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馬睿棋

一位阿姨家里養了兩只貓,弟弟的貓叫灰灰,姐姐的貓叫牛牛。阿姨說,灰灰能區分工作日和周末,并能在周一到周五的早上準時叫弟弟起床,周六、周日則從來不叫。
這是小貓灰灰的生物鐘在起作用嗎?不是。生物鐘是生物體的內在生理節律,通常其節律配合自然界的晝夜更替、月亮圓缺、四季輪換等周期性變化。而星期則是人類設定的,小貓灰灰怎么能區分出工作日和周末?我認為一定有其他的信號在提示灰灰。可是,阿姨認真地做了幾個平行實驗,每項結果都顯示出“灰灰是能夠認知星期規律的高智商貓”。
好吧,我同意灰灰是高智商貓咪,因為我喜歡它。
我認為,很多動物會基于對環境的探索和條件反射,進行具象的思考,完成簡單的判斷,繼而產生對應的行為。但是,抽象思維能力才代表真正的智力,比如運用語言、字母等抽象符號的能力。
就說和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黑猩猩吧,科學家發現,黑猩猩能通過一系列的認知標準化測試,并且至少有半數的智力水平表現是根植于其基因內部的。

一只出生于1980年名叫堪茲的黑猩猩,能像孩子一樣通過學習掌握語言能力。在美國亞特蘭大語言研究中心接受語言理解和語法測驗中,堪茲能夠懂得英語口語含義,同時擅長“使用”新穎的句子。另外,堪茲還是使用工具的高手。
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里的一只叫阿茲的黑猩猩,則學會用電腦屏幕上的符號將真實物品對應起來。給阿茲看一片蘋果,它就會用鍵盤點擊代表蘋果的抽象符號,繼而獲得這片蘋果。阿茲還能推測其他黑猩猩的想法,繼而作出相應的反應。
2007年,在日本京都大學,黑猩猩阿尤穆在兩場和成年人類的短期記憶測試中,都成功獲勝。
在野外,黑猩猩們則通過使用自己制造的矛,圍捕其他哺乳動物。
所以,我認為黑猩猩具有真正的智力,也許受發聲能力限制,語言不夠充分,限制了它們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如果我們人類不過分侵占它們的生存空間,讓它們能在熱帶叢林中自由發展,也許有一天,“猩球崛起”會成為現實。
在鳥類中,科學家喜歡研究烏鴉和喜鵲的智力。
在我們的文化中,遇到烏鴉不是個好兆頭,遇到喜鵲則代表好事登門。其實,烏鴉和喜鵲都是鴉科鳥類。
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島以及附近的小島上有一種新喀鴉,會用嘴制作鉤狀的小木棍,將藏在樹干縫隙里或者小洞深處的昆蟲鉤出來。它們還會把帶鋸齒的露兜樹葉片撕下來,加工成長條狀的釣魚竿,將藏在樹干縫隙里或者小洞深處的昆蟲釣出來。如果給它們細鐵絲,它們還會把鐵絲做成釣魚鉤。
這些工具是隨做隨扔的即拋型嗎?不是。
新喀鴉會找個小洞把工具保存起來,或者干脆踩在腳下,隨身保管。
大家還記得烏鴉喝水的故事嗎?在實驗室里圈養的新喀鴉真的會把小石子一塊塊地投到細口瓶中,讓水面升高后,再喝水。
日本一些科學家觀察到,一家駕校附近的烏鴉想吃堅果時,就把堅果扔到斑馬線上。綠燈時,汽車通過,碾碎堅果;紅燈時,汽車停下,烏鴉飛下去在斑馬線上吃堅果。當一只聰明的烏鴉發明了這個方法后,很快其他的烏鴉都學會了這個技能。于是,紅燈、綠燈時,烏鴉們比交警都忙。




美國的校園里還進行過一項研究:一些人故意戴著面具去抓烏鴉,然后給烏鴉戴上腳環后放生。之后,烏鴉對戴面具的人嘰嘰喳喳地展開了“謾罵”以及俯沖攻擊等報復行為。烏鴉的壽命是很有限的,很多年過去了,新一代的烏鴉仍然對戴面具的人恨之入骨,進行攻擊、“謾罵”。似乎烏鴉的代與代之間也像人類一樣,長輩總有些經驗教訓要告誡子女。
研究也顯示,喜鵲照鏡子時,知道鏡子里的是自己。喜鵲對自己的身體有視覺盲區,如果在喜鵲自己看不到的身體部位涂上顏色,喜鵲會在鏡子里發現,然后對著鏡子一點點地清理這些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