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寧
(山東省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 山東 濟南 250132)
醫療質量管理水平高低充分展現了醫院綜合水平。醫療質量包括診療水平、服務質量、醫療效率、收費合理等諸多內容[1]。如何提高醫療質量管理水平成為醫療機構重點研究問題。持續質量改進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在臨床工作及醫院管理中受到廣泛應用[2]。本研究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療患者1200例及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療患者1280例,2020年未實施病案相關項目的醫療質量考核,2021年實施考核以持續質量改進,對實施考核前后醫療質量效果進行分析。
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月于我院接受治療患者1200例,其中男750例,女450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1.34±5.41)歲。另選取2020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患者1280例,其中男790例,女490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1.48±5.59)歲。納入標準:(1)年齡超過18歲;(2)患者無精神疾病。排除標準:(1)免疫功能障礙;(2)中途放棄治療。統計學分析實施前后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院接受治療患者未實施醫療質量管理考核,2020年1月~12月入院患者實施醫療質量管理考核,方法如下:其一,發揮院科兩級醫療質量管理作用,成立醫院病案專家小組、科室質控小組、住院病人質控組、終末病歷質控組。措施實施后,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考核,促進持續質量管理工作實施與落實,對落實效果進行評估。其二,問題分析。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住院患者臨床資料及質控問題,采取數據分析、頭腦風暴分析法對臨床常見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科室質控及病歷審核不嚴導致病歷缺陷發生率高、病案回收及時性差、首頁填寫欠完整、首頁填寫不規范、核心制度落實差等情況成為影響醫院考核及服務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其三,確定目標。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實施后,針對我院實際及病人病情,結合國家各項指標,提出針對性措施,如充分的入院評估及診療計劃,設定各項考核目標值,執行全面質控。其四,制定落實措施。完善醫療質量考核制度,加強落實監督、做好病程記錄、多科診療及圍手術期管理,實施全面全過程評估管理。制定獎懲措施,將培訓、監管結果與職稱掛鉤,醫務人員考核成績優異者予以精神、物質獎勵。其五,效果評估。措施實施后,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若實施期間出現問題,應開展小組會議對具體原因進行分析。
對比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實施前后,科室質控及病案審核效果:病歷缺陷發生率、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首頁填寫規范性、核心制度落實、不良事件管理等情況。
其中不良事件包括臨床用藥差錯及院內感染。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用t檢驗實施前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用χ2檢驗實施前后患者病歷缺陷發生率、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規范性,臨床用藥出錯率、院內感染發生率;以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施前后病歷缺陷發生率、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首頁填寫規范性、核心制度落實、不良事件管理情況。
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實施后,病歷缺陷發生率低于實施前,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首頁填寫規范性均高于實施前(P<0.05),如表1。

表1 實施前后病歷缺陷發生率、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首頁填寫規范性、核心制度落實[n(%)]
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實施后臨床用藥出錯率低于實施前,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良事件發生率[n(%)]
醫療機構質量管理在醫院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決定醫院診療服務水平的關鍵與前提,需要結合醫院發展實際,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往臨床上對于醫院質量管理多采用常規模式,對各個科室的工作進行區域劃分、責任劃分,并多數情況下采取科室管理和醫院管理雙重管理模式[3]。隨著管理工作的不斷進步與優化,醫院持續質量改進得到廣泛應用與推廣,取得理想管理效果。但是,由于醫院管理事務開展模式不同,難以獲得一致、理想的效果。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在醫療機構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近些年比較多,通過考核監管方式對醫療機構日常管理事務的流程、工作方式、人員工作行為等進行干預,可以促進醫療機構質量管理發展。有研究指出,醫療機構出現質量監管不嚴,甚至缺乏統一監管標準是導致醫療機構投訴事件頻繁發生的主要問題[4]。由此可見,形成規范化、穩定、統一質量管理對于實現醫療機構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近幾年來,持續質量改進在臨床中受到廣泛應用,且取得顯著效果。實施持續質量改進能夠實現全面質量管理,對于減少醫療事故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考核制度與約束,造成工作實施與落實不到位,沒有獲得預期效果。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實施前,首先成立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小組,對醫療質量考核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經過分析確定病案管理質量差、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為主要因素[5]。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相關的考核制度與管理規范,對工作人員嚴格要求,一方面可以規范工作行為,一方面可以獎罰分明,激發工作人員積極性與主動性,共同推動醫療機構發展[6-7]。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質量考核后病案管理效率與質量提高。提示醫療質量考核在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可提升管理人員及醫護人員質量意識,加強核心制度落實,降低病歷缺陷發生率,提高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與規范性。持續質量管理中實施醫療質量考核,可保證持續質量改進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減少不良反應。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小組定期對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工作情況進行評估,能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分析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因素,在臨床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故降低臨床用藥出錯及院內感染發生。
綜上所述,醫療質量管理考核在醫院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可提高病案管理質量,減少病歷缺陷發生,提高病案回收及時性、首頁填寫完整性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