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如堅 祝婧宇
(1 武城縣人民醫院 山東 德州 253300 2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山東 泰安 250000)
隨著我國老齡化逐漸上升,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增多,及時治療對患者恢復尤為關鍵[1]。治療上患者可不采取手術治療,但患者需長時間臥床,極易導致患者并發較多并發癥,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瘡等并發癥,對于手術耐受老年患者,提倡手術治療,幫助患者穩定復位,有效促進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本文通過TRIGENInterTan系統、PFNA內固定術兩種治療方式,分析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間收治的6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隨機數字表法將62例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1例,兩組患者年齡62~80歲,平均年齡(75.8±4.5)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本次實踐經倫理委員會同意;(2)臨床證實為股骨粗隆間骨折;(3)患者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語言障礙患者;(2)患者不遵醫囑,并中途退出實驗。
對照組患者實施TRIGENInterTan系統治療,硬膜外麻醉后,保證復位清晰、良好,進行消毒,將導針驅動到梨狀窩外頂點稍向內的位置,在皮膚縱向打開5cm切口,分離皮下、肌肉組織,穿透皮質,擴大髓腔,插入InterTan主釘,連接導向器并插入頭釘導向針,經配套器械依次插入組合式拉力釘和壓力釘,最后配置遠端鎖定、主釘帽,常規沖洗及縫合。
實驗組患者實施PFNA內固定術治療,進行常規消毒。在股骨大轉子尖近端行5cm長的直切口,打開筋膜,將導針插入大粗隆頂點中心沿股骨骨髓腔處,近端適當擴孔插入合適的PFNA主釘,安裝螺旋刀片瞄準器及螺旋刀片,并觀察骨折端復位內固定位置,放入遠端鎖定和安裝尾帽,術后進行常規沖洗及切口縫合。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研究表明,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對比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醫療,汽車,工業,農業,科技等方面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對自己的身體著想,我國目前處于發展中階段,老年人身體健康就一直是阻礙發展的核心問題[2]。近年來,疾病患者的人數比例迅速上升,該類疾病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它在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對患者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手術給病者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和生理負擔,許多病人還會消極情緒,如焦慮和抑郁,從而加重了心理負擔[3]。這需要良好的護理干預措施工作,減少消極因素對患者的影響。為實現健康中國的夢想,降低國民發病率致殘率,才是關鍵。做到最大限度實現健康化社會[4]。不但要讓我國老年人,吃好藥,看好病,更要讓人民群眾體會到更加完善的醫療護理服務,增加患者的醫療體驗感[5]。因此,完善治療模式,提升醫療技術,才是重中之重。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骨折傷害類型。手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復位和固定骨折斷肢,確保手術后的髖關節鍛煉,并減少臥床的并發癥。TRIGENInter-Tan和PFNA是大腿骨髓的核心心臟系統,符合“BO”原則。TRIGEN InterTan 系統是Smith & Nephew 公司開發的第四代下肢骨髓的螺釘系統,有效地避免了傳統重建釘可能產生的“Z效應”,但同時對手術施加必要的壓力,治療的好處是:4°外翻大可以提供股骨大粗隆頂部微創入路提供便利;②適應雙核心能力模型的聯合國將提供更強大的抗旋轉與穩定和防止切除的影響,與“釘子加壓壓縮的有效性與穩定,充分發揮其力學優勢;③近肢對正常的骨頭周圍的軟組織的傷害也較小;④最大限度地設計獨特的發夾樣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壓力的集中,降低在端周圍骨折的可能性,并減少手術后的痛苦[6]。由于需要放置雙螺絲釘,這一過程需要更長時間,而且會進一步失血量增加[7]。在手術過程中不需要移除剝離隔膜,這保護了骨折末端的輸血,并提供了療傷的保障[8]。無論是PFNA螺旋或TRIGENInterTan系統都具有抗旋轉、抗切割和最大限度地抗臀部心臟,但PFNA沒有壓縮。這兩項手術都很小,手術過程中輕微出血,不需要在特殊情況下進行輸血治療;每個入境點都位于股骨大粗隆頂部(大腿上部上部的trigan intertan進針點),從而避免損害中臀部肌肉和外梨肌肉。PFNA的螺旋刀片可直接打入,不會導致骨量的丟失,緊密的松質骨使得股骨頸與螺旋刀片之間能有更大的把持力,而且螺旋刀片增加了接觸面積,具有一定的抗旋轉及抗切出能力.有生物力學測試顯示螺旋刀片在骨質疏松骨折中有很好的抗切割能力。PFNA遠端主釘長型凹槽和鎖定上移,可有效減少遠端鎖定所受應力,減少股骨干骨折發生概率。通過小型外部裂縫放置和接受螺紋片更容易操作,比TRIGENInterTan系統更容易操作,并減少對周邊組織的損害,這是PFNA手術中出血減少的最重要原因。然而,有報告稱,與PFTA的固定出血相比,三叉戟公司的血液持續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員在操作內部固定系統方面的技能水平不同。三聯鎖的雙重模式避免了傳統重建中的“z效應”,同時提供了可控制的壓力效應,這一模式提高了對旋轉和切割的抵抗力。4°外翻角提供大型微創股骨創入時,大腦適應螺絲固定的壓縮由此產生的具體影響。采用一種獨特的突觸式設計可降低壓力的集中程度,避免遙遠的骨折,并減少手術后疼痛的傳播。由于安裝雙螺釘,Intertan組手術時間比pfna更長,導致手術出血增加。當在壓力下放置釘子時,應減輕受害方的壓力,同時保持適度,避免不超過1厘米的過度壓力。報告顯示,在TRIGENInter-Tan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骨干骨折的報告為6%;在三個月后,在手術內部穩定過程中和手術后,骨干骨折。在本研究中沒有發生這些復雜情況,這可能與研究中使用的樣本數量減少和后續行動時間較短有關。據研究所知,在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方面的trigentitan和技術穩定化可以產生良好的臨床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應當對適合患者身體和經濟狀況的內部穩定化過程進行全面評估。對于健康狀況不佳和難以接受手術的病人,PFNA在手術時間和血液分枝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
本次實踐中,TRIGENInterTan系統、PFNA內固定術后兩種治療結果中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時間、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無差異(P>0.05),說明兩種方式均可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PFNA系統操作相對簡單、具有創傷小優點,對術中骨折復位有一定要求,適用于粉碎程度較小且穩定的骨折癥狀,TrigenIntertan系統的交鎖設計,有效加壓術中復位差的患者,有效縮小骨折間隙,促進骨折愈合效果,保證近端穩定性。TrigenIntertan雙釘組合系統和PFNA螺旋刀均有一定的抗旋轉、抗切作用,極大程度上避免髖關節內翻,對術后髖關節功能恢復,具有良好效果。因此,根據兩種內固定釘的設計特點,外科醫生應以兩種治療方式的優勢,以患者身體狀況、骨折類型正確選擇、使用治療方式,確保患者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