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潔 裴桂花 周延英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中醫醫院 山東 濟南 251400)
支氣管肺炎屬于常見疾病,針對其形成原因而言,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其與病毒或細菌感染具有密切聯系。由于小兒免疫力相對較差,無法有效阻擋病原體入侵,故而該種疾病多是出現在小兒[1]。若小兒長期生活在空氣污染較為嚴重且通風性較差的環境或存在營養不良等疾病,將導致小兒支氣管肺炎發病率顯著增加。一旦患有該種疾病,患兒將出現咳嗽、氣促以及發熱等多種癥狀,致使日常生活受到影響。若患兒監護人未及時帶領患兒前往醫院進行治療,該種疾病極有可能引發心血管以及消化系統等相關疾病,在情況嚴重時甚至將對患兒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在患有小兒支氣管肺炎后,患兒監護人必須及時帶領患兒前往醫院接受治療。目前,醫院對患兒進行治療時,多會同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此提高治療效果,進而為患兒身心健康提供保障。若護理工作質量欠佳,不僅治療效果將受到影響,導致患兒康復效率下滑,而且患兒監護人滿意度也將降低,引發醫患糾紛,嚴重損害醫院社會形象。為此,我國學者相繼對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工作進行研究,并在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醫院應對綜合性護理給予重視,并將其應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護理工作中,提高護理質量的同時,充分發揮治療方法實際效果[2]。基于此,本文作者通過選取部分患兒來詳細分析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應用機械排痰聯合中藥穴位敷貼的護理效果,為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幫助。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0例,以實施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兒21例,女性患兒19例,平均年齡為(4.22±2.90)歲,平均病程為(5.59±2.20)d。根據病因可知細菌性支氣管肺炎26例,病毒性支氣管肺炎14例。而研究組男性患兒30例,女性患兒10例,平均年齡為(4.00±1.89)歲,平均病程為(4.13±3.20)d。根據病因可知細菌性支氣管肺炎20例,病毒性支氣管肺炎20例。本文選取的患兒一般資料不具有差異(P>0.05),且已對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兒進行排除。在研究開始前,本文已將研究各項細節如實告知患兒監護人,并成功取得院內領導及患兒監護人同意。
根據患兒入院后的分組情況,對其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其中對照組進行傳統護理,即嚴格依照醫院規章制度對患兒飲食及日常生活進行護理,滿足患兒基本需求,并及時解決護理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3]。與此同時,應確保患兒能夠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必須密切關注其用藥情況,避免出現擅自停藥或加大藥量的現象。必要時對患兒呼吸道采取霧化護理措施,并嚴格遵循醫囑給予其相應藥物。必須密切關注患兒炎癥反應,并減少支氣管痙攣對患兒產生的影響。為確保痰液能夠有效排出,醫護人員應對患兒進行翻身叩背護理措施[4]。而研究組則進行機械排痰聯合中藥穴位敷貼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1)必須嚴格做好對患兒監護人的健康教育工作,為其詳細講解與該種疾病相關的知識內容,促使患兒監護人對該種疾病形成正確認知,且能夠積極配合治療。(2)機械排痰干預采用多頻振動排痰機輔助患兒采取對側體位,用一側肺覆蓋叩擊罩,根據患兒體重選擇15~30次頻率,敲擊時保持手柄箭頭與氣管平行,并定期使用負壓吸痰器吸痰[5]。(3)在進中藥敷貼的過程中,選擇患兒的檀中穴、肺腧穴進行敷貼,藥物選擇紫蘇子、膽南星、白芥子各10g以及細辛8g,將其與蜂蜜混合后研磨成糊狀,而后將其貼敷于患兒相應的穴位上。藥貼做到一天一換,敷貼的時間以1-2h為宜,同時整體的治療時間以10d為基準,根據患兒的病情實時調整[6]。(3)由于患兒心理較為脆弱,故而其在治療過程中極易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出現抗拒治療的現象。該點對保障治療效果極為不利。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必須積極與患兒進行溝通,消除其存在的負面情緒。在必要情況下,可選擇為患兒播放其喜愛的動畫片,以此達到轉移患兒注意力的目的。(5)應對患兒飲食方面進行科學調整,確保其能夠攝入足量的蛋白質與維生素。嚴禁患兒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并遵循少食多餐飲食原則[7]。
通過觀察患兒間炎癥因子指標、臨床體征改善時間、護理滿意度以及PANAS評分和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此分析 闡述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應用機械排痰聯合中藥穴位敷貼的護理效果。
炎癥因子指標包括檢查項目中的CRP、IL-6以及PCT和WBC。
體征改善時間是指患兒入院后至出院時各項體征消失時間,其中包括體溫、肺部啰音、咳嗽停止等。
護理滿意度:是利用院內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表,其中包含護理意識、護理技術、健康宣教三方面,每個方面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證明滿意度越好,反之則證明滿意度差。
PANAS評分:用國家規定的PANAS評分量表對患兒的正性情緒與負性情緒進行觀察,正性情緒與患兒心理健康狀況成正比關系,負性情緒與心理健康狀況成反比。
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患兒治療期間需要觀察是否出現嗜睡、病情加重、感染、高熱驚厥等情況。
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患兒間炎癥因子指標
研究組患兒的體征改善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患兒間體征改善時間
研究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觀察患兒間護理滿意度分]
研究組患兒的PAN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觀察患兒間PANAS評分分]
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觀察患兒間不良反應發生率(%)
小兒支氣管肺炎在醫院兒科中屬于常見疾病,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未注重預防,極易導致幼兒患有該種疾病。其不僅能夠對幼兒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而且還有可能引發心肌炎等惡性疾病。因此,在患有該種疾病時,患兒家長應立即帶領幼兒前往醫院進行治療[8]。在醫院治療過程中,除尋常治療手段外,醫師還應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護理措施以促使其盡快恢復健康。但傳統護理方式全面性相對較差,難以有效滿足患兒實際需求。為此,有學者提出將更為有效的護理措施應用于患兒護理工作中。前者可通過縱向運動促進氣道粘膜表面分泌物的形狀和形狀的改變,從而減少呼吸道氣流中痰的粘附和液化,平行于后體表可促進痰逐漸移出體外、脫落和排出。由于機械排痰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干預效果準確,還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減少人力資源的損失。而相關學者則表示,所采用的中藥穴位敷貼是將由中藥炮制而成餅狀的藥物敷貼于特定穴位皮膚表面 , 通過藥物以及藥物對穴位刺激的共同作用來 防治疾病。其中紫蘇子和白芥子具有較強的溫肺散結、止咳化痰、降氣鎮咳的功效。通過利用該藥物貼敷于患兒膻中穴以及腎俞穴,可以使藥物通過經絡的走向直達病灶,而且在刺激腎俞穴時,可以起到調節肺氣、解表宣肺的作用,進而加速患兒疾病康復的速度。而且中藥敷貼屬于外用藥物,無需經過人體吸收,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避免因口服藥物而造成的傷害。以上研究均可對本次實驗進行驗證,從而證明本次研究的真實性。從結果中發現, 研究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指標、臨床體征改善時間、護理滿意度以及PAN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而在護理安全性方面,研究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支氣管肺炎患兒而言,進行穴位敷貼以及機械排痰的聯合使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緩和患兒的病情,同時確保患兒的安全,以此提升了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