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建龍
摘? 要: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學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意義,進而就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有效策略進行研究,希望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意義;策略
新課改下在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下進行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是基于語文教材所產生的教學方式,立足于課本當中的單元主題,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在整組課文的綜合發展趨勢下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讀物,以此達到對學生審美、情感以及心智的多方面啟迪。根據語文教材當中的單元主題以及單元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對學生的拓展閱讀訓練。
一、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意義
(一)單元整合,迎合發展趨勢
應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迎合學生未來學習的發展趨勢,綜合性單元文本整合應運而生。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就已經開始初步嘗試單元整合,以突出學科知識的教育意義及其在生活中的價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語文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學科,在教學中要注意綜合性與實踐性的融入,應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整合分配加以利用,擴展學生學習的空間。
(二)對話整合,培養全面技能
對話是一種交流方式,更是學生學習的常見方式之一。通過對話學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領略到語言的精髓。教師以構建綜合性學習單元的方式將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整合,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全面、多方向發展上,讓同學通過自己喜歡、擅長的方式表達想法,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三)培養學習能力,創造生活化課堂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各種板塊單元下自主快樂地學習,進而激發學生潛力是語文綜合性單元學習的宗旨。因此,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生活氣息的學習環境中,協助學生更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感受語文在生活中的魅力。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有效策略
(一)以人文精神為主線進行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引導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重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人文精神大背景下,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利用主題式閱讀將學生的閱讀扎根于個人、背景以及文化的知識體系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情感共鳴的激發。當代許多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并沒有意識到人文精神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發展。首先要增加學生的閱讀材料,拓寬學生的讀書覆蓋面,提高知識攝入精準度。其次,要豐富信息來源,通過多方面汲取知識。目前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自媒體運營多姿多彩,學生閱讀信息的途徑早已從單一的課本、報刊、采訪,轉變為更為方便快捷的網絡快閱讀時代。這一時代的來臨無疑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更便捷的選擇。除此之外,還要豐富實踐活動,讓學生不論是在編寫課本劇、組織朗讀、參與演講比賽等學習活動中,還是在包餃子、寫春聯等生活活動中都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小學語文課本當中,會存在多種主題的課文。其中不乏會有描寫大自然的,追求誠信的,思考生命的以及孝敬父母的等等,這些方面就可以組主題。比如在語文三年級上冊當中的第八組課文就以“獻出我們的愛”為主題,在這一組課文當中,一個“愛”字貫穿整組課文,每一篇課文都在描寫人間的溫情冷暖。當完成本組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系列與“愛”相關的課外讀物,比如《愛的教育》等等。基于人文精神這個主題對學生展開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滋養學生的精神、啟迪學生的思想并且陶冶學生的情感。
著名的格式塔心理學家韋斯認為人們的思維是具有整理性的,并不是各種映像的相互組合,這是在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下的課外閱讀拓展心理學基礎。以人文精神為基礎開展主題式閱讀,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不斷對現有知識進行思考,開掘言語智慧,達到對學生的人文教育。
(二)以作家為主線進行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引導
從古至今有許多婦孺皆知的大作家,他們根據自身經歷所創作的作品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以作家為主線進行主題式閱讀有利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整理理解。在學習某位作家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從作品內容、作者生平、文章創作背景等多個方面,構建以該作家為中心的完整的教學系統。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會有許多著名作家的優秀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學習,學生可以對作家的寫作風格以及語言表達手法產生初步了解,并且可以簡略了解到作家的寫作技巧以及人文情懷。但是一篇文章只能代表該作家寫作水平的冰山一角,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與作家相關的更多內容引入課堂,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作品鑒賞能力、寫作水平以及人文素養。比如語文六年級下冊的課文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話,安徒生的作品充滿了幻想,一方面歌頌了人性的真善美,另一方面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安徒生的寫作語言生動優美,自然流暢,深受小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以安徒生為基礎開展主題式教學,引導學生閱讀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從課程內容的角度來說,這種主題式拓展較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具有整體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以作品為主線進行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引導
在當今社會當中語言是人類溝通的主要途徑,但在使用語言的過程當中往往與當時的社會情境息息相關,我國的文學名著可以反映特定時代的特定事物,經過漫長的歷史洗禮在當今社會依舊可以引發人類的思考。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進行課外閱讀,可以使其從文學名著當中了解到與歷史、現實、人文以及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許多名著課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課文魅力的同時,應當激發學生對該課文背后的名著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完成課文授課之后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文學名著進行閱讀,對其中的精彩片段進行積累,讓學生在整體性閱讀當中,體會到文學作品豐富的思想內涵,對知識進行系統的知識構建,并對自身思維進行重組。這種以作品為主線的主題式閱讀有助于學生進行系統學習,將課文與文學名著進行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整體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三、結語
小學語文在單元整合教學下開展對學生的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擁有兩方面的教育意義,一方面是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文章作者是如何對內容進行表達的,并在學習當中加以運用。剛才進行課外閱讀拓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趨勢為引導基礎,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外閱讀任務,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使學生在人文精神、語文能力以及語文素養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責任編輯:汪旦旦)
參考文獻:
[1]邱燕. 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下的主題式課外閱讀拓展[J]. 新課程研究(中旬-單),2021(02):119-120.
[2]林九妹. 群文閱讀下的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實踐與探究[J]. 語文課內外,2021(13):201.
[3]趙海霞. 運用單元整合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以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J]. 甘肅教育,2021(03):158-159.
[4]張悅.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環境下的單元整合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21(39):47-48.
[5]林淑萍. 依托語文要素對小學語文進行單元整合教學的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1(39):29-30.
[6]徐珊珊. 基于單元整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讀與寫,2021,18(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