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碩 鐘東青
(棗莊市口腔醫院 山東 棗莊 277100)
口腔畸形常見于青少年群體,不僅影響外觀,且危害口腔功能,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育[1]。有研究表明,我國超過89.5%的群體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畸形,由于影響輕微而忽略治療,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降低生活質量[2]。因此,對于口腔畸形患者需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改善口腔功能,恢復美觀。臨床通常采取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口腔畸形,雖然能夠矯正畸形,但舒適度較低,且易脫落,難以達到預期效果[3]。而微型種植體支抗屬于新型的口腔正畸治療技術,其操作簡單、創傷小、穩定性良好,能夠有效的矯正畸形,恢復口腔功能,深受臨床青睞。本研究通過對我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期間收治的47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探究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7月期間收治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94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7例,研究組男21例,女26例,年齡12~16歲,平均(14.25±1.71)歲。對照組男22例,女25例,年齡13~18歲,平均(14.37±1.7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
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檢查、口腔檢查確診;(2)需行口腔正畸治療者;(3)依從性較高者;(4)口腔衛生狀況良好;(5)溝通障礙者。
排除標準(1)嚴重精神疾病者;(2)對正畸材料過敏者;(3)患有牙周炎、牙齦炎、口腔黏膜疾病者;(4)全身性疾病者;(5)惡性腫瘤者。
1.2.1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使用0.02%氯己定清潔口腔,采取適量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佩戴Nance弓,牽引力300g/側,每天佩戴時間超過8h,每月復診,根據情況修正壓力值,治療2個月后測定相關指標。
1.2.2研究組方法
研究組患者接受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治療前觀察患者的牙根形態及附近組織結構,根據觀察結果選擇合適的微型種植體。開展治療時,使用0.02%氯己定清潔口腔,局部麻醉后切開支抗植入部位,將周圍黏膜分離,植入微螺釘。術后漱口,給予抗感染治療,每月復診1次,根據情況更換鏈狀橡皮圈加力。治療2個月后測定相關指標。
(1)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包括牙齒松動、黏膜潰瘍、牙根吸收。
(2)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咀嚼功能情況,包括咀嚼效率、咬合力。
(3)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牙齦指數[4],包括出血指數(SBI)、菌斑指數(PLI)、牙齦指數(GI),主要評估牙齦情況,各項指標分數范圍0~3分,無癥狀: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4)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正畸效果,包括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研究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研究組的SBI、PLI、G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見表3。

表3 兩組牙齦指數比較分)
研究組治療后的磨牙移位顯著低于對照組,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見表4。

表4 兩組正畸效果比較
口腔畸形屬于臨床常見口腔疾病,在青少年群體中誘發風險較高,其不僅能夠影響口腔健康、消化功能,還會影響外觀。對于青少年患者而言,受到口腔畸形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自卑、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5]。因此,對于口腔畸形患者,需盡早采取正畸治療,以矯正畸形,確保牙齒不移位,恢復咀嚼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臨床對于口腔畸形通常采取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其屬于傳統正畸治療,雖然能夠矯正畸形,但具有明顯的缺點,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6]。柯正建等[7]研究顯示,口外弓容易引起牙周組織損傷,在佩戴期間可能導致牙周感染,如牙齦炎等,且在舒適性、美觀性、穩定性方面均存在不足,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王志剛[8]研究顯示,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可能引起感染,同時支抗不穩定,支抗牙易旋轉、扭轉,且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對于牙列擁擠嚴重的患者,正畸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由于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的舒適度較低,青少年患者依從性不高,可能難以長期配合[9]。相較于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更具優勢,其支抗材料由鈦合金制成,不僅具備高強度性能,且質量輕,加上較小直徑的螺釘,對患者的創傷小,同時具備較高的舒適度與良好的穩定性。有研究表明,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還能夠避免牙齒負向移位,使骨性前牙深覆蓋、磨牙下垂等問題得以解決[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能夠顯著減少不良反應,原因如下:①微型種植體體積較小,能夠減輕對牙周組織的損傷。②在黏膜表面不會形成瘢痕。③創面較小,可減少出血,同時能夠更快止血,進而降低了感染風險。④在取出種植體支抗后,血液能夠快速填滿空洞,形成凝塊,能夠有效防止微生物的侵襲,不僅能夠促進傷口愈合,同時能夠減少感染。⑤操作簡單,局部麻醉后可直接旋出種植體支抗,患者不會感到不適[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磨牙移位顯著低于對照組,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是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并非完全依賴骨性結合,而是通過即刻的機械固位,使得骨質與種植體間形成纖維化組織,強化機械穩定性,進而減少磨牙移位,同時提升上中切牙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另外,有研究表明,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中,其能夠將矯治的反作用力向頜骨轉移,能夠防止由此引起的牙齒移動,進而提升正畸效果[13]。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SBI、PLI、G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石慧清[14]對5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為觀察組,并以口外弓加強支抗技術治療作為對照,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牙齦指數更優,且咀嚼功能提升更明顯,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在牙齦指數中,SBI可評估牙齦炎癥,PLI可評估口腔衛生,GI則能夠用于牙齦健康狀況的評估[15]。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中,種植體直徑較小,可于牙槽嵴兩鄰牙牙根之間植入,植入位置可靈活選擇,通過機械嵌合固位,使穩定性與舒適度更高,且不易損傷牙周組織,能夠承受較大的正畸力,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能夠有效改善牙齦情況。而通過對牙齦指數的改善,能夠為支抗提供有力支撐,不僅能夠保證牙周組織的健康,同時能夠促進咀嚼功能的恢復。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接受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期間,需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微型種植體與拉簧銜接部分殘留食物殘渣,以降低炎癥風險,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咬合力與咀嚼效率,改善牙齦指數,正畸效果顯著,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