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揚
(內蒙古中醫醫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隨之上升,而生活方式、節奏的改變也導致各種疾病發病率逐年提升,據調查統計,糖尿病的發病率已高達11.2%,而該病作為一種慢性內分泌疾病,并發癥的發生以及病情的發展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常會出現焦慮、消極的不良情緒,遵醫性也會隨之下降,這也直接降低了實際治療效果。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中最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在早期時并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蛋白尿、水腫、高血壓GFR降低等均是其臨床癥狀表現,若未能及時進行治療控制,會逐漸發展成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本次研究對比了兩種不同治療方式的差異表現,以數據表示、文字描述、表格對比的方式展開,具體如下:
在院內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選取124例作為研究對象,時間在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區間,為方便對比將其隨機分為人數對等的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男女人數、平均年齡、平均病程分別為37、25例(61.29±5.31)歲、(11.63±2.85)年與34、28例(62.88±4.78)歲、(12.42±3.06)年。其中對照組中糖尿病腎病3期、4期患者分別有33、29例,脾陽不足、脾腎兩虧、脾虛濕盛患者數量為24、21、17例,觀察組3期有32例患者,4期有30例患者,其中脾陽不足患者26例、脾腎兩虧患者22例、脾虛濕盛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有其他系統性疾病、近半年患有心肌梗死、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以及惡性高血壓疾病以及癌癥等患者,所納入的患者均符合研究標準,兩組患者的各項資料相對較為均衡(P>0.05)。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未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可為其注射適量的胰島素,注射方式為皮下。空腹血糖建議在5.5~7.0mmol/L,餐后7.0~10.0mmol/L最佳。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做好血壓控制工作,一般建議為130/85mmHg左右最為合適[1]。因飲食會對患者血糖高低造成影響,對此還需在保證患者營養均衡的前提下適當限制鉀、蛋白質、食鹽的攝入,避免出現酸中毒以及高鉀血癥,降低對腎臟的負擔。同時配合適量的運動來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及免疫力,如太極拳、慢跑等均可,在此需注意的是,需控制好運動量,以免因運動量過大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2-3]。
對照組配合西藥氯沙坦鉀片(商品名稱:科素亞,生產單位: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148,包裝50mg×7片)治療,服用方式為口服,起始和維持劑量均為1次/d,每次1片(50mg),若患者血管容量積不足(應用大劑量利尿劑治療的病人)可適當減少服用劑量,建議降至25mg/d,此藥物需單獨服用,禁止與其他食物同服,孕婦與哺乳期婦女禁用。為提高治療效果,應按療程服用,時間維持3月[4-5]。
觀察組實施中醫藥綜合治療方法,首先采取中醫辨證方式根據患者身體素質、臨床癥狀表現分為不同的類型,并為其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以此來從根本上提高治療效果。脾陽不足患者一般會畏寒,手腳四肢較為冰冷,不能食用寒涼食物,食欲不振且存在長期便秘的現象,面部膚色較黃,舌體腫脹肥大暗淡且邊緣處伴有齒痕,在把脈后,輕取不應指,重按始得為沉脈。對于此類患者藥物應當選擇:茯苓15g、干姜10g、附片12g、黃芪30g、白術30g、陳皮12g、山藥30g、雞內金6g,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min后大火煮開,就換至小火熬制30min倒出,再加入適量溫水小火熬制20min倒出,將兩次藥水混合服下,每日早晚兩次服用;若患者日常聲音低微、有氣無力,納差,小便呈渾濁狀態,腰膝酸軟,偶可伴雙下肢水腫,舌質淡暗,脈象較沉,通過辨證為脾腎兩虧型,藥物選擇:生黃芪30g、黨參10g、芡實15g、山藥20g、仙茅10g、淫羊藿10g、丹參10g、枳殼10g、薏苡仁30g,菟絲子15g、甘草6g,服用方式皆為煎服;脾虛濕盛型患者常感身體疲倦乏力,易反復起濕疹,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舌體淡胖水滑,藥物可選擇:藿香10g、佩蘭10g、白豆蔻10g、薏苡仁30g、厚樸10g、蒼術12g、甘草6g、經水煎服后每日2次服用[6-8]。
接受研究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尿微量白蛋白每分鐘每毫克持續上升20~200μg,或者尿白蛋白24小時內為30~300毫克,尿肌酐為每毫克30~300μg。同時因該疾病發展相對較為緩慢且分為五個階段進行:1期患者腎臟損害、腎小球濾過率正常,且無其他明顯癥狀;2期腎臟損害,GFR有輕微下降;3期GFR中度下降,蛋白質、鈣和其他營養素嚴重流失,尿液顏色發生改變,患者身體出現浮腫;4期GFR嚴重下降,糖尿病三期的癥狀表現相對較為明顯,尿液中含有血液成分,需通過透析或者腎移植手術進行治療;5期又稱為終末期腎病尿毒癥,腎功能完全衰竭無法發揮出任何作用[9]。在治療前后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表格選用生活質量量表(A-DQOL),表格中共含有26個問題,分別對應生理功能、社會關系、心理/精神、治療等4部分,分值的高低對應患者的生存質量,分值越高表明其質量越低,反之,分值越低生存質量越高。若觀察組在治療后各指標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該治療方式具有一定效用價值。

2.1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生存質量進行評估后所得,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會關系、心理/精神、治療等評分相對較為均衡(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對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治療方式后,所有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得到有效改善,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評分明顯較低,其中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的評分差別較大,經過對比會后可見,兩組的數據之間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格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DQOL量表評分比較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多飲、多尿、多食、乏力、體重下降是其主要癥狀表現,若未能及時展開系統性治療,病情發展還會引發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心腦血管及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作為最嚴重的并發癥,治療方案相對較為繁雜,需要及時控制血糖、血壓,并做好飲食的科學搭配工作,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補充α-酮酸、蛋白質攝入量也需嚴格控制,以此來延緩患者的病情發展,提高其生存質量[10]。因當前對于該疾病并未有直接根治的方法,只能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對每一個階段進行控制性治療,在此過程中還應當展開綜合性評估,不斷調整優化治療方案,改善患者各種臨床癥狀表現。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為久病入絡,腎為絡脈聚集之所,消渴病久治不愈、耗氣傷陰,腎失封藏無法固攝精微物質,出現蛋白尿。所選用的藥方中含有黃芪,其有著補氣固表、利尿降壓的效治療效果,對于氣血虧虛的患者可起到的養血補氣的作用,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本次研究對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通過對比后明顯可見,在采取中醫綜合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各指標評分均優于采取常規西藥治療方式的對照組,在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上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P<0.05)。
綜上所述,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中醫藥綜合治療方式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效果相對較優,具有一定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