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 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中心衛生院 山東 濟南 271119)
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人體的呼吸系統肺部,導致的肺葉整段的發生炎癥反應的一種疾病,此種炎癥是一種彌漫性的纖維素性炎,臨床多見于青少年,一般預后良好。對于小兒來說,患上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后,會發生咳血咳痰、胸痛高熱、呼吸急促、面色發紅等癥狀,且預后不好。此外,大葉性肺炎患者可伴發惡心、嘔吐、食物不振、腹部脹痛、精神萎靡等現象,故此種疾病應當引起臨床兒科醫生的重視[1-2]。
全程優質護理是指患兒從確診入院到疾病恢復,甚至到回家后的調理階段,護理人員都進行適當合理的護理與關注,盡可能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有個良好的預后的一種護理方案。為探究全程優質護理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的臨床應用療效,我院隨機選取符合確診標準的患兒數名進行相關實驗,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確診入住本院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124名,隨機將所選患兒分為兩組,對比組42名患兒,護理組42名患兒。對比組女患兒20名,男患兒22名,年齡3-12歲,平均年齡為(7.23±1.65)歲;護理組女患兒19名,男患兒23名,年齡4-13歲,平均年齡為(7.84±1.23)歲。
納入標準:①符合此型肺炎診斷標準的患兒;②家長及患兒遵從醫生安排者;③簽署知情同意者;④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①排除其他感染性細菌,病毒等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患者;②排除小葉性肺炎患者;③排除患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④排除有心臟病的患者;⑤排除患有結核性肺炎的患者等。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比組:使用常規護理方案干預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①治療前檢查患兒各項指標,判斷患兒的疾病嚴重程度,確定治療方案。②本實驗采用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患者,故臨床醫生運用相關技術對患兒進行手術。③術后護理,檢測患兒的相關指標,給家長講述基本護理方法與照顧技巧等。
護理組:使用全程護理方案干預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在對比組的基礎上更佳完善護理體系。①手術前,給患兒及家長講解一些疾病相關癥狀、體征,以及手術的相關事宜,且及時、耐心的解答家長的問題以及對患兒進行心理測評?;純喝缬薪箲],抑郁等癥狀,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因心理原因造成的病情惡化。②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要輔助醫生進行相關手術,還要時時檢測患兒的各項體征指標,做到有備無患,及時解決問題。③患兒術后護理要做到時時檢測,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避免并發癥的發生。④患兒出院后,護理人員也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問候,且給家屬講解一些健康知識,健康飲食等。
1.3.1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顯效:患兒惡心,嘔吐,咳血咳痰,胸痛高熱,呼吸急促等癥狀基本消失,患兒精神狀態好,家屬及患者滿意度高。有效:患兒惡心,嘔吐,咳血咳痰,胸痛高熱,呼吸急促等癥狀減輕,患兒精神狀態較好,家屬及患者滿意度較好。無效:患兒惡心,嘔吐,咳血咳痰,胸痛高熱,呼吸急促等癥狀沒有消失甚至加重,患兒精神狀態不好,家屬及患者滿意度低。護理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制作滿意度表格發放患者家屬進行填寫,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護理組患者護理后有效率達到93.55%,明顯高于對比組的70.98%,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護理組與對比組護理后有效率比較
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比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組間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護理組與對比組護理滿意度評分
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的誘發因素有:①機體免疫力低下。小兒的免疫力在天氣變化無常、晝夜溫差大等情況下容易發生改變,給予肺炎支原體入侵肺部的機會。②肺炎支原體的毒性強[3-4]。在一些外在環境、內在因素的作用下,肺炎支原體的毒性發生變化,侵襲性變強,容易進入機體。③肺炎支原體的數量過多。患者一次性感染過多的肺炎支原體,機體的免疫功能無法徹底清除病菌,故容易誘發疾病[5-6]。
全程優質護理運用于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的臨床應用效果更佳,其原因是:①全程優質護理是根據不同的患兒進行的個性化護理方案,且護理全面、護理時間長[7]。②全程優質護理不僅涉及患兒身體器官的疾病,還涉及患兒的心理情緒疾病,故更好的為患兒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提高預后。③全程優質護理在患兒出院后還進行相關知識普及,相關疾病復發預防等[8]。
綜上所述,全程優質護理干預施用于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更佳,且能夠獲得患者家屬的認可,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可供今后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