聽鳥的心語,看一看夕陽的余暉。心放寬了,你會發現,生活中的煩惱、工作中的沮喪何足掛齒。
6. 學會自我解嘲。北宋有個石曼卿,人稱石學士。一次出游,馬夫疏忽,馬受驚躍起,石學士被摔下馬來。隨從慌忙將他扶起,想他定要大罵馬夫了。沒想到石學士爬起來卻哈哈笑道:虧得我是石學士,要是瓦學士,豈不摔個粉碎?
7. 學會堅強。人生在世,誰也不會總是一帆風順,誰做事也不能面面俱到,總會有好時光壞時光的交替出現。但不管怎樣,我相信堅強的人始終不會有山窮水盡的時候。有副對聯說得好:“能受天磨為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8. 不要高估自己、要學會取舍。人生的目標不能太多,同時抓兩只兔子往往一無所獲。同樣道理,頑劣、懶惰的學生能改變固然好,不能改變,我們也盡人事,聽天命。我們要明確教師的職業特點,降低對職業的期盼,只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作用,優秀的學生并不完全是靠教師教出來的。如能及時領悟這道理,你就能如釋重負,輕松應對。
9. 懂得忽略。有位母親,晴天擔心賣傘的大兒子生意不好,雨天擔心燒磚的二兒子淋濕了土坯。于是沒有一天快樂。后來得人指點,晴天為二兒子高興,雨天為大兒子高興,于是天天快樂。
10. 改變自我。特級教師魏書生在他的報告和文章中反復強調“多改變自我,少埋怨環境”。你無法控制生活降臨于你頭上的打擊,但你可以控制你對于這一打擊的態度。遇事要多往好處想,努力在消極情緒中加入一些積極的因素。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客觀條件的改變上,不如將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潛能上。
正如一個臺灣司機所說: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親愛的教師,生活就像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幸福是一種感覺,你可以從自己心底里找出來!教師是世界上受到“最嚴厲的監視”的人,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以深刻印象,甚至影響他的一生。所以我們要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祥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責任編輯:秦? 雷)
參考文獻:
[1] 馬福國. 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策略[J]. 教書育人,2021(08):55-56.
[2] 楊鑫輝. 教師應學會心理調適保持心理健康[J]. 江西教育,2004(18):45.
[3] 李菊華. 談教師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調適[J].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